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方法:
1、準備好大蒜頭,個頭大壹點小壹點都沒有關系。從超市菜場都可以買到,關鍵只要表皮完整沒有爛掉受傷就好了。水泡壹下也可以,不泡也行。
2、掰開成壹個瓣壹個瓣,有些做事非常認真仔細的朋友會把上面的表皮撕掉再播種,其實大可不必那麽費力,雖然那樣也可以發芽長大。
3、準備好花盆,噴濕土壤,但是不要澆水澆到泥巴狀,用鏟子或者其他的東西弄出小洞或者小坑,蒜頭尖朝上放置好。穩固壹點,以免澆水的時候沖跑了。
4、氣溫適宜的時候,壹周左右就會抽出小芽來。這個時候經常曬太陽,不至於徒長的又細又弱。
5、小苗長到壹定程度的話,可以適當的施肥,建議是水肥啊,雞糞肥,牛糞等等都可以,密了的話需要間苗。
二、栽培技術:
大蒜苗常規播種為秋天播種,冬春收獲。為提高經濟效益,可采用7月下旬播種,采收期限在9-10月的反季栽培方法,該季大蒜生長正處於高溫強光照時期,易受高溫幹旱和強烈太陽光照等不利天氣影響,必須采用以下技術:
1.品種選擇:易選用耐高溫、性能好、產量高受市民喜歡的早熟良種。以四川硬葉蒜品種“二水早”或軟葉蒜,因大蒜種性較雜,菜農切記須到正規單位購買種植。
2.精細整地,施足底肥:因夏播大蒜生育期短,須增加密度提高產量,所以須施足底肥,每畝施優質腐熟廄肥350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左右,選用沙壤土為宜,播前壹周翻整土地,曬白耙細後,再施肥作畦播種。
4.播種育苗:夏播大蒜因氣溫高,生育期短,植株較矮小,可提高密度提高產量,壹般每畝用蒜種200公斤左右,栽時按行距10-12厘米開溝,株距3-5厘米播種,播時先足底水,播後蓋土,以剛蓋沒為好,播後,在畦面蓋3厘米厚的稻草,以利於降溫,每澆天水,直至齊苗,澆水應在上午9時前進行。
5.田間管理:在畦面搭起30厘米的棚架,蓋遮陽網或草簾遮陽,齊苗後撤去蔭棚。大蒜齊苗後進行第壹次追肥,可用尿素或稀人畜糞水澆施,總之應把握薄肥勤澆的原則,采收時每采收壹次,澆肥壹次。
6.采收:壹播後50天左右即可陸續分批采收鮮嫩蒜苗上市,為延長供應期,增加產量,應采用隔株采收分批上市。
擴展資料:
1、薹用或薹瓣兼用的品種較多,常見的地方品種有臨穎大蒜、超化大蒜、開封大蒜、洛陽紫皮蒜、磁縣利薹蒜、上海嘉定大蒜、河北安國大蒜、山東蒼山大蒜、江西都昌紅蒜、成都金堂紅蒜、安徽來安縣的安薹蒜等。這些蒜的蒜薹比較發達,但蒜頭較小。薹用大蒜對光照要求嚴格,引種時必須先試驗,後推廣,應從條件相近的地區引種,這樣引種成功機會才較多。
2、四季蒜苗喜肥,尤其適合以農家肥為主,兼施化肥。在肥、水充足的情況下產量更可觀。四季蒜苗抗病能力強,壹般無病蟲害,若出現病害或蟲害時,可參照大蒜的防治病蟲方法。冬季過於寒冷的地方以春夏播種為宜,入冬後可根據情況采取保護措施。方法是:下霜前割去地上部分,澆足越冬水後用糞土或麥草覆蓋,能安全越冬;再就是將四季蒜苗根蔸挖出,放在室內沙藏,第二年春季解凍後移栽。
3、大蒜生產多以蒜頭為目的,主要是自種自食,少量栽培。蒜薹的保存期較短,因而生產上沒有專門的薹用品種。隨著蒜薹保鮮貯藏技術的提高,市場對蒜薹的需求量急劇增長,達到了壹季生產供應全年,從經濟效益上看,春季生產的蒜薹,其經濟價值比貯存的高。生產實踐中大棚蒜薹可以提早蒜薹上市時間,且品質比貯存蒜薹更受消費者喜愛,因此蒜薹規模生產要求有特定的薹用品種或薹、瓣兼用品種來滿足市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