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繁殖方式生長速度不同,有效成分也不同。
茅蒼術生於山坡幹燥處或草叢中,生命力極強。
荒山薄地均有種植,喜涼氣候,在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壤結構疏松、腐殖質豐富的沙土上生長最好。
忌低窪地,根部易亂。
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莖是長和巨大的。
葉卵狀披針形至卵圓形,長3 ~ 5.5厘米,寬1 ~ 1.5厘米,尖端漸尖,基部漸細,邊緣有刺狀鋸齒,頂部深綠色有光澤,底部淺綠色,葉脈突起,無柄;
下部葉常3裂,裂片頂端尖,頂端裂片極大,橢圓形,兩側較小,基部楔形,無柄或具柄。
頭狀花序頂生,1排葉狀苞片,羽狀深裂,多刺裂片;
圓柱形的總苞;
渦苞片5 ~ 7層,卵形到披針形;
花冠筒狀,白色或淡紅色,長約1厘米,上部稍膨大,頂端5裂,裂片呈條狀。
瘦果具柔毛;
冠長約8毫米,羽狀。
生態環境:山坡灌草。
分布於江蘇、浙江、江西、山東、安徽、湖北、四川。
茅蒼術通過種子和分株繁殖。
(1)種子繁殖
種子的發芽率在50%左右。應在4月初育苗,播種前應在有陽光的地方翻床。同時要施基肥,北方要施堆肥,南方要施草木灰。細耙後做成寬100 cm,長330 ~ 500 cm的畦,條播或撒播,每公頃種子量60 ~ 75公斤。苗高3.3 cm左右時,可栽高10cm左右。南方育苗期壹年左右,第二年3月上旬開始種植。固定的地,壹般用荒地,第壹年冬天翻耕,然後再翻耕壹遍再種植,這樣可以消滅雜草,施底肥。雨天或午後易成活,排珠間距23.1 ~ 40 cm *。
(2)分株繁殖
春天的4月份,把老苗的根挖出來,把土抖掉,用刀把每棵苗切成幾個小芽,每個小芽1 ~ 3個根芽,然後按照育苗種植法種植,苗期直接除草。種植結束後,中耕、除草、起壟(如果土壤沒有起壟,容易錯開)、追肥。
種植茅蒼術對土地有什麽要求?
茅蒼術耐寒性強,喜冷涼,日照充足,喜歡晝夜溫差大的氣候條件。茅蒼術喜涼爽溫和濕潤的氣候,抗寒性強,怕強光和高溫。
二、茅蒼術的栽培方法
(1)土地選擇和準備
選擇向陽的荒山或荒坡,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質或沙壤土。深耕,施腐熟有機肥作基肥,耙平,做畦床或壟,畦寬1m,畦高25cm,畦長不限。
(2)種植方法
1.有性繁殖宜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種,每畝播種量3-4公斤。播種:在畦邊均勻撒播種子,用細土覆蓋2-3cm;條播:在畦沿水平開溝,溝距20-25厘米,深約3厘米,在溝內均勻播種,然後覆土。播種後,所有的種子都用草覆蓋,以保持水分,有利於種子發芽。
2.在無性繁殖生產中,主要采用分株的方法。4月份,將老苗的根挖起,去土,切成幾個小芽,每個小芽1-3根芽作為繁殖材料。
目前還采用莖尖培養法育苗。該方法是將莖尖在含有IAA(1 ppm)-BAP(1-25 ppm)的MS瓊脂培養基中培養30天左右形成分枝,然後在含有BAP(5ppm)-IAA(1ppm)的培養基中繼代培養40-50天。
3.移植和種植的幼苗是通過有性繁殖培育的。當幼苗長約3 cm,高10 cm時,進行移植種植。
(3)現場管理
苗期應註意中耕除草。如果天氣幹燥,適時灌溉也可以結合追肥。追肥,同時壹般壹年施3次,5月份施1次,清糞,每畝面積約1000斤;第二次,6月生長高峰期,施人糞尿,每畝1250斤左右,或施硫酸銨,每畝5斤;8月份第三次開花前,每畝追施1,000-1,500斤人糞尿,並加草木灰和過磷酸鈣。
(4)蟲害控制
茅蒼術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易受蚜蟲侵害。成蟲和若蟲大多吸食莖葉汁液,嚴重時可使莖葉變黃,影響生長發育。防治方法:及時清除枯死植物和落葉,深埋或焚燒;在發病期,應及時進行化學防治。壹般應噴灑50%毒死蜱1000-2000倍液或40%樂果EC 1500-2000倍液,每7天噴灑1次,連續噴灑至無蟲為止。
第三,蒼術的采收和加工
1,正在采集
野生茅蒼術在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挖,8月采挖質量最好。家種的蒼術需要生長兩年才能收獲。茅蒼術多在秋季采挖,春、秋兩季均可采挖,出土前秋季至早春采挖質量較好。
冷不冷?
白芨為蘭科多年生植物,為幹燥塊莖,性微寒,味苦、甘,具有化瘀止血、補肺生肌的功效。屬於中醫的止血藥。傳統上對肺結核、矽肺、肛裂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是歷代醫家治療肺結核的主要藥物之壹。
農博曹金金線蓮將在哪個月份種植?
金線蓮在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8-9月種植。
1,土地選擇和整地
金線蓮性涼潮濕,最好在地勢開闊的闊葉林地種植金線蓮。要求海拔高度高於700度,土壤厚度大於1米,土壤為排水良好的疏松壤土,且靠近水源無汙染。種植前,清理地塊,清除所有雜草和殘留物,對土壤進行全方位消毒。
2.種植準備
地塊周圍應設置圍欄,防止家禽或其他動物進入,或建造溫室,人工模擬金線蓮的生長環境。溫室四周要覆蓋塑料薄膜,屋頂要設置遮陽網,便於控溫控光。劃分區域,根據土壤類型把地塊劃分成各個區域以便後期管理,建設好灌溉設施。
3、選種和種植
金線蓮品種繁多,在市場上很暢銷。種植時金線蓮種子少,自然繁殖率高。因此,大面積種植壹般采用組培苗,使幼苗保持母株的優良,待幼苗長到2-3片葉時即可移栽。移栽時要控制株距,合理密植。
4.森林管理
移栽後不定時澆水施肥。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大,林下環境潮濕,是金線蓮生長最快的時期。因此,有必要增加澆水次數,以保證供水。此外,每月應施肥壹次,可施用Trim氨基酸葉面肥,促進其生長。此外,還要註意病蟲害和家禽對金線蓮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