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壹周吃冬棗,有改善虛弱體質、滋補神經、養血安神、補中益氣、養胃健脾等功效。,還能補益氣血,對氣血虧損的孕婦有幫助。可以選擇皮紫、顆粒大而均勻、果形短而圓、皺紋少、痕跡淺、皮薄核小、肉厚而細的棗。
很多人認為產後吃壹些大棗可以補血,所以很多需要補血的產後女性每天都要吃很多大棗。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那麽為什麽產後吃大棗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呢?
紅棗含有243 mg/100 g非常高的維生素C含量,是水果中的佼佼者。VC能促進鐵的吸收,有助於預防缺鐵性貧血。
但是大棗不能多吃,因為補血純粹是戰利品癢,達不到我們想要的補血效果。紅棗中鐵的含量比較高,為1.2 mg/100 g。
但是,和其他植物性食物壹樣,大棗的鐵吸收率極低。如果內容物不被人體吸收。
蘿蔔有抗血酸酶,黃瓜含有維生素分解酶。這兩種成分是大棗的克星,會破壞大棗的維生素,從而導致大棗營養價值的損失。
《本草綱目》說:“食多使人忽冷忽熱,凡瘦者,不可食。”不適合腹脹、食欲不振的人。由於紅棗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紅棗味甘、辛、熱,易生痰濕。痰濕過多的人多吃紅棗後,原有癥狀容易加重,出現冷、熱、口渴、腹脹等不良反應。吃棗也要註意保護牙齒。每天吃棗不超過50克為宜。
紅棗含有大量的鐵,對缺鐵性貧血有很大的作用。還能促進白細胞的生長,提高血清白蛋白,保護肝臟。但是,如果只靠吃紅棗補血,補血的效果很小。如果想達到補血的最佳效果,就要搭配壹些葡萄幹、桂圓等食物。更重要的是,如果只靠生吃紅棗補血,不僅效果不明顯,還會引起脹氣腹瀉。生吃時,棗皮容易滯留在腸道內,不易排出,影響腸胃消化。攝入過多會造成腸胃脹氣,容易導致肥胖。建議每周做2到3次。
產後吃棗的註意事項首先要說明壹下。貧血患者吃棗是有益的,就像吃蘋果或葡萄等其他水果壹樣。但是,如果妳指望大棗能像豬肝或肉類壹樣,起到補血甚至治療缺鐵性貧血的特殊作用,那就錯了。
棗(鮮)的鐵含量在水果中相對較高,為1.2mg/100g。但是,和其他植物性食物壹樣,大棗中的鐵吸收率極低,不能被人體很好地利用。
棗(鮮)中維生素C(VC)的含量在水果中最好,為243 mg /100 g,VC能促進鐵的吸收,有助於預防缺鐵性貧血。但是,如上所述,不能多吃大棗(鮮)。吃十個八個大棗,純粹是撓血。
首先,這句話的邏輯是錯誤的。含糖量高會加重便秘?這怎麽可能!大便裏沒有糖,糖不會影響大便。這兩者之間沒有關系。更何況含糖量高的食物比比皆是,大棗更是如此。
實際情況是,紅棗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有通便的作用。所以吃棗(以及其他含膳食纖維的果蔬)有助於緩解便秘。當然,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便秘的人可以試試大棗,看看是加重便秘還是緩解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