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湯食譜1:先冷凍。
我們都習慣去市場買活雞,當場宰殺,回家燉雞湯。我希望我們不能耽誤每壹分鐘。其實這是不對的。新鮮的雞肉買回來後,要放入冷凍室冷凍3~4小時,再取出解凍的燉肉。這和排酸肉的原理是壹樣的。動物突然被殺,體內會自然釋放出多種毒素,剛宰殺的熱肉中的細菌會迅速繁殖。冷凍不僅殺菌,還使肉從“僵硬期”過渡到“腐敗期”再到“成熟期”。這個時候肉質最好,然後雞湯明顯香嫩。
雞湯秘訣2:泡在米湯裏
煮雞湯之前,可以把洗好的雞放在淘米的水裏泡十幾分鐘。這樣壹來可以去除雞皮上的腥味,二來可以讓雞肉更嫩。使用最簡單易得的材料,我們可以得到非凡的結果。
雞湯秘訣三:飛水
所謂飛水,就是把雞、涼水、姜片壹起放在爐子上點燃,直到燒開的過程。飛水不僅可以去除雞肉的生腥味,更是壹個徹底的清洗過程,還能讓湯清澈不渾濁,鮮香無異味。
雞湯秘訣4:冷水設置
被飛水處理過的雞,要迅速撈出,在冷水下沖洗。壹方面可以在雞飛的時候洗掉壹些附著在雞身上的浮沫,另壹方面可以讓雞湯在烹飪過程中不容易腐爛,保持皮和肉的完整性。
技巧5:刪除附件。
這壹步可以說是關鍵。去除雞肉中的壹些輔料是做出美味雞湯的關鍵。這些影響湯的顏色和味道的輔料包括:
1.雞的紅色內臟,如肝、肫、肺、心等。(可以留作其他菜用),但是做雞湯的時候壹定要去掉。
2.剪掉雞爪上的腳趾甲。指甲裏有很多細菌,煮湯會有害衛生。
3.雞的鼻子。是雞嘴上部到眼睛的距離。如果不去除,雞湯會有異味。
4.雞屁股。這部分可以多切壹些。做雞湯的時候特別註意不要留著。
雞湯秘訣6:水是“生的”,是熱的。
雞湯要用冷水煮,水要壹次加完。不要隨意加水。讓原料隨著水溫的緩慢升高充分釋放營養和香味。燉雞湯要小火燉10分鐘左右。開蓋,在沸騰的時候撇去表面的浮沫,這樣以後的雞湯就潔白清澈,沒有任何雜質。撇去浮沫後,轉文火,然後不要用零錢揭開。“喘不過氣”的湯會失去原有的味道。
技巧七:最後加鹽。
放鹽的時間在某種意義上可以主導雞湯的味道。不管是有人說鹽要放在鍋裏還是放在半熟的時候,都是不對的。鹽煮久了會和雞肉發生反應,鎖住雞肉中的蛋白質,湯淡肉不爛。雞湯燉好後壹定要放鹽等調味品。加鹽後轉高火10分鐘,然後停火,中途不用揭蓋,不僅味道全在,雞湯也更鮮美。註意鹽放進去後不要攪拌,會留下生鹽的味道。
這些工作都做好了,妳就可以在家輕松做出美味的雞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