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壹:立秋多在農歷六七月之交,所以立秋在六月較早,七月較晚。
劃分方法二:按時間點劃分,0: 00 -12: 00為初秋,12: 00 -24: 00為晚秋。
民間有句諺語叫“早上是初秋的寒意,晚上是初秋的炎熱”。人們認為,如果立秋時間是在早上,天氣將會涼爽;如果立秋時間是下午以後,天氣會熱壹段時間。
氣象專家表示,從目前的數據來看,短期內完全降溫的可能性不大。但這不是氣象上的“秋老虎”。“秋老虎”指的是立秋時短暫的炎熱天氣。通常發生在八月和九月之交,持續時間約為7-15天。通俗地說,就是高溫先退,被認為是“秋老虎”。
根據民俗專家的說法,“立秋”是中國新年的壹個重要節日。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西郊迎秋”的儀式,習俗很多。今天,中國仍有壹些民間習俗,如在立秋那天“粘上秋膘”和“咬秋”。
據民俗專家介紹,古人將“立秋”視為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歷來十分重視。在古代中國,有許多在初秋迎接秋天的習俗。
秋天歌謠的開始
到了年中初秋,可能會有洪水和幹旱。
男女老少努力爭取高產。
當棉花沾邊時,追肥時間達到下限,
幹旱時適當澆水,巧控病蟲害。
早秋作物成熟,要勤翻,防止虐鳥。
深秋時節,對農作物的管理不能手軟。
適時播種大白菜,在炕土上種植洋蔥獲得高產。
保護好蔬菜,搭建棚子,施足基肥,深挖。
做很多農家肥,割草曬草要花時間。
把樹和果樹管理好,把梨摘下來賣錢。
加強畜禽管理,重點預防牛流感。
註意多給魚餵草,魚病的防治至關重要。
坑裏的菱角摘下來了,蓮藕蘆葦我們還要繼續打理。
立秋的早晚氣候。
天文和氣象專家表示,立秋預示著炎熱的夏季即將到來,秋天即將來臨;然而,今年的高溫天氣可能不會持續壹段時間。公眾要小心“秋老虎”的余暉,註意防暑。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說,每年8月7日、8日或9日,太陽到達經度135度時,是秋季節氣的開始。《二十四節氣》說:“秋亦爭,物聚於此。”
天文專家說,立秋壹到,傳統的秋天就開始了。雖然諺語也說“立秋涼爽”,但實際上,由於我國幅員遼闊,緯度和海拔跨度大,我國各地不可能在立秋同時進入涼爽的秋季。
根據氣候特點,由於盛夏的余熱,秋陽在初秋時節肆虐,尤其是在初秋前後,許多地區仍處於炎熱天氣。所以人們有“秋老虎”的說法。氣象資料顯示,這種高溫天氣往往要持續到9月中下旬才能真正降溫。
氣象專家提醒“入秋後這麽熱”。立秋後,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仍然很高,尤其是中國南方的部分地區。天氣依然酷熱,暑氣難消。公眾應密切關註天氣預報,謹防“秋老虎”,謹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