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的原因脾胃虛寒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如飲食無節制,經常吃冷飲或冷食。再加上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更容易導致胃病,所以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脾胃虛寒多由飲食失調、暴飲暴食受寒、過度勞累或久病引起。慢性胃病患者更容易出現脾胃虛寒的癥狀。
脾胃虛弱可以從食療中調理,更要註意飲食習慣。
脾胃虛寒的癥狀是什麽?舌苔厚黃的變化是脾的外在表現。健康的舌頭表面應該是紅色的,看起來濕潤。舌頭表面有壹層舌苔,很輕,很幹凈。如果舌頭邊緣有明顯的齒痕,說明身體機能有問題。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潤,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厚,黃膩,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紅無苔,說明身體熱到傷陰。同時,在夏季,脾虛濕盛的人往往會覺得口中黏黏的,臉色暗沈發黃。
食欲不振是因為在中醫理論中,濕氣進入體內,最容易傷脾。脾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體內攝入的各種食物和液體,將這些物質轉化為人體可以利用的營養物質,為人體新陳代謝提供新的能量。
夏季炎熱潮濕的環境下,大多數人的食欲和消化功能都會下降。但有些人饑餓感很強,但吃完後卻有飽腹感,這也是胃強脾弱的表現。
早上不適合早起。如果妳感到胸悶氣短,頭暈腦脹,說明我們的脾胃功能較弱。
中醫認為,脾虛時,肺氣會先衰竭。也就是說,脾和肺的功能是相互影響的。脾虛到了壹定程度,就容易出現肺虛,比如氣短,動則氣短。
濕度大的人也可能短時間內體重明顯增加,嚴重時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90%的肥胖者體質較弱。身體虛弱是由於脾胃功能減弱造成的。體質虛弱會減緩新陳代謝,削弱身體的活力,從而降低消耗營養的能力。如果營養物質不能被消耗,就會在體內堆積,形成肥胖。
廁所排便異常如果大便軟而粘,是脾濕的癥狀,說明消化功能異常。
手腳冰涼有些人在秋冬季節並不覺得冷,但手腳會壹直處於冰冷不溫不火的狀態,這就是脾虛怕冷的表現。
所以,如果出現了這些癥狀,那麽妳真的是脾虛了。
脾胃虛寒應該吃什麽食物?好脾胃虛寒應多吃能補脾益氣、醒脾開胃、促進消化的食物,如粳米、米罐頭、鍋巴(燒鍋)、糯米、熟蓮藕、小米、山藥、扁豆、蕓豆、葡萄、紅棗、胡蘿蔔、土豆、香菇等。
韭菜味辛,入肝經,溫中,行氣化瘀,葉味甘鹹,性溫,入胃、肝、腎經,溫中,行氣化瘀。韭菜活血化瘀,理氣降逆,溫腎壯陽。
紅糖紅糖性溫,味甘,入脾,有補氣補血、健脾暖胃、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老年人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攝入量在逐漸減少,要註意在飲食中補充,以維持正常的代謝功能,延緩衰老。
羊肉補虛,散寒,溫補氣血;益腎氣、補形體、抗衰老、開胃強身;滋養產婦,催乳治白帶,助元陽,益精血。
雞蛋清熱、安神、安胎、止癢、止痢。
牛肉牛肉有補中益氣、健脾胃、強筋骨、化痰熄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適用於中氣郁結、氣短、筋骨無力、貧血、面色黃暈的人。
山藥飯:山藥30g,蓮子30g,米仁30g,扁豆30g,洗凈切碎,蓮子去皮,去核後煮熟,再與粳米同煮,適用於脾虛泄瀉,食欲不振。
大棗30克,白術10克,幹姜1克,雞內金1克。先將汁液煮開,再將汁液與500克面粉和適量的糖混合成餅,適用於胃悶、大便稀的情況。
脾胃虛寒不能吃綠豆,綠豆味甘,性寒,無毒。能消腫透氣,清熱解毒。將生綠豆碾成汁吞服,可治丹毒、刺激風疹、麥飯石、熱風。
空心菜性涼,蔬菜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鏈球菌有抑制作用,可以預防感染。所以夏天經常食用,可以防暑退燒,涼血解毒,防痢疾。
苦瓜王孟英清代《飲食譜·有息》說:“苦瓜清時苦寒;清熱明目清心。可見苦瓜性寒。
香蕉香蕉營養高,熱量低。它們含有被稱為“智慧之鹽”的磷,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鉀、維生素A和維生素c,同時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因此是相當好的營養食品。但香蕉是寒性水果,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吃。
梨味甘,微酸,性寒。主要用於治療熱咳、止渴。治療咳嗽熱、中風不語、傷寒、瀉膽熱、驚風。利便,除賊風,止心煩,止哮喘,止發熱。潤肺涼心,化痰消炎,解瘡毒,解酒毒。脾胃虛寒者少吃或不吃。
脾胃虛寒的註意事項脾胃虛寒的人,冬天要註意保暖,少吃生冷的東西,包括海鮮,尤其是水果。大多數人容易暴飲暴食。
忌吃酸的食物因為酸會入肝,會使肝氣更旺盛,而肝木為脾土,會使體弱者更虛弱。所以有消化不良、便溏、聲音低沈等脾虛癥狀的人要少吃。如果患有胃潰瘍、胃酸過多,就不宜食用,否則可能會加重癥狀。
秋冬忌食寒涼食物。脾虛者應忌食寒涼易傷脾氣的食物,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芹菜、糯米、野筍、黃花菜、柿子、香蕉、批柄、梨、西瓜、青豆腐、肢麥等。
避免吃油膩的食物。厚膩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物有鴨肉、豬甲魚、牡蠣肉、牛奶、芝麻等。
忌食益氣消食的食物。益氣消食、易耗脾氣的食物有山楂、蘿蔔、香菜等。
脾胃的保養方法要預防脾胃病,關鍵在於保護脾胃的正常功能。因此,平時要註意保養脾胃:
情緒因素對食欲、消化吸收影響很大,所以保養脾胃,首先要保持好心情。據研究,不良情緒會導致食欲不振、腹脹、發熱、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有利於腸胃系統的正常活動。
飲食調整是保養脾胃的關鍵。所以飲食要有規律,定時定量進餐,不能暴飲暴食。以素食為主,有肉有菜。要定時吃蔬菜水果,滿足身體需要,保持大便通暢。少吃刺激性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硬而粘的食物,盡量少吃生冷食物。
註意防寒保暖俗話說“十胃病九感冒”。這真的是經驗之談,所以註意氣溫的變化很重要。春秋氣候多變時,虛寒胃痛患者要註意保暖,避免感冒;如果是脾虛泄瀉,可以在肚臍處貼壹個溫熱的肚臍貼,同時要少吃生冷的水果等等。如果感到上腹部發冷,可以及時服用姜茶。
堅持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氣功等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加強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並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延緩消化系統的衰老。每晚睡前,還可以用手按摩上下腹部,往復40~50次左右,有助於脾運、消積、通汙濁之氣,對脾胃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專家提醒:脾胃虛寒危害大,容易引起腹瀉,而且有時會停,或者久治不愈會引發很多胃病。所以脾胃虛寒的人要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