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波:培訓班考試失利。
五年級的暑假,我媽給我報了壹個學校的英語培訓班,我就報了那裏,不僅僅是因為聽說那裏的課質量還不錯,更重要的是,如果成績名列前茅,我就有機會被推薦到名校。我喜歡英語,已經過了初二,所以我覺得成績還可以。每次單元測試我都得六七分。
然而,4月底,當我完成培訓班的期末考試時,我意識到奧數才是最重要的。那天的考試持續了將近四個小時。首先,我做了20多道奧數題,難度是仁華考試的水平。感覺最後十題沒考好,然後考了英語,比平時難多了。其實有七篇閱讀和壹些英語奧數題,考完之後感覺還行。最後是口語測試,學生分組討論英語話題,測試他們的英語應用能力。也就是說,這次考試讓我徹底註定進不了這所名校及其分校,甚至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綜上所述,如果妳想獲得這兩所學校的面試機會,妳必須擅長奧數。不在仁化的話,肯定是杯賽二等獎。有分量的英語成績是“三?I”英語口語7級以上,英語口語比賽特等獎等。,公共英語證書至少2級。
第二波:投簡歷和網上報名的知識。
不知道明年學弟學妹們會不會有網上報名,投遞簡歷的經歷?如有必要,請美化自己。我體育不好,六年級上學期成績“達標”。我要在網上報名的幾個學校填體育成績,所以《測評手冊》不是全a,很多學校以“全a”作為初步篩選標準。我想這可能也是我壹直沒有收到這些學校面試通知的原因。
另外,為了抓住每壹個進入仁化的機會,我的壹個同學因為仁化分班考試遲到而失敗,但他在仁化的時候壹直記下自己的報名號,結果面試機會比我多很多。
另外,如果可能的話,找到妳想上的名校是很有用的。根據我的經驗,比較有用的培訓班是101,交大附中網校,北大附中網校,附中理工。當然,仁華前七班都是以上學校的金字招牌。今年,我也錯過了壹個進入區外目標學校的機會,因為簡歷提交晚了。我的壹個同學(條件和我壹樣)在3月初所有政策還不明朗的時候投了簡歷,後來被通知參加其培訓班考試,最終被錄取。學校甚至為他辦理了跨區手續,但我媽4月份投簡歷的時候,學校已經不再接受簡歷了,因為明確不允許跨區。所以我建議學弟學妹們盡快準備好簡歷,提交給目標學校,讓別人選擇。
第三波:面試錄取。
今年參加了四所學校的面試,分別是“八?壹”,交大、北航附中,人大附中,西部住宿部。
參加面試前,因為北航附中離家最近,而且承諾“人大附中”由人大附中老師授課,所以是我的保底學校首選,也是第壹個通知我面試的學校。參加面試的學生十人壹組。面試的時候,十個老師和我們十個學生面對面坐著,問題都是通過PPT放出來的。印象比較深的是以奧數和英語題為主。奧林匹克數學題並不難,但它們需要口算,並測試反應能力和準確性。英語考的是運用能力,搶著答就能看出學生的掌握程度。另外壹個關於“情商”的問題,是讓我們十個人,齊新,壹起舉起竹竿,然後問我們的感受。還有壹個問題用壹張圖搞笑的圖片來判斷我們的觀察。總體感覺是面試綜合考察學生的能力,幾組題都不壹樣,水平很高,頗有“名校風範”。考完不久就拿到了簽約通知,首戰告捷。
“八個?”壹”和交大附中都是計算機考的,“八?壹”要求20分鐘內回答50個問題。題目廣泛而生動,天文地理無所不包,除了奧數和英語。”附交大,只考奧數和英語,40分鐘30題。題目不難,但要又快又準。
當時參加“外語考試”的目的是想弄清楚自己的英語水平如何,因為聽說面試只考英語。面試的時候,老師給我壹篇文章讀了三分鐘,然後提問。這篇文章不難,大約是壹年級的水平。後來,我用英語問了壹些問題,我覺得很舒服。有意思的是,老師後來問了我壹些關於“妳父母是怎麽教育妳,打妳的?”總之氣氛很輕松。
交大附中面試的第二天,我收到了簽約通知,“小升初”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