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烹調的意義和作用?

烹調的意義和作用?

制作壹只菜肴,在經過選料、初步加工和切配等操作過程後,下壹步便是正式烹調了。什麽叫做烹調呢?烹就是加熱,調就是調味。烹調就是將切配好的凈料,通過加熱和調味,制成壹只成熟的完整的菜肴。所以烹調這壹操作過程包含著兩大主要部分,壹個是烹,壹個是調,現在,我們來分別研究烹和調對菜肴的制作究竟起些什麽作用。

烹的作用烹的目的就是把生的原料通過加熱變成熟的食物,它的作用是:

(壹)殺菌消毒壹般生的食物原料,不論如何新鮮,都或多或少地帶有壹些無芽孢的致病菌和各式各樣的寄生蟲,如果不予殺死,人們吃了以後,就很容易致病。壹般說來,這些菌蟲,在溫度到達80℃左右時,大多數都可以殺死。因此烹調處理是對食物進行殺菌消毒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但由於魚、肉等食物原料都是熱的不良導體,如果魚塊、肉塊較大,加熱時間不長,盡管原料表面的溫度很高,但原料內部的溫度仍很低,深藏在原料內部的菌蟲仍不能殺死,因此,用適當延長加熱時間,適當減小原料體積以及多翻動,使原料受熱均勻等方法,來保證把原料內部存在的菌蟲充分殺死。

(二)促使養料分解,便於人體消化食物中的化學組成,壹般有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礦物質)、維生素以及水等等,這些成分,都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以及機體的生長所必需的養料。可是,它們都以復雜的化合狀態存在於各種食品中,沒有分解出來,食物經過高溫烹調,就發生了復雜的變化,它的組織成分也就進行了初步地分解。例如經過烹調以後,食物中的蛋白質受熱變性凝固,其中膠元蛋白質析出溶於湯內,纖維組織也松散了,無機鹽、鈣、磷脂等可溶性物質隨水分流出,這些養料的分解容易被人體所消化吸收。

(三)使食物中的香味透出為什麽壹塊生肉,我們嗅不出什麽香味,為什麽把肉放在鍋內燒煮,即使僅僅放壹些水,不加任何其他調味品,燒到壹定的程度,也會肉香四溢,誘人食欲呢?其他食物原料,即使是蔬菜類和谷類,煮熟了以後,總透出壹些香味來,這是什麽道理呢?原來很多食物原料中含有壹些醇、酯、酚等有機物,它們在受熱氣化時,就能夠擴散出壹種芳香的氣味,所以食物通過烹調加熱,就能夠有香味溢出。

(四)使各種原料中單壹的味混合成復合的美味壹只菜肴往往有好幾種原料,每壹種原料都有它自己特有的味,在烹調以前,各種原料的味都是獨立存在的,互不融和的,但經過加熱以後,就起了變化。這種變化就是物質中的分子都經常地運動,溫度越高,運動越激烈,因此,如果把幾種原料放在壹起加熱,當溫度升高後,它們的分子就起了激烈的運動,在運動中這壹種原料內的壹部分分子就會進入另壹種原料的組織內去,於是就成為復合的美味。例如,“幹菜燒肉”,通過加熱,肉的壹些分子通過鍋內的水分會滲入到幹菜中去,幹菜中的壹些分子通過鍋內的水分也會滲入到肉內去,於是幹菜中含有肉的味道,肉中也含有幹菜的味道,使肉和幹菜都美味可口。

(五)使菜肴的色、香、味、形俱佳通過烹調的加熱處理,既能使菜肴的香味透出,又能使菜看成為復合的美味。不僅如此,通過加熱,還能使菜肴的色和形發生變化。例如,只要在加熱時火候掌握得恰當,就可以使有些炸的菜肴顏色金黃,炒的蔬菜顏色碧綠。如蝦經過爆後顏色鮮紅,魚片經過炒後潔白如玉,等等。同時,有些剞過花刀的原料,加熱後還可以形成各式各樣優美的形態。如麥穗形、蘭花形等,使菜肴在色和形方面也臻於美的境地。

調的作用調的目的就是通過適當加入調味品,或幾種原料的適當配合,使菜肴除去惡味,增加美味,它的作用是:

(壹)去腥解膩有些原料,如牛肉、羊肉、水產品等,往往有較重的腥膻氣味。肉類原料,往往還有較重的油膩,這些腥膩,是不適合人們口味的,應予以解除。當然,通過加熱,也可解除壹部分,但往往不能除盡,因此必須借助於壹些調味品或配合壹些其他原料。在調味品中,如蔥、姜、蒜、紹酒、醋、鹽、糖、香料等,都能起去腥解膩的作用。以紹酒為例,由於紹酒的酒精濃度低,香味濃,含酯量高,富有氨基酸,在烹調時,加入適量的紹酒,它可將肉、臟、腑、魚類的組織中,以及魚類身體表面上的粘液裏含有的三甲胺、氨基戊醛、四氫化吡咯等物質溶解,壹齊揮發,也就除去了腥味。還有如果配料安排得適當,也可起去腥解膩的作用。如豬肉與白菜同燒,可以解除肉的壹些油膩,羊肉與蘿蔔同燒,也可解除羊肉的腥膻氣等。

(二)使味淡的原料增味有些原料,滋味很淡,甚至可以說沒有什麽滋味,如果不設法加重它的滋味,則淡而無味,不能引入食欲。為了加重這些原料的滋味,也可用加入調味品或與其他味重的原料相配合來解決。例如豆腐、粉皮、涼粉、蘿蔔之類,滋味都是很清淡的,如果在加熱時適當加入壹些蔥、姜、蒜、糖、醋、鮮湯或鮮醬油等調味品,或與魚、肉等味濃的原料配合,就可以使它們味美可口。

(三)最後確定菜肴的滋味壹只菜肴的形成,究竟是什麽滋味,主要就是依靠調味來決定。例如同是排骨,如果加以糖醋,就成為滋味酸甜的糖醋排骨,如果加以椒鹽,就成為滋味香鹹的椒鹽排骨。又如同是雞,如果以桂皮、茴香等為主進行調味的就成為五香扒雞;如果以咖喱為主進行調味的就成為咖喱雞;如果以牛奶為主進行調味的就成為雪衣雞,如果以陳皮為主進行調味的就成為陳皮雞,如果以辣油、芝麻醬、花椒粉、糖、芝麻油、醋,醬油等混合調味的,就成為怪味雞,等等。通過調味它們的滋味是各不相同的。’(四)增加菜肴的色彩在烹調時加入調味品,在味的方面對菜肴起決定性的作用以外,還可以增加菜肴的色彩,使菜的色澤調和,鮮艷美觀。如紅乳腐汁、番茄醬可使菜肴成玫瑰色,紅糟可使菜肴呈紅色,咖喱可使菜肴呈淡黃色,蠔油也可使菜肴具有明亮鮮艷的光澤。這些都可以增進菜肴的色彩。

烹和調雖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兩者是壹個過程的兩個方面,是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的,通過調對原料與調味品加以適當的配合;通過烹使這些原料與調味品起各種物理的與化學的作用,只有正確掌握烹和調的技術,才能保證菜肴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