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城南舊事》有感
我斷斷續續地讀完了《城南舊事》,壹幕幕,也斷斷續續.
淡淡的文字,靜靜地流露,不刻意雕飾,緩緩地流淌成壹首未寫完的詩.我看到了二十年代的老北京,看到了老北京的的那個小胡同,看到了小胡同裏那雙充滿童真的大眼睛,那雙眼睛足以裝下這個世界所有的好奇與疑問.英子,這個善良真誠的小女孩,在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時候告別了童年,而童年卻像壹個謎,未解開,已隨著壹些人與事的逝去留在了她那個單純的世界裏.
英子的世界壹片純美,她從不給自己的心靈上鎖,形式不壹的人,紛擾困惑的事,就這樣自由穿梭在她的童年裏.
英子的眼睛是透明的,透明得不帶壹絲雜質,她看惠安館的瘋子秀貞,不像人們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只有她理解瘋子的真,理解真的有壹個“小桂子” 出生在桂花飄香之時.她把自己的表送給了小桂子,因為小桂子有了表就可以看到時間回家來.這種最簡單最樸實的方式,表達出的是英子似乎不合乎邏輯的願望,但是卻是那麽地合乎情理.
因了這份天真,註定了英子要與秀貞母女倆壹段不解的緣分,英子找到的小桂子竟是自己的好朋友妞兒.既然上蒼有悲憐之心,為何促使彼此日夜牽掛的親人相認,而終讓那場雨沖毀了那個團圓的美夢?等英子從噩夢中醒來,已搬了家.火車聲壹定是沈重的,沈重得搬不出這個七八歲孩子的記憶.
再透明的心靈已看不清這個紛雜人世間的是是非非.
“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壞人.”
是啊,在英子眼裏,人太多了,很難分得清好人與壞人.賊是什麽樣子的?收賊贓的人什麽樣兒?也許壞人就應該長得跟好人不壹樣!荒草地裏遇見的那個厚嘴唇的青年,能不能算上好人呢?不然,又為何訂了“我們看海去”的約會!而那個戴著草帽的笑瞇瞇的男人,要了銅佛之後顯得如此的和氣,在英子看來那自然是 “好人”.當這個喬裝的“便衣兒”破了案,最終,不是有作賊模樣的青年成了賊,在眾人的指指點點下只能成為壞人.英子,好人與壞人,善與惡,對與錯,妳看到的又是什麽?那個賊又如何來了他未盡的心事?
太多的困惑英子在童年裏找不到答案:宋媽為什麽到家裏來當奶媽?為什麽賺的錢又給了人家去?小栓子怎麽竟死了?小丫頭子怎麽會送給別人?最後,宋媽還是騎著小毛驢回家了,她要和她的黃板兒牙壹起去過他們的生活.是的,生活還是要繼續.
童年卻不能繼續了!夾竹桃落了,英子長大了,不能再是小孩子了……
淡淡的文字,感覺卻不是淡淡的,有著壹種心酸的味道,悠悠泛起在那個久遠的年代.沈靜中思索,遺忘不掉的迷惘與憂傷,風幹成童年的壹個結.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