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血壓高是什麽原因
1、肥胖是導致高血壓的壹個重要危險因素
太胖脂肪過多,對血管造成壹定的擠壓,當管道被擠壓以後,動力源需要加大動力才可能使原來的循環達到流通,動力源動力加大,管道壓力也會隨之加大,就形成了高壓。
2、血液幹涸造成的高壓
建議要科學飲水,因為水的硬度與高血壓的發生有密切的聯系。硬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它們是參與血管平滑肌細胞舒縮功能的重要調節物質,如果缺乏,易使血管發生痙攣,最終導致血壓升高,因此對高血壓患者,要盡量飲用硬水,如泉水、深井水、天然礦泉水等。
3、腦血管疾病引起的
應註意加強體力和體育鍛煉。身體運動有利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脂類物質消耗,減少脂類物質在血管內沈積,增加纖維蛋白溶酶活性及減輕體重,因此應堅持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體育鍛煉。對有智力障礙、精神障礙和肢體活動不便者,要加強護理,以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4、腎臟疾病引起的
如先天性腎臟發育不全,先天性泌尿道畸形,腎動脈狹窄,隱匿性腎炎、腎盂腎炎等,也多伴血壓升高。壹般患者早期癥狀多較輕微,主要表現發育遲緩,面色蒼白,消瘦等,隨著病情發展,可發生嚴重腎性高血壓。此外,急慢性腎小球腎炎也常有高血壓癥狀。
5、心臟方面的先天及後天的缺失
建議患者要增加適量的運動,運動可以促使心臟的小血管擴大、延長、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狀況,改善血液中脂質代謝。運動還有助於改善心肌代謝,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臟的代謝功能。此外,還能提高血液的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過高,對預防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很有幫助。
二、血壓高怎麽辦
①西醫治療
降壓藥物治療
(壹)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目前應用巰甲丙脯酸、依那普利。
(二) 鈣拮抗劑:是壹組化學結構不同,作用機制也不盡相同的藥物。由於抑制鈣離子通過細胞膜上鈣通道的內流,因而稱為鈣通道拮抗劑。常用藥物有異搏定、硫氮卓酮及硝苯吡啶、尼群地平。
(三 )血管擴張劑: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常用藥物有:硝普鈉、長壓定、肼苯達嗪。
(四) 作用於交感神經系統的降壓藥。
1、 中樞性交感神經抑制藥:可樂寧、甲基多巴。
2、 交感神經節阻滯劑。常用者有阿方那特,用於高血壓腦病的治療。
3、 交感神經節後阻滯劑。使交感神經末稍中去甲腎上腺素貯存耗竭,而達降壓的目的,常用藥物有:胍乙啶、利血平。
4、 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
(1) β受體阻滯劑:柳胺芐心定是WHO推薦的降壓藥、醋丁酰心安。
(2) α受體阻滯劑:常用者有哌唑嗪、多沙唑嗪。
(五) 利尿降壓藥:雙氫克尿噻、氯噻酮、速尿、氨苯喋啶。
藥物治療原則
分級治療:對壹般高血壓,先用副作用少的藥物,如未取得滿意療效可逐步加用壹種或多種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可考慮分級治療。
壹級: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選用壹種藥物,壹種無效可改用另壹種。
二級:聯合用藥,兩種藥物並用,自小量開始,有效為止,若無效轉入三級。
三級:聯合用藥,三種藥物並用。
四級:三級治療效果不佳者,可換用胍乙啶或可樂寧。
②中醫治療
高血壓中醫治療
1、肝陽上亢型
主癥表現以血壓升高兼見眩暈,伴頭目脹痛、面紅耳赤、煩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數為辨證要點。
治療宜用平肝潛陽、滋養肝腎之法。
方藥天麻鉤藤飲(天麻、鉤藤、生石決明、山梔子、黃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苓)。該方具有鎮靜、鎮痛和降血壓作用,故本方為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常用方。用該方出現筋脈拘急,手足痙攣,舌絳(深紅色)苔少等癥狀則要停用。
2、肝腎陰虛型
主癥以血壓升高兼見眩暈,伴頭痛耳鳴、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為辨證要點。
治療宜用滋補肝腎、養陰填精法。
方藥杞菊地黃丸(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肉、山藥、茯苓、澤瀉、丹皮)。該方具有降低血管外周阻力,調血脂和抗動脈硬化的功效,適於腎性高血壓患者。需註意如果平時脾胃虛弱、食少、大便稀爛的患者要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選用。
3、陰陽兩虛型
主癥以血壓升高兼見頭暈目眩、心悸失眠、腰腿酸軟、畏寒肢冷、小便清長、舌淡、脈沈細為辨證要點。
治療宜用滋陰助陽法。
方藥金匱腎氣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山藥、茯苓、澤瀉、丹皮)。該方能抑制脂質過氧化,保護內皮細胞功能,改善微循環,並通過調節高級神經活動而起到降血壓作用。用該方出現口幹、咽痛、發熱等癥狀則要停用。
4、痰濁中阻型
主癥此證多見於肥胖型高血壓病患者。以血壓升高兼見頭暈頭脹、沈重如裹、胸悶多痰、肢體沈重麻木、苔膩、脈滑為辨證要點。
治療宜用化痰祛濕、健脾和胃法。
方藥半夏白術天麻湯(半夏、白術、天麻、陳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棗)。半夏白術天麻湯能有效改善痰濁中阻型高血壓患者的血脂代謝,使患者血脂代謝正常,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壁沈積,增強血管彈性,從而使血壓趨於正常。用該方出現口幹喜飲,五心煩熱等癥狀則要停用。
三、高血壓病人的飲食
1、提倡素食為主,素食方式可使高血壓患者血壓降低。
因此高血壓患者飲食宜清淡,宜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高鈣、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總脂肪小於總熱量的30%,蛋白質占總熱量15%左右。提倡多吃粗糧、雜糧、新鮮蔬菜、水果、豆制品、瘦肉、魚、雞等食物,提倡植物油,少吃豬油、油膩食品及白糖、辛辣、濃茶、咖啡等。
2、吃鈉鹽過多是高血壓的致病因素,而控制鈉鹽攝入量有利於降低和穩定血壓。
臨床試驗表明,對高血壓病人每日食鹽量由原來的10.5克降低到4.7?d5.8克,可使收縮壓平均降低4?d6毫米汞柱。
3、戒煙、戒酒:
煙、酒是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嗜煙、酒有增加高血壓並發心、腦血管病的可能,酒還能降低病人對抗高血壓藥物的反應性。因此對高血壓病人要求戒煙戒酒,戒酒有困難的人也應限制飲酒。
4、飲食有節:
做到壹日三餐飲食定時定量,不可過饑過飽,不暴飲暴食。每天食譜可做以下安排:碳水化合物250?d350克(相當主食6?d8兩),新鮮蔬菜400?d500克,水果100克,食油20?d25克,牛奶250克(毫升),高蛋白食物3份(每份指:瘦肉50~100克,或雞蛋1個,或豆腐100克,或雞、鴨100克,或魚蝦100克。其中雞蛋每周4~5個即可)。
5、科學飲水:
水的硬度與高血壓的發生有密切的聯系。研究證明,硬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它們是參與血管平滑肌細胞舒縮功能的重要調節物質,如果缺乏,易使血管發生痙攣,最終導致血壓升高,因此對高血壓患者,要盡量飲用硬水,如泉水、深井水、天然礦泉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