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常見的危險因素有:1。
水位異常主要是鍋爐運行時缺水、水滿造成的。嚴重缺水時,水冷壁管已部分幹燒過熱。如果此時強行進水,溫度較高的氣囊和水冷壁管會淬火,產生巨大的熱應力。同時,大量的水分會汽化,造成管子大面積損壞,甚至爆管。
因此,當鍋爐嚴重缺水時,切不可立即向鍋爐加水,應立即關閉鍋爐。滿水還會造成蒸汽壓力的嚴重波動,損壞鍋爐。此時應及時減少給水或放水,必要時停爐檢查。
2。汽水上升主要是由於鍋爐水位異常波動,水面翻轉程度大。
原因是水中含鹽量高,管壁結垢嚴重,由於水汽化的擾動,蒸汽系統壓力波動嚴重,有時可能造成鍋爐承壓系統部件損壞,甚至造成爐管爆裂。3。
爐膛爆炸爐膛爆炸是指可燃物質在爐膛內的瞬間燃燒。主要原因是點火前爐內有可燃物和可燃氣體。
這些可燃物和可燃氣體壹般都是因為點火不成功,沒有及時清理爐膛而遺留下來的,重新點火時可能導致爆燃。因此,鍋爐點火前,必須進行通風置換,清除可燃物質,使可燃氣體濃度遠低於爆炸極限。
2.壓力容器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生產生活中可能會接觸到壓力容器,壓力容器是承受壓力的密閉容器。
如果壓力容器破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人員傷亡和設備、建築物的損壞。有些壓力容器中含有可燃氣體,壹旦泄漏,可燃氣體會立即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如果遇到火源,會引發二次爆炸或燃燒等連鎖反應,造成嚴重的火災、爆炸和人員傷亡事故。
因此,國家將壓力容器和鍋爐作為特種設備進行管理。壓力容器按其壓力等級、介質的危害範圍、用途和在生產過程中的危險作用,可分為壹類容器、二類容器和三類容器。
壓力容器破裂的原因壹般可分為五種:脆性斷裂、疲勞斷裂、腐蝕斷裂和蠕變斷裂。
3.蒸汽鍋爐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1,危險源監控鍋爐的監控,定期對蒸汽鍋爐進行檢查並隨時對壓力、水位、溫度、燃燒進行監控,控制鍋爐運行。
並及時采取措施確保安全。2.蒸汽鍋爐運行中特殊情況的處理:鍋爐缺水:鍋爐缺水時,水位計中水位低於極限水位,看不見,水位報警器發出低水位報警,鈴響燈亮,低水位聯鎖裝置使鼓風機、引風機停止運行;鍋爐排煙溫度升高,缺水嚴重時,鍋爐頂部產生焦湖味。從爐門可以看到燒紅的水冷壁管,爐管變形甚至爆裂,還能聽到爆破聲。蒸汽和煙從爐門噴出。
處理:當判斷嚴重缺水時,應緊急停爐,禁止向嚴重缺水的鍋爐進水。立即停止燃料供應,停止鼓風以減弱引風機,將爐排前的煤從爐內移走,最大限度地打開和關閉爐排,使燃燒的su落入渣鬥並被水澆滅。火熄滅後,停止引風機,打開灰門、爐門加速冷卻。
註意:禁止向鍋爐供水,不得采取措施迅速降壓以防止事故擴大,不得用水滅火。
4.鍋爐危險的防護方法是什麽?
針對鍋爐危害的保護如下:1。鍋爐房每層至少應有兩個出口,分別位於兩側,門應向外開,鍋爐運行時不允許上鎖。
鍋爐房的工作室或客廳的門應向鍋爐房敞開。2.鍋爐運行應有操作規程、交接班制度、水質管理制度和定期檢查制度。
3.運行鍋爐每年應停運1內外部檢查,每兩年應進行1水壓試驗。4.蒸汽鍋爐運行中遇有下列情況之壹時,應立即停爐。
(1)當鍋爐水位下降到規定的水位極限以下時。(2)增加鍋爐供水量並采取其他措施,但鍋爐水位繼續下降。
(3)當鍋爐水位超過運行規程規定的水位上限時。(4)所有供水機械故障。
(5)水位計或安全閥失靈。(6)鍋爐部件損壞,危及運行人員安全。
(7)燃燒設備損壞,爐膛坍塌或鍋爐構架燒紅。(8)其他異常運行情況。
5.鍋爐運行有哪些危險特性,有哪些應急措施和急救措施?
鍋爐運行的危險特性及應急措施企業的生產、儲存和運行性質不同,規模也不同。應該準備什麽樣的預案才能滿足應急的基本要求?應急預案的基本內容是什麽?這個計劃有多少功能?如何進行應急準備、應急響應和應急恢復?這* * *粗淺的討論,供大家參考。
在制定應急預案之前,首先要對企業的生產狀況進行危險識別和風險評估。危險因素是指能夠造成人的傷亡和物的損失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夠影響人的健康、引起疾病或損害事物的因素。通常兩者沒有嚴格的區分。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是企業編制應急救援預案的前提和基礎。通過辨識確定危險源的存在和特性,找出導致事故後果的物質、系統、過程和特性,評價可能的事故後果。
危險有害因素分類(1)按事故原因分為六類:1、物理危害(設備缺陷、電氣危害、噪聲、振動、電磁輻射、明火、高溫、拋物線、粉塵、工作環境等。)2、化學危害(易燃易爆物質、自燃、有毒腐蝕性物質)3、生物危害。心理危害因素(心理異常、健康異常、超負荷、功能缺陷、禁止操作)5。行為危害因素(指揮、操作和監控錯誤)6。其他危險有害因素。(2)按造成事故的誘因、危害和傷害方式分類如下:1、物體打擊2、車輛傷害3、機械傷害4、起重傷害5、觸電6、溺水7、燃燒8、火災9、高處墜落10、坍塌11、冒頂。
二。風險評估(1)企業基本情況:場地、地質、地形、氣象條件、周邊環境、建築總平面、功能分區、道路分布、危險有害物質設施、動力設備;生產過程中,高溫、高壓、腐蝕、振動等關鍵部位,控制、操作、維護及故障、異常情況時的失誤;電氣設備、高空作業設備、特殊單體設備和壓力容器;工作環境、有毒物質、噪聲、振動、高溫、低溫、輻射、粉塵等有害因素和工作部位的情況;企業安全管理組織、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日常安全管理。(二)危險化學品泄漏擴散後果分析1。了解主要泄漏設備和泄漏情況。
2.分析泄漏的原因。如:設計原因、設備原因、管理原因、人為失誤;3.分析預先存在的後果。
可燃氣體泄漏、有毒氣體泄漏、液體泄漏、擴散以及泄漏後的範圍。(三)危險化學品的火災後果1、燃燒財產、建築物損失2、爆炸3、死亡、人身傷害4、煤氣中毒3、脆弱性分析脆弱性分析是確定企業在發生危險事故時可能受到破壞的地方(壹)受事故和災害影響嚴重的工藝和設備及重大危險源。
(二)預計位於脆弱區的人口數量和類型。主要是居民區、學校、醫院、寫字樓、商場等。
(3)可能的財產損失。主要有基礎設施、配電站和建築。
(4)可能的環境影響。企業的地理條件、氣象條件和周邊環境。
四。應急資源分析和應急能力評估應急資源主要是指:城市應急救援力量,如公安、軍隊、消防、醫療救援、勞動、環保、安監、救援專家,必要的設備和物資,個人防護用品,監測檢測設備,水、電、氣、熱管理部門應配備的應急電源設備和重型起重設備,通訊和車輛設備設施及企業。應急能力評估主要用於評估資源的準備情況和從事應急活動的能力,確保應急救援的有效性,提高企業的應急水平。
企業應急評估可以與應急資源準備相結合。五、應急預案的編制應急預案的編制必須考慮企業的現狀和需求。在事故風險分析結果的基礎上,收集和參考大量已有的應急數據,盡可能減少工作環節。
壹個完整的應急預案應包括以下六項內容:(1)政策和原則無論是什麽級別、什麽類型的應急救援體系,都要有明確的政策和原則作為應急工作的綱領。方針和原則反映了應急救援工作的優先方向、方針、範圍和總體目標。應急計劃和準備、應急策略制定以及現場應急救援和恢復都應圍繞該指南和原則進行。
應急救援工作以預防為主為前提,實行統壹指揮、分級負責、區域優先、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應急救援也是事故預防的重要組成部分。主動落實救援工作的各項準備措施,提前做好準備,壹旦發生事故及時補救,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應急預案最重要的特點是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應急預案必須明確預案的對象和可利用的應急資源,深入分析和評估潛在事故的類型及其性質、區域、分布和後果。
根據分析評價結果,評估企業應急救援的力量和資源,為應急準備提供建設性意見。在應急預案中,還應將國家和地方的相關法律法規列為制定預案的依據。
因此,應急預案包括三個要素:危害分析、應急能力、評估和法律法規。(三)應急準備應急準備是應急規劃的結果。要明確所需的應急組織及其職責權限、應急隊伍建設和人員培訓、應急物資準備、應急預案演練、公共應急知識培訓和必要的互助協議簽訂等。
(4)應急企業應急能力的體現是應急救援過程中的核心職能和任務。這些核心職能具有壹定的獨立性和關聯性,構成了應急反應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