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每個人的壹生對自己的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母親。她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壹言壹行、壹舉壹動都會對孩子的品行產生深遠的影響。作為壹個母親,當孩子犯錯時,妳是大聲責罵還是細心教導?
或許壹聲吼就能讓孩子不再“搗亂”,幾個巴掌就老實了。但是,這樣只會適得其反,讓孩子更加叛逆。
古往今來,大部分成就斐然的名人都深受母親性格的影響。孟母、陶穆、奧姆和婆婆,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著名的“四賢之母”,被後人廣為流傳。
01孟母搬了三次家,選擇了鄰居居住。
孟子的母親早年喪夫,但她堅決不再婚。她壹個人養大了孟子。為了兒子有壹個好的學習環境,我搬了三次家。
本來她家離墓地比較近,所以孟子年輕的時候和朋友玩的都是埋葬和哀悼,也喜歡研究建墓和埋墳。孟母看到後說:“這不應該是我們住的地方。”於是他把家搬到了壹個市場,熱鬧的市場讓孟子學會了商人喊著做生意的招數。孟母補充道:“這不是我們應該生活的地方。”我把家搬到了學校宮。這時候孟子學會了祭祀禮儀的知識,鞠躬屈服,進退有度。孟母說,“這是我的孩子真正能生活的地方。”。孟母搬了三次家,因為她知道環境會影響壹個人的成長。
孟子長大後成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學術造詣僅次於孔子,被譽為“亞洲聖人”。孟子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在於孟母的悉心教育。
02陶穆封壇退兵,斷客。
陶侃自幼喪父,家境貧寒。他和祖母詹壹家住在祖父家。陶穆以紡織為生,為陶侃提供教育。詹的家教嚴謹,教育陶侃在陰涼處讀書,有建功立業之誌,以忠、順、勤為美德熏陶他。即使生活貧窮,也充滿了快樂。小陶侃上進心切,晚上陪母親織毛衣,看書,聞雞,幹活。
封壇還魚。
年輕時,陶侃是壹名主管河流和漁業的官員。壹次,壹個仆人給了陶木壹罐壞魚。陶穆卻把那條壞魚封了,還給了差役。她還寫了壹封信責備陶侃。信中說:“作為壹個(應該清正廉明的)官員,妳把政府的東西(作為禮物)送給我,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增加了我的悲哀。”
截斷嚴斌
十幾歲時,陶侃雄心勃勃。範逵,同縣人,是個很有名望的人,被推薦為連笑。他曾經去過陶侃的家。連日的大雪把地面都覆蓋上了冰雪,範逵的車馬很多。陶侃家窮,怎麽招待這些客人?此時,陶穆對陶侃說:“妳就在外面呆著,我來想辦法。”
陶木的頭發長到可以拖到地上。她把它剪掉,做了兩個假發,換成了好幾噸大米。他還把房子裏的每根柱子都砍掉壹半做柴火,就連他坐的草席也被砍下來做馬的飼料。晚上十點,精致的食物擺出來招待大家,連服務員都不曾怠慢。席間,範逵稱贊陶侃的聰明和口才,也非常感謝他的盛情款待。
第二天早上,範逵走了,陶侃送了壹程又壹程,即將送到百裏。範逵曰:“路已遠矣。妳應該回去。”但是,陶侃堅持要送。範逵道:“妳該回去了。到了京都洛陽,我壹定替妳美言幾句。”陶侃這才回去。範逵到了洛陽,在楊芳、古戎等人面前誇贊陶侃,使陶侃名聲大振。
正是因為陶穆的言傳身教,她才成為壹個清正廉潔、報效國家和人民的好官。
03歐華牧地嬌子
歐陽修出生在壹個封建官宦家庭,父親歐陽詢是個小官吏。歐陽修四歲時,父親的去世將家庭生活的重擔全部留給了母親鄭。為了生計,陶穆不得不隨他搬到隨州,以便得到叔叔歐陽修的壹些照顧。
歐慕雖然出身貧寒,只讀過幾天書,但卻是壹個有毅力、有見識、能吃苦的女人。
歐陽修很小的時候,歐木就會給他講做人的道理,每次講完都會做壹個故事的總結,這讓歐陽修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不能隨波逐流。
歐陽修稍微大壹點的時候,陶穆就想盡辦法教他讀書寫字。首先,她讀了唐代詩人周浦、鄭谷和當時九僧的壹些詩。雖然對這些詩詞還是壹知半解,但歐陽修卻有著濃厚的閱讀興趣。
眼看歐陽修到了上學的年齡,陶穆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家裏窮,連筆和紙都買不起。有壹次她看到她家門前的池塘上長著草,突然想到用這些草莖在地上寫字該多好。於是她用稻草當筆,沙子當紙,教歐陽修練字。歐陽修在陶木的指導下,壹絲不茍地在地上練習,寫錯了就重新寫,反復寫,直到寫對為止。這就是被後人傳為佳話的“畫幹兒子”。
歐陽修長大後做了官,OMC經常給他講他父親做官的成就。
歐陽修的父親在做司法官的時候,經常晚上辦案,對老百姓的案子也很謹慎,經常翻來覆去看。凡是能從輕判決的,就從輕判決;對於那些不能被減輕的人,我深表同情和嘆息。
官方工資雖然不多,但也沒有剩余。不想把錢變成負擔。經常給窮人錢,喜歡交朋友。即使他死後,沒有留下房間,沒有留下土地,但他仍然留下了壹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歐穆希望歐陽修能像父親壹樣,做壹個清廉無私的好官。而且她還告誡兒子,贍養父母不壹定要很有錢,主要還是要有壹份孝心。即使不能把自己的所有物分給窮人,心中也要有壹顆仁義之心。
04婆婆紋身——忠誠報國
我婆婆是北宋名將嶽飛的母親。嶽飛十五六歲的時候,北方的金人入侵南方。當時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戰爭節節敗退,國家正處於緊要關頭。對於壹個母親來說,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前線。但婆婆義正詞嚴,主動鼓勵嶽飛參軍,忠誠報國。為了讓兒子永遠記住君子要“精忠報國”的訓誡,她用繡花針在嶽飛背上刺了這四個字!
在婆婆的支持和鼓勵下,嶽飛能夠義無反顧地奮勇殺敵,不久因屢建戰功被提升為兵義郎。有壹次汴梁開封府被金軍圍困時,嶽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擊敗金軍,得到宗澤的賞識,說他“聰慧過人,顧良將不過關”。
後來,嶽飛最終成為著名的抗金名將,成為後人敬仰的大英雄。
這是中國古代“四賢母”的故事。從他們幹兒子的故事中,揭示了母親教育的重要性和偉大性。
俗話說:“什麽樣的母親,就有什麽樣的孩子”。如果妳想讓妳的孩子成功,妳必須在言行上給他們正確的引導。
如果孩子的記憶裏總是充滿了大喊大叫,那麽孩子的內心總是充滿了恐懼,他怎麽可能成功?
母親溫柔的聲音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像個春風。靜下心來認真教。以身作則可以給孩子正確的引導。
作者
五子仙居,90後閑人,幻想著神仙般的理想生活,愛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