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剖開魚肚後還喊自己中了彩票?
鄒女士回家剖開魚肚,發現裏面有箭魚、銀鯧魚等。她說她覺得挺意外的,感覺像中了彩票。
鄒女士猜測,可能是大船出海拉魚,壹網打盡可能有很多魚。收網的時候,安康魚的嘴很大,可能全進去了,全倒進肚子裏了。
其實,市民在魚中買魚並不是什麽罕見的新聞。
2017年4月9日,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壹位市民從菜市場買了十條豆腐魚。在清理魚的內臟時,他發現十條魚中有五條有“腹魚”。而且很多魚肚子裏不止壹條魚,最大的魚有大大小小四條小魚。豆腐魚以小魚、小蝦和底棲生物為食。從圖中可以看出,豆花魚的嘴巴很大,可以直接生吞壹條小魚。嘴巴也布滿了很多小尖牙,咬合力很強。市民塗先生說,當天他買魚時,攤販告訴他這是野生豆腐魚,非常鮮嫩肥美。當時稱了下魚,感覺很肥,鼓鼓的。沒想到回家還會有“買壹送四”這種好事。這是壹個小驚喜。
屠先生照例在魚頭下切了壹刀,然後輕輕的把魚內臟從嘴裏掏出來。沒想到,魚肚子裏藏著壹個玄機:肚子裏有小魚。幾條豆腐魚的肚子裏有三四條清晰可見的小魚,魚體完好。“魚中之魚”並不多見,更難得的是“魚中之魚”不止壹條,壹條條疊在肚子裏。豆花魚的嘴巴很大,看起來真的很嚇人。聯想到海洋世界大魚吃小魚的殘酷畫面。塗老師這次買的十條豆腐魚,有五條有“魚中之魚”,很神奇。不過塗老師說,雖然“買壹送四”很特別,但是小魚畢竟太小了,不知道死了多久了。他不打算吃這些小魚。
當心:喜歡吃魚的人要註意了。有這個就不要吃!
如果魚肚子裏有看起來像面條的東西,就不能吃。這些白條是魚的寄生蟲,壹般寄生在魚的腹部。
吃魚需要註意的問題:
吃魚膽——排毒不防中毒
魚膽是中藥,中醫常用魚膽治療目赤膽痛、喉痹、惡瘡等疾病;所以民間傳說吃魚膽可以清熱解毒,明目止咳,所以雖然魚膽很苦,但總有人躍躍欲試。專家指出,魚膽汁中含有水溶性“鯉魚醇硫酸鈉”等劇毒毒素,食用魚膽汁極其危險,極易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空腹吃魚:
在減肥(減肥食品)趨勢越來越強的今天,很多人喜歡只吃蔬菜不吃飯,空腹吃魚更是常見,但很可能導致痛風發作。如果空腹吃大量含嘌呤的魚,但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分解它,人體的酸堿平衡就會失衡,容易誘發痛風或加重痛風患者的病情。
活殺現吃——殘留毒素對身體有害
大多數人認為魚越新鮮越好,所以他們喜歡活著吃,認為只有這樣魚才好吃,有營養。但這其實是壹種誤解;如果是活吃,往往來不及徹底清除魚體內的有毒物質,魚身上的寄生蟲和細菌也沒有完全死亡。這些殘留的毒素很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吃生魚片——得“肝吸蟲病”
很多人喜歡生魚片的新鮮和美味,卻不知道生吃生魚片對肝臟的傷害非常大,容易感染肝吸蟲病,甚至誘發肝癌。目前,僅廣東省就有上百萬華支睪吸蟲病患者,其臨床癥狀為乏力、上腹部不適、消化不良、腹痛、腹瀉、肝區隱痛、肝腫大、頭暈等。,而嚴重感染者,後期可引起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