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茉莉花茶也是綠茶嗎?中國綠茶的原產地在哪裏?

茉莉花茶也是綠茶嗎?中國綠茶的原產地在哪裏?

茉莉花茶不是綠茶。

1.綠茶不是發酵茶。綠茶由適宜的茶樹新梢經殺青、揉撚、幹燥等典型工藝流程制成。其幹茶顏色及沖泡的茶湯、茶葉以綠色為主,故名綠茶。

綠茶的特點更多的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其中茶多酚和咖啡因保留鮮葉85%以上,葉綠素50%左右,維生素損失較少,從而形成了綠茶“湯色清綠,滋味收斂強”的特點。科學研究表明,綠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質具有壹定的抗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作用。

2.紅茶是完全發酵的茶。紅茶是由鮮茶葉經萎雕、揉撚、發酵、幹燥而成。紅茶的茶湯和葉底是紅色的。如安徽的祁宏、雲南的滇紅、四川的川紅、福建的洪敏、雲南的紅茶等。

烏龍茶,又名綠茶、半發酵茶,因這種茶的創始人而得名。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樹壹幟的茶類。烏龍茶有壹些傳奇色彩。據《福建茶》和福建茶的民間傳說,清朝雍正年間,福建省安溪縣西平鄉南巖村有壹位茶農,也是壹位狩獵能手。因為他又黑又壯,村裏人都叫他“烏龍”。有壹年春天,烏龍腰間掛著茶籃,背著獵槍采茶,壹直到中午。烏龍舉槍射擊,受傷的山獐卻拼命逃向山林。烏龍緊隨其後,終於抓到了獵物。到了把山獐擡回家的時候,烏龍和家人忙著宰殺和品嘗野味,完全忘記了泡茶的事。第二天早上,全家人都在忙著炒昨天收的“茶青”。沒想到,放了壹夜的鮮葉已經被鑲上了紅邊,散發著清香。茶葉泡出來,味道特別濃,沒有以往的苦味。經過深思熟慮和反復實驗,經過萎雕、搖青、半發酵、烘烤等過程。最終制成壹種品質優良的茶新產品——烏龍茶。安溪也因此成為烏龍茶的名茶之鄉。

烏龍茶結合了綠茶和紅茶的制作方法,品質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具有紅茶的濃郁香味,綠茶的清香,有“綠葉鑲紅邊”的美譽。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甜清新。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為“美容茶”和“健美茶”。

形成烏龍茶的優良品質,首先選用茶樹優良品種的鮮葉為原料,嚴格控制采摘標準;其次是極其精細的制作工藝。烏龍茶因做青方式不同,可分為打青、搖青、手作青三個亞類。根據產地的不同,商業習慣分為以下亞類: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和臺灣省烏龍。烏龍茶是中國特有的茶,主要產於福建北部、福建南部、廣東和臺灣省。近年來,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

烏龍茶由宋代的貢茶龍組和鳳餅演變而來,創作於1725(清雍正年間)左右。據福建《安溪縣誌》記載,“安溪人於清雍正三年最先發明烏龍茶,後傳入閩北及臺灣省。”據史料考證,1862年福州有茶店,1866年臺灣省烏龍茶開始外銷。目前,烏龍茶除廣東、福建兩省外,主要出口日本、東南亞、港澳地區。

中國有6種茶:

1.綠茶:鮮葉經過三個基本過程:高溫破壞酶活性,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從而保持綠葉清湯的品質特征。

2.黃茶:基本工藝與綠茶相同,但增加了變黃處理,促進多酚類物質的輕微褐變反應,形成黃湯葉的品質特征。

3.紅茶:鮮葉經殺青、揉撚、堆制、幹燥等工序加工而成。通過高溫高濕與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促進了多酚類物質的酶促褐變反應,形成了茶湯的深褐色油幹茶色和黃紅色湯色。

4.白茶:鮮葉經過兩個過程:萎雕和幹燥。在自然條件下,多酚類物質緩慢自動氧化,形成發露、杏色湯鮮的品質特征。

5.烏龍茶(綠茶):鮮葉經過萎雕、返青、返青、揉撚、幹燥等工序。在做青過程中,多酚類物質的酶被氧化到壹定程度,再通過高溫凈化酶的活性,形成“綠葉紅欲變”、湯色金黃、香氣高、滋味醇厚,兼具紅茶和綠茶品質特征的茶葉。

6.紅茶:鮮葉經過萎雕、揉撚、生發、幹燥等過程。養發過程是促進多酚類物質酶促氧化,形成紅湯紅葉品質特征的主要過程。

A.綠茶產於福建周寧縣西園原始村落。

B.黃茶是壹種野生植物,產於大山深處,清泉旁。由西黃山植物專家精心培育。

C.紅茶屬於後發酵茶,中國特有,生產歷史悠久。主產於湖南、湖北、四川、雲南。

D.白茶產於安吉西龍。

E.烏龍茶產於安溪祥雲。

F.紅茶產於武夷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