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薺,又名馬蹄、荸薺、黑芋頭、紫椴等。,屬於單子葉莎草科,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細長的匍匐根莖,匍匐根莖頂端生塊莖,常見葉和荸薺。
它原產於中國,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全國各地都有栽培,尤其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荸薺皮紫黑色,肉白色,味甜多汁,酥脆可口,既可生吃也可生吃。球莖富含澱粉,生食、熟食或提取澱粉都很美味。還入藥,開胃解毒,消除隔夜食物,健胃。
擴展數據:
主要品種:
1,黑籽馬蹄
荸薺為莎草科荸薺屬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日、臺、緬、來、泰、印尼、印、粵、瓊、閩等地,壹般生於路邊、水邊。
2.桂林馬蹄
廣西桂林地方品種。株高100-120厘米,展開度20厘米。鱗莖呈扁圓形,高2.4厘米,橫徑4厘米。頂芽粗大,兩側芽常並立,故稱“三主”。皮紅棕色,肉白色,單個重30克。以鮮食為主,也可熟食和加工,含糖量高,肉質酥脆,品質優良。生長旺盛,抗倒伏能力強。
3.荸薺
廣東地方品種。株高70-90厘米,展開度15-20厘米。鱗莖扁圓形,高2厘米,橫徑2.5-3厘米。頂芽長而尖,皮膚黑褐色,果肉白色。單個重量為10g。澱粉含量高,主要用於熟食和澱粉生產。生長旺盛,抗逆性強,耐潮濕,耐儲藏。
4.韭蔥
來自菲律賓。株高為110-120cm。鱗莖大,橢圓形,橫徑4厘米,縱徑2.6厘米,每個重25克,脆甜,品質好,以鮮食為主,畝產2000公斤以上。
5.小幹鎮
湖北省孝感市地方品種。株高90-110厘米。鱗莖扁圓形,鮮紅色,平均重22g,皮薄,味甜,細渣少,以鮮食為主,品質好。畝產1000-1500公斤。
6.蘇軾
江蘇省蘇州市地方品種。株高100-110厘米。鱗莖扁圓形,頂芽尖,臍平,皮薄,肉白,單重約15g。適於加工和裝罐。畝產750-1000斤。
7.余杭村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縣地方品種,球根扁圓,頂芽粗直,臍平,皮棕紅色,皮薄味甜,每只重20克左右。適合加工罐頭和生鮮食品,畝產1000-1200公斤。
8、淡紅菱角
由於洪光(位於湖南邵東佘田橋鎮)特殊的土壤,每年冬天出產的菱角白裏透紅,皮薄肉厚,脆甜。大小適中。每年生產日期,遊客搶購絡繹不絕!當地人也稱之為“刺骨子”。
9.野生菱角
荸薺長有匍匐根莖,多數叢生,直立,圓柱形,高30-100 cm,直徑4-7 mm,灰綠色,中間有隔膜,莖幹後表面有節。無葉,莖基部僅有2-3葉鞘。小穗圓柱形,稍綠色,頂端鈍,花多。花柱基部由寬基部向上變窄,形成等邊三角形,產於中國,福建,廣東。
10,荸薺
荸薺是莎草科荸薺屬植物,目前尚未人工引種栽培。它分布在印度、越南和中國大陸的雲南,生長在海拔65,438+0,300米至65,438+0,400米的地區,主要在溪流、池塘和森林邊緣。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