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栽培食用菌通常用什麽設施?

栽培食用菌通常用什麽設施?

食用菌栽培按場地可分為室內栽培與露天栽培兩大類。露天栽培又有露天封閉式栽培與露天開放式栽培之分,前者包括陽畦栽培、塑料棚窯栽培、太陽能溫床栽培、地下式、半地下式溫室栽培、淺溝式栽培、土埂式栽培、冬暖式日光溫室栽培及簡易日光溫室栽培等幾種;後者是指與田間作物、林木的間套種植。故生產者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栽培季節及場地內的溫度等變化狀況,本著“經濟、方便、有效”的原則,因地制宜,自主選擇。

(1) 菇房

菇房多用磚瓦和泥草建築而成。不論采用哪種建築材料,墻壁和屋頂都要盡量厚些,以減少自然溫度對菇房內溫度的影響。菇房壹般坐北朝南,長7~10米,寬6~7米,不宜過大。若生產規模較大,菇房建造時要打隔斷分成若幹間,並獨立開門,以便消毒滅蟲。南北兩墻要開窗,窗不宜過大,以利菇房內溫度、濕度和光強的控制。每個窗和門都要安裝窗紗,以防害蟲侵入。房頂要開排風筒(圖3-4)。

圖3-4 菇房外形示意圖

1.拔風筒 2.上窗 3.中窗4.門 5.下窗

菇房內可根據栽培種類的不同設置菇床、床架或其他栽培設施。

(2) 溫室

食用菌栽培常用的溫室有三折式溫室、半拱圓形溫室、簡易溫室等。其建造材料主要是磚、土、泥、鋼材、水泥、竹條、木材、草簾、塑料薄膜等。

①三折式溫室 三折式溫室北墻高1.75米,墻厚0.24米,山墻與塑料屋面高度相同,並相接合。溫室跨度6米,開間3.3米,單間面積為18~19.8米2,每間北墻留壹30~40厘米見方的通風孔,並安裝窗紗。進光面為三個折面,全長5.6米(圖3-5)。

圖3-5 三折式溫室示意圖(單位:米)

②半拱圓形溫室 北側是壹道土墻,墻高1.2~1.3米,厚0.5米。跨度4.5~5.0米。後屋面有檁、柁支承,進光面用竹竿或毛竹片作拱架形成半拱圓面,拱架間距約30厘米,排立柱支承拱架。立柱與拱桿間用CP6的鋼筋或8號鐵絲作拉線,拉線與立柱頂緊緊固定,每間後墻留壹個通風孔(圖3-6)。

圖3-6 半拱圓溫室示意圖(單位:米)

③日光溫室 北側是壹道磚或土墻,也可用三合土,脊高為2.0~2.2米,跨度6米左右,采光面以傾斜30°~35°為適宜,北墻厚度為基部1.5米,向上漸薄,墻頂厚1米。若用磚壘墻,要壘成空心墻,中間填入木屑、稻殼、碎稻草等,填充踏實,然後用泥封好。後屋面椽子上要鋪10厘米左右厚的稭稈,上面再填抹5厘米厚的泥。采光面用直徑8厘米的木桿或粗竹竿為椽,間距1米,上覆薄膜,薄膜外要用壓條。草簾長以完全覆蓋屋面為準,厚5厘米。日光溫室除北墻較厚外,其他構造和建造方法與其他溫室基本相同。

各類溫室均可采用煙道加溫,煙道可用磚砌成,也可用瓦管代替。煤爐不可放在溫室內,以防燃燒產生的壹氧化碳和硫化物影響食用菌的生長發育。

(3) 中小拱棚和陽畦

①中拱棚 中拱棚壹般寬3~5米,中高1.5~2.0米,長10~15米,多坐北朝南,兩側是山墻,棚頂用竹木支架做成拱棚,支架外覆壹層塑料薄膜,薄膜外再加蓋草苫,壹般無加溫設備,完全靠日光增溫。在食用菌生長發育中需特殊人工加溫時,臨時架設煙筒煤爐升溫。

②小拱棚 小拱棚主要用細竹竿、竹片、荊條或8號鉛絲、?6~8毫米鋼筋作支架,在寬1.3~1.6米的畦面上,沿兩側畦埂每隔30~60厘米順序插入架材,深20~30厘米,彎成拱形骨架,高約1米,長度依地塊大小而定,骨架上覆蓋塑料薄膜和草簾(圖3-7)。

圖3-7 小拱棚

③改良陽畦(半拱形小拱棚) 它是在小拱棚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結構是棚的北側有壹道土墻,骨架的壹端插入畦埂,另壹端插入墻中,形成半拱圓形,棚外加蓋塑料薄膜和草簾(圖3-8)。北墻設通風孔。

圖3-8 改良陽畦示意圖(單位:米)

1、2.通風口 3.草苫

(4)連墻大拱棚

連墻大拱棚是在塑料大棚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棚東西向,北面和東西山墻用土打墻,南面用竹木搭成拱架,成半拱形,上覆蓋塑料薄膜和草苫,其結構見圖3-9。這種大棚較常規的塑料大棚更適於食用菌的生長。其優點是:北側有擋風墻,保溫性能好,半拱圓骨架支撐力強。

圖3-9 連墻竹木結構半拱圓棚示意圖

1.風障 2.防寒溝 3.後窗 4.後墻5.竹竿支架 6.草簾通風口

(5)半地下菇棚

半地下菇棚是北方較幹燥寒冷地區的很好的種菇設施。它既能保證食用菌的正常生長,又節約了設施成本,且便於管理。半地下菇棚的優點是造價低廉、冬暖夏涼、通風良好、保溫保濕性能強。半地下菇棚有壹面坡形和拱頂形兩種。

①壹面坡形半地下菇棚 壹般寬8米左右,長50米。用推土機就地鏟土,推出北墻,棚底低於地表面0.8米左右,將北墻夯實,並留出通風孔。同時將南側地表剖面拍實,以防雨季積水灌入棚內。用鋼筋或竹木作支架,上覆蓋塑料薄膜和草苫(圖3-10)。

圖3-10 壹面坡式半地下菇棚

1.後窗 2.北墻 3.菇室 4.前窗 5.排水溝

②拱頂形半地下菇棚 在地面挖壹長方形深溝,溝多寬3.5~4.0米,長20~30米,深1.2米左右。有條件的可在棚溝四周抹壹層花稭泥或砌成磚墻。地上部分再砌成0.8~1.0米高的墻,南北墻上留排氣窗,上用竹片或鋼筋搭架成拱形,外面再覆蓋塑料薄膜和草苫(圖3-11)。

圖3-11 拱頂地溝菇棚橫剖面示意圖

1.菌袋 2.操作道 3.菇室 4.風窗 5.水溝

建造半地下菇棚時要註意以下三點:壹是造棚場地的土質必須是黏土或壤土,以黏土最好,砂壤土不適於建造半地下菇棚;二是菇棚四周必須挖排水溝,以防夏季積水灌入棚內;三是菇棚寬度不可過大,以免造成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