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大蒜在水產養殖的應用

大蒜在水產養殖的應用

1、作水產飼料添加劑根據添加方式和添加量的不同可分為5種情況:

①添加鮮大蒜

在大蒜的產區,可將鮮大蒜在飼料中直接應用,較為經濟。搗爛、切碎或用絞肉機制成蒜泥,然後加入粉料中,但這種方法費時,且較難混勻。

國內有資料報道將鮮大蒜(不需去皮),按所需量先與飼料的主要成份(壹般是玉米)混合,然後入機粉碎直接使用。這種方法既不影響有效成份的粉碎效果,又能使大蒜在飼料中的添加量為1%-5%。

②添加大蒜(渣)幹粉

將大蒜或大蒜渣用水蒸汽蒸提油後的下腳料烘幹後制成幹粉,再按比例直接加入飼料中或加入載體制成預混劑後再加入飼料中。大蒜(渣)幹粉在飼料中的添加量為0.2%-1%。

有資料報道在草鯉混養的池塘投餵添加1%大蒜渣預混劑的飼料,可使鯉魚的成活率提高15%以上,餌料系數由2.98降至2.28。

③大蒜素提取物

取晾幹的帶梗大蒜頭,用絞肉機軋碎,加熱蒸餾,蒸出油和水混合液,然後分離得到淡黃色的大蒜油,稱為大蒜素。大蒜素可在鮮大蒜或幹大蒜中直接提取,壹般1噸幹大蒜大約可提取約3公斤的大蒜素。壹般的魚、蝦、蟹飼料應用含量25%的大蒜素,如果飼料中含有抗氧化劑和防腐劑,菜籽粕的含量較大,而且需要有較好的誘食性,就應增加用量。

飼料中加入大蒜素,可防止鱉病,提高生長速度。有人曾用50%活餌和50%配合飼料作為幼稚鱉的飼料,且每月上旬都添加1%大蒜素到飼料中,壹年後鱉體重達1.2公斤,而不加大蒜素組體重為1公斤,即添加後可增產20%。

④化學合成大蒜素

用有關化工原料,通過化學方法在壹定條件下進行合成,然後加入載體制成粉劑。用化學合成的大蒜素有效成份純度高,大於98%,可在此基礎上再制成商品大蒜素制劑。

常用的商品大蒜素含量為15%和25%。壹般魚、蝦、蟹飼料中添加50-100克/噸大蒜素,功效顯著,價格低廉。

⑤改性大蒜素

將提取或合成的大蒜素用包膜等特殊技術處理,使大蒜素可耐受高溫,保持較長時間蒜香,同時減少其大蒜臭味,便於在飼料中添加,其在飼料中添加量為0.1%。

2、作魚病防治藥物

①內服法

預防細菌性爛鰓病和腸炎病,可每100公斤魚用大蒜0.5-1公斤拌入飼料中投餵,6天為壹療程,若同時加入等量食鹽,可提高療效。

預防細菌性腸炎病,於發病季節每100公斤魚每天用200克大蒜頭、300克千裏光、200克地榆、200克仙鶴草,碾粉拌餌投餵;或每天用500克大蒜頭,200克食鹽拌餌投餵,連餵3天即壹個療程,連用壹至二個療程。

防治爛鰓病和腸炎病,每100公斤魚用大蒜素10毫升,拌入餌料中投餵,3天為壹個療程;或每100公斤魚每天用10%人工合成大蒜素200克拌餌投餵,連餵6天。

防治暴發性出血病,可每萬尾魚種用大蒜0.25公斤、喜旱蓮子草4公斤、食鹽0.25公斤與豆餅磨碎投餵,每天2次,連用4天,效果明顯。

防治草魚出血病,可每50公斤魚用水花生5公斤,搗爛拌食鹽0.25公斤、生大蒜0.25公斤、大黃0.5公斤,再拌米粉、麩皮或浮萍5-10公斤做成藥餌餵魚,連餵7-10天有效。

防治草魚癤瘡病,每100公斤草魚用大蒜頭2公斤,先剝去皮,搗爛,加入10公斤米糠、1公斤面粉、1公斤食鹽,攪拌均勻後,每天投餵壹次,連用5天。

②藥浴法

防治豎鱗病,可每50公斤水中加入搗爛大蒜頭0.25公斤,浸洗病魚數次,有較好治療效果。

防治鯉魚豎鱗病,可每20公斤水中加入2-3毫升大蒜素浸洗魚體,療效顯著。

防治錨頭鰠,可用大蒜素以10-30ppm濃度浸洗魚體1小時,錨頭鰠可被殺死。

防治嗜子宮線蟲病,可用去皮大蒜頭搗碎取汁,加水5倍沖稀,浸洗病魚2分鐘。

③全池潑灑法

防治腸炎、爛鰓、赤皮病,可每畝水面(水深1米)用青木香、苦楝樹皮、辣蓼、菖蒲、樟樹葉各2.5公斤,大蒜頭、食鹽各1公斤,雄黃0.15公斤,先把草藥切碎熬汁,再把大蒜頭、食鹽、雄黃研爛加入藥液中,於傍晚全池遍灑,施藥前的當天上午要用黃泥25公斤、人尿5公斤、生石灰5公斤,兌水搖勻,全池遍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