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肉本身由三部分組成:①面糊,②豬肉,③調料。
1面糊:主要提供酥脆的口感,可以鎖住肉汁中的水分,是這個問題的關鍵要素。具體方法後面會詳細說明。
②豬肉:肉質的好壞是肉質酥脆、內軟外嫩的保證。建議用優質的五花肉或者豬腿,但是壹定要去皮。裏脊肉缺少脂肪部分的飽滿,除非妳不是很喜歡肥肉,否則不推薦。
③調味:主要用於提味、增香、脫腥,但只需少量花椒、姜、鹽即可,不需要太復雜多樣,會“帶走”肉的香味。
烹飪時保持表皮柔軟的關鍵;
如果妳想把豬肉做得酥脆爽口,而且煮的時候不容易脫皮,那麽面糊配比就很重要。炸酥肉的面糊壹般是由紅薯粉和面粉混合,用適量的水潤濕,再加壹點蛋液,但就是這麽簡單的東西,也是有技巧的。
紅薯粉和面粉對酥肉口感的影響:
①紅薯粉吃多了容易脆、松、軟。
②面粉太多容易脆、韌、硬。
壹般直接油炸的時候紅薯粉和面粉的比例建議是3: 1,但是這種做法比較脆但是不那麽耐煮,所以如果要煮的話建議用紅薯粉和澱粉的比例是1到1。而且妳可以把“全蛋液”換成只有蛋黃的,這樣也會提高面糊的附著力,煮完吃了也容易剝落。
下面以壹個酸湯酥肉為例,分享壹下詳細的做法、用料、操作細節。
酸湯酥肉——酸酸開胃,酥脆多汁,用料簡單,簡單易學。
炸酥肉食材:豬肉300g,紅薯澱粉和面粉約25g,蛋黃1,胡椒粉半勺,鹽,姜,食用油。
酸湯食材:西紅柿2個、黑木耳5克、娃娃菜半個、蔥花、糖、鹽、白胡椒粉、香醋。
進入下面的生產鏈接。
步驟1(所有成分的預處理):
豬肉去皮切條,約壹指長,0.5厘米厚。如果是以熟為主,可以切塊。
花椒用少許油在炒鍋裏炒至酥香,然後用刀背拍壹下,姜去皮切成粉,用來腌制豬肉去腥增味;
在番茄上面切壹個十字,用開水燙30秒,去皮,切成小塊備用,娃娃菜洗凈切段備用;
木耳可以提前2到3小時用冷水泡,也可以提前30分鐘用溫水泡,也可以提前5分鐘用溫水和半勺糖放入保鮮盒中,快速搖勻,浸泡,瀝幹,切絲備用;
第二步(腌肉、油炸酥肉):
將剁碎的豬肉放入壹個大碗中,加入剁碎的胡椒、姜末和少許鹽調味,攪拌均勻。用清水將大部分紅薯澱粉和面粉徹底濕潤,沈澱後,將上面的水清掉,留下面糊。將剩余的少量幹澱粉直接撒入豬肉中抓勻,然後加入我們沈澱的濕面糊,最後加入壹個蛋黃再抓勻,腌制10到15分鐘;
鍋裏多放點食用油,準備煎。當油溫達到6成左右時,依次將帶面糊的肉放入鍋中,保溫煎2分鐘,取出酥脆的肉。然後將油溫升至七成熱以上,將酥肉放回鍋中再次炸30秒左右,撈出酥肉瀝幹水分。油稍微涼了就可以直接吃了。配以椒鹽、番茄醬、辣醬,味道鮮美。如果妳不能停止吃它,或者做更多,那麽我們可以做酸湯酥肉。
第三步(制作酸湯酥肉):
炒鍋加少許油,爆香蔥和姜,然後將去皮切塊的西紅柿放入小火翻炒,直至炒出的西紅柿變軟變稠;
然後在鍋中加入壹大碗開水,放入炸好的酥肉和切好的木耳,再次大火燒開後轉小火8分鐘,加鹽和糖調味,加入少許白胡椒粉調味;
再燉2分鐘,最後加入我們切好的娃娃菜,淋上幾滴香醋,直到娃娃菜被切掉就可以上桌了。美味的酸湯和酥肉就做好了。
生產內容的“技術總結”
1,這種方法炸出來的酥肉比較酥脆,煮或者蒸的時候也很好吃,但是沒有純紅薯粉面糊脆。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比例。
2.醋其實是錦上添花,但最好用香醋。不建議使用發酵特征氣味過大的陳醋。如果只有陳醋,可以早壹點放進去,讓重口味揮發掉。
3、面糊不要太稀,蛋黃比蛋清更醇厚,不容易脫糊。在肉條上裹上面糊之前先撒壹點幹澱粉,有助於面糊和肉片更好的結合,燉肉。不容易剝離。
4.其實面糊是不需要加醬油之類的顏色的。高溫油炸後的本色就夠了。如果加醬油,炒後會更容易變黑。
5.作為配菜,最好吃泡木耳。木耳浸泡保存時間最長不能超過8小時,否則可能會有嚴重的微生物汙染。
6.小火煸炒辣椒,不然容易糊,西紅柿要煎的軟壹點,這樣湯才濃郁,酸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