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不要錯過龔銘香脆可口的燒鵝。

不要錯過龔銘香脆可口的燒鵝。

龔銘燒鵝是廣東漢族的傳統菜肴,屬於粵菜。龔銘的燒鵝以其色、香、味俱佳而聞名於世。剛出爐的燒鵝金黃透亮,皮脆肉嫩,肉肥而不膩,香味濃郁芬芳。

正宗的龔銘燒鵝早在民國二十八年(1939)就名揚海外。在1952全國經濟物資交流會上也吸引了眾多客商,被譽為名牌特色產品。

龔銘燒鵝因其色、香、味俱佳而得名於龔銘鎮。它用的是當地的草鵝,脂肪沒問題,大概需要100天才能好。配以各種食材,用中火燒烤鵝肉,燒鵝金黃酥脆,香味濃郁,肥而不膩。

龔銘燒鵝因其色、香、味俱佳而得名。它使用當地的草鵝,有很好的脂肪。以沙糖、鹽、酒、南乳、蒜、豆豉、八角、醬油王為配料,用蜂蜜搓皮,用泥土做成的燒烤爐生火。火力不宜過強或過弱,但要適中。但目前,粘土制成的燒烤爐逐漸被鐵燒烤爐取代。

龔銘燒鵝,從鵝苗的選擇到飼養到燒制,都是很講究的。以前公明上村有壹片廣闊的草原,是養鵝的好地方。雛鵝飼養65,438+000天左右,體重3公斤左右(不宜飼養過大,因為烤出來的鵝肉質不嫩滑,口感不好)後,選作烤出來的優質鵝,圈養或籠養。要把它們養在陰暗安靜的地方,避光不準走動,餵以大米和清水,然後宰殺烤20天左右。

剛出爐的燒鵝金黃透亮,皮脆肉嫩,肉肥而不膩,香味濃郁芬芳。正宗的龔銘燒鵝早在民國二十八年(1939)就名揚海外。在1952全國經濟物資交流會上也吸引了眾多客商,被譽為名牌特色產品。

去過龔銘的人,沒吃過光明的“三寶”是壹大遺憾,而去過龔銘的人,沒吃過龔銘燒鵝是壹大遺憾。龔銘燒鵝以其色美、肉嫩、皮脆而聞名。

龔銘燒鵝的創始人姓陳,小名阿寶,50多歲。後來又傳給了兒子陳水德,綽號盆豆。陳水德,龔銘上村人,離龔銘鎮很近。1951年,四十多歲。他從父親那裏學到了燒鵝的技巧,父親又傳給了兒子,自然學得很快。他繼承了父親的傳統工藝,燒鵝因其物美價廉、味道鮮美贏得了眾多食客的青睞。此後,在第三代就失傳了。

雖然大多數祖傳燒鵝技術已經失傳,但龔銘人或多或少繼承了基本的燒烤技術。再加上在燒鵝制作工藝上的勤奮研究和創新,龔銘燒鵝還是比其他地方的燒鵝更有特色。吃過龔銘燒鵝的人都驚嘆不已。

燒鵝歷史

資料顯示,1952年,龔銘鎮被稱為寶安縣七區。那壹年,全國經濟物資交流會在寶安縣深圳鎮人民路召開,全國各地的名特產品被用來展示交流。那時候的交流會堪比現在的ICIF,全國的商家都拿出了最搶眼的“全家福”亮相。當時參展的寶安縣特色產品是龔銘燒鵝,展臺被安排在壹個不起眼的地方。但“酒香不怕巷子深”,龔銘燒鵝從遠處就把它特有的香味送到了人們的鼻子裏,鮮亮的表皮吸引了眾多顧客,成為交流會的壹大亮點,被譽為名優名牌產品之壹。

結論眾所周知,廣東人喜歡吃,所以有很多好吃的小吃。廣東的燒臘世界聞名,光明燒鵝絕對是燒臘中的美味,是妳的必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