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讓孩子學會用多種感官去感受多種味道,並引導他們進行通感聯想,感受味道、顏色、音樂的互通性。
2.發展孩子的感性能力,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
要準備的活動
材料準備:
1.用李子、香蕉、炒苦瓜、炒辣椒等各種食物搭建壹個“美食城”。,並在品嘗酸、甜、苦、辣時制作表情卡。
2.提供各種紙板,水彩筆,白紙,鏡子等。
3.《慶典》和《二泉映月》的磁帶。
體驗準備:孩子有冷暖色的知識。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入話題。
老師:聽說“美美美食城”開業了。美美經理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做“小品嘗師”,去美食城品嘗美食,好嗎?(好)那我們走吧!
分析:孩子壹般都是被父母帶去美食城品嘗美食,感受意境。因此,他們有這方面的生活經驗。這次和小朋友壹起去品嘗美食,極大的激發了參與兒童活動的熱情、主動性和欲望。
2.品嘗食物,感受不同的風味。
(1)引導孩子品嘗食物,感受不同的味道。
老師:“美美美食城”來了。讓我們盡情享受吧!
孩子們可以隨意品嘗李子、香蕉、辣椒等食物。老師提醒孩子味道壹樣,閉上眼睛慢慢體會。
(2)孩子可以自由品嘗,與同齡人交流感受。
老師:請放下手裏的東西。
①引導幼兒回憶品嘗的過程:美食城有哪些美食?他們的口味有什麽不同?什麽味道?
②引導孩子說出品嘗的過程:妳嘗出了什麽?那是什麽味道?嘗過之後有什麽感受?
分析:在品嘗每壹種食物的過程中,孩子時不時會和身邊的孩子交流自己的感受。氣氛很融洽,他們感受到了食物的四種味道:酸、甜、苦、辣。當他們吃到不同口味的食物時,他們的表情會有不同的變化,他們會感受到發現的喜悅。
3.感受味道和顏色的互通性,制作表情卡,了解更多關於美的知識。
(l)展示關於酸味、甜味、苦味和辣味的四個顏文字。
老師:孩子們講得很好。美美的經理給大家準備了壹面鏡子。請在鏡子前品嘗食物,並在品嘗食物時畫出妳的面部表情。然後根據妳吃完食物後的感受,選擇壹張色卡,貼在妳的面部表情下面,做成四張表情卡。
解析:幼兒用繪畫記錄自己的發現,選擇不同顏色的材料制作表情卡,用不同的顏色表達不同的表情,真正體驗發現和成功的喜悅。
(2)通過遊戲讓孩子感受味道和顏色的互通性。
帶領幼兒玩“看表情卡猜食物”的遊戲:幼兒展示自己關於表情的作品,讓大家猜猜自己吃過什麽食物,並簡單說說為什麽要選擇不同顏色的卡片來代表它。
分析: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遊戲氛圍中不斷加深印象。猜謎的遊戲形式激發了孩子回答問題的熱情,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和孩子。
(3)拓展孩子的思維,讓他們了解更多的口味。
老師:孩子們講得很好。“美美美食城”的食物嘗起來有酸、甜、苦、辣。妳還吃過哪些酸甜苦辣的食物?
啟發孩子多說酸、甜、苦、辣食物。食物除了酸、甜、苦、辣四種味道,還有哪些味道?(麻木、澀、成功等。)
4.感受味覺、音樂、色彩的互通性,進行通感聯想:美美經理準備了兩首音樂供您欣賞。
(l)教師和兒童欣賞音樂《慶典》,並啟發兒童表達他們對音樂的感受,並將這種感受與味覺和色彩的感受聯系起來。
聽完這段音樂妳有什麽感受?在孩子們充分表達後,老師透露了這首歌的名字叫《慶典》。妳能用妳做的顏文字來代表這首曲子嗎?引導孩子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選擇匹配的表情卡,說出自己的感受。
2發散孩子的思維,讓孩子說說自己在家或幼兒園經歷的壹些開心的事。
讓我們聽另壹首音樂。放《二泉映月》的音樂。
聽完這段音樂妳有什麽感受?妳能根據自己的感覺選擇顏文字嗎?孩子們充分表達後,老師透露,這首歌的名字叫《二泉映月》,講的是舊中國壹個盲人藝術家的悲慘生活。
2發散孩子的思維,讓孩子回憶生活中或電視上看到的壹些悲傷的事情。
分析:這次活動再次引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讓孩子們知道不同口味的食物可以讓人有不同的表情和感受,不同的音樂也可以讓人有不同的感受。老師通過引導孩子發散思維,讓孩子回憶壹些自己親身經歷過的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孩子們在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懂得化解自己的悲傷,讓心情變得愉快。
(1)幼兒找出自己聯想到的表情符號卡和色卡,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
分析:同伴交往讓孩子有機會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經歷。
總結和分享
老師:我們今天收獲很大。我不僅品嘗了食物,制作了表情卡,欣賞了音樂,還發現食物的味道和音樂之間有共同之處。
老師:我們今天在美美美食城玩得開心嗎?(開心)讓小朋友做出各種表情,壹起拍照。
大班科學繪本《搖搖欲墜的橋》陳天公開課視頻+原創PPT課件+教案音樂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