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教館
位於大門的西側。百花堂原為磚木結構,1992年9月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三層環形建築,占地2200平方米。該博物館由上海土木設計院設計,上海園林工程公司施工。墻上的馬賽克是白色和綠色的,南墻上有壹個綠色的樹圖案,以顯示生態保護的主題。正面墻上有譚題寫的“科學教育館”五個金字。
2.九曲長廊
位於科教館西側,原為1954修建的竹結構五曲連廊,1972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九曲連廊。樓道平頂,北樓道墻漏窗,南樓道立柱,總長70余米,建築面積320平方米。前廊保留了原高爾夫球場微微起伏的草坪。1966,草坪上建起了“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混凝土雕塑。底座高1.1m,像高3.5m,占地20多平方米。草坪內種植雪松、柏樹、懸鈴木、香樟、枸骨等高大的成蔭樹和開花灌木,大樹下設置石桌、長凳或木椅。後廊錯落有致,溪水蜿蜒,旁邊種植著蠟梅、桂花、石榴、南天竹、紫薇、梅花、金線蓮等花灌木。
3.衛玠狐猴園
位於猴山北部,通過模擬塑料山與猴山相連。花園裏種了草皮和灌木,供狐猴玩耍。遊客不僅可以站在威_狐猴園的空中走廊觀看動物打架,還可以透過動物園主幹道旁約壹米高的鋼化玻璃觀看狐猴的活動。
4.野獸生態公園
2001元旦前,建成無視力障礙的獅、虎、豹生態展區。猛獸生態園占地700,是在拆除部分老豹房的基礎上重建的。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條件。根據人類、動物和自然的生態關系,並根據展出動物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將全園分為三個不同的小型生態公園,分別飼養和展出孟加拉虎、美洲豹和豹子。
5.松鼠猴生態公園
松幹河生態公園是壹個視覺無障礙觀賞的生態展示區,於2000年國慶節建成。公園總面積為1000平方米,包括700平方米的戶外活動。園內以落葉喬木合歡為骨架樹種,符合松鼠猴生活在熱帶原始森林的習性。在背景樹種中,選擇珊瑚和女貞、刺梨和火棘為松鼠猴提供食用果實。在整個松鼠猴生態園的設計中,始終遵循“生態”二字,將人、動物、自然有機地結合在壹起,創造壹個人與動物在大自然中和諧相處的生態環境。
6.兩棲動物生態公園
室內面積3180平米,部分為二層建築,室外面積200平米。於1994建成開業。這個博物館主要由序館、水族館、兩棲動物館、蜥蜴館、無毒蛇館、毒蛇館、生態館七個部分組成。水族館展示海洋珊瑚魚、熱帶觀賞魚和淡水經濟魚類,包括中國特產中華鱘、烏魚和大型海洋爬行動物,如海龜、玳瑁和海龜。
7.黑猩猩生態公園
猩猩館建於1977,總建築面積850平方米。* * *六個室內展廳組合成兩個相連的建築,主要飼養猩猩、黑猩猩、長臂猿等猿類。每個室內展廳43平米,長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