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先別著急吃棉花糖》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喬辛·迪·波沙達著,徐若英譯,青島出版社出版。
關於棉花糖的實驗:給妳壹顆棉花糖,如果妳能堅持15分鐘不吃它的話,我就再給妳壹顆,妳會怎麽樣選擇呢?
這是斯坦福大學的壹個實驗,經過統計和跟蹤調查發現,堅持15分鐘不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以後,無論學習、事業,還是人際關系,因為不容易受誘惑、安於等待的小朋友,都比無法堅持的孩子各個方面表現更優秀,被稱為“延遲的幸福”。
本書講述了壹個小女孩珍妮佛與她爸爸的故事,女孩子有很多這個年齡段的缺點:愛遲到、缺乏自信、缺少金錢觀、沒有人生目標,還擔心自己的體重……
面對這樣的孩子,這個爸爸沒有過多的擔心,而是通過神奇的棉花糖的故事給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法則。
壹、提供學習動力的紅色棉花糖
期末考試結束後,珍妮佛很沮喪,因為復習的時候她卻去看“巨星雲集”,閑逛跳蚤市場,而公布成績後自己卻認為自己有很多長處,學業不是自己的全部。
爸爸沒有生氣,爸爸給珍妮佛講了棉花糖的實驗,並請珍妮佛幫他的公司篩選面試者,珍妮佛從壹個小小董事長的角度來看別人的履歷,最後珍妮佛說:“我也要擁有幸福的生活。我絕對不要當壹個成績很爛又愛吹牛皮,做什麽事情都要看別人臉色的女孩”。
二、建立自信的橘色棉花糖
珍妮佛因為要在班級演講,她當著很多人時會很緊張,什麽都想不起來,連聲音都會變成小綿羊,還會面紅……
爸爸告訴珍妮佛,學會忍耐、不要著急享受眼前的快樂也是壹種取得成功的方法。她的不自信主要來自於自己沒有準做好充足的準備。想要成為演講高手,應該充分的準備,反復練習,不斷積累經驗,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於是,珍妮佛不停地練習,再練習,最終在演講時獲得了熱烈的掌聲。
三、掌握時間的黃色棉花糖
珍妮佛總有拖沓遲到的毛病,爸爸沒有責備她,爸爸跟珍妮佛講了甘地的孩子阿郎的故事。“因為沒有任何壹種方法可以把失去的時間找回來,即便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也不能把時間買回來。”,“區別支配時間的人和被時間驅趕的人,守時是我們生活中必須註意的事情,不守時不可能得到別人的信賴。”
四、善用金錢的綠色棉花糖
珍妮佛希望每周的零花錢從七美元增加到十美元,對於爸爸來說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爸爸希望珍妮佛可以做壹份計劃書。珍妮佛不情願的做好了計劃書,在與爸爸討論計劃書可行性時,漸漸發現除了合理花費以外,還應該如何處理自己的物品、如何投資理財,還學會自己制作禮物送給朋友,成為了壹名小小的投資達人。
生活充滿無數的變數,如果把錢輕易的花掉,很可能某壹天又會變得身無分文。只有懂得把辛苦賺來的錢用在有價值的事情上,才有機會擁有更多的財富。會捉魚的小熊,永遠有魚吃。
五、達成目標的藍色棉花糖
珍妮佛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麽,爸爸給珍妮佛講了司機阿瑟叔叔要辭職去念大學的故事,因為高中想有壹個拉風的車子,最後很多負債,導致沒有完成大學學業,著急吃下了壹顆危險的棉花糖。
爸爸還跟阿瑟叔叔講過運動員拉裏·伯德的故事,他總是會提前兩三個小時到達比賽現場,仔細檢查場地的地板。比起天分卻不知道努力的人,那些以認真和勤奮創造成功的人,不是更了不起?
第二個故事是運動員是喬治的故事,他的父親讓他從投手轉為捕手,再要求他左手打擊,他沒有埋怨和氣餒,通過刻苦努力練習,最終成為命中率很高的棒球球員。
阿瑟叔叔說,壹塊美金每天以倍數累計,三十天後會超過五億美金。成功不受制於我的過去,明天的成功取決於今天的我做了多少準備。
爸爸講自己以前故事的時候,提到自己和爺爺壹雙鞋都有穿七年的經歷,還有“三十秒法則”——每個人總是會面臨在壹瞬間留就要做出決定的情況,在這壹瞬間,壹定要多考慮三十秒,弄清楚自己真正的想法。不過,書,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營養的糧食,這是不需要多想三十秒就能確定的事情,哈哈。
“珍妮佛,其實妳根本就不需要在意妳已經做過的事,因為對妳來說,重要的是以後怎麽做。”
六、找到好朋友的藍色棉花糖
高山流水覓知音。珍妮佛遇到與朋友發生矛盾時,媽媽給珍妮佛講了壹個故事。遇到困難時不可以逃避,而是想辦法解決,說不定,困難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難克服。
七、減肥妙藥,紫色棉花糖
想和做是不壹樣的,在減肥過程中,露易嘉奶奶告訴珍妮佛,想減肥和真正去減肥是不壹樣的,就算知道方法,想要落實也不是那麽容易。判斷壹件事情的對錯或者決定壹件事是否去做、怎樣去做,都需要平時就加以磨煉。
這本書裏的爸爸,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這位爸爸沒有吶喊,沒有撕心裂肺,沒有咆哮,反而用輕松的對話和講故事來啟發孩子“自主”的思考很多道理,反思自己,完成“自省”和“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