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紅二方面軍的南征——幾次戰役

紅二方面軍的南征——幾次戰役

紅軍兵團在天津和李打了幾個勝仗(“天津、李”指天津、李兩縣,人們歷來習慣統稱天津、李。)1930年9月,中央派鄧中夏到湘鄂西,在周逸群那裏接任紅二軍團前委書記兼政委,貫徹中央“左”傾冒險主義,決定紅二軍團離開洪湖根據地,從監利、石首渡江,進攻嶽州,切斷長沙到武漢的鐵路線,直奔長沙配合紅壹、紅三軍團進攻長沙。紅二軍團攻克監利時,紅壹軍團和紅三軍團已從長沙撤至醴陵,鄧中夏仍決定渡江南下。鑒於嶽陽防守位置比較強,很難成功。前委決定渡河後攻打南華安、澧縣,伺機奪取常德,直驅長沙。10 6月5438+08日,紅二方面軍分三路渡江,紅二方面軍從周家厝口、石首、新廠線渡江,經鮎魚圩、梅田湖,向南縣方向前進。劉宏軍第十六師從監利陽坡團、撫州渡河至石首調關,壹戰陣亡近五百人。劉宏軍十七師從陶佳城、監利紅水港渡河,經長崗寺、松木橋,與十六師會合,攻打華容。22日淩晨,公劉軍在華容縣遊擊隊和群眾的配合下,從北石山集、南麻栗寺向守勢的華容城發起進攻,占領縣城,在南門大坪召開軍民聯歡會,成立湘鄂西華容縣蘇維埃政府和紅衛兵第八旅,蔡玉坤任縣蘇維埃政府主席,朱祖光任第八旅隊長。同日,紅軍攻占南縣,成立南縣蘇維埃政府,譚匡、孟慶友任主任、副主任。縣內五個區成立蘇維埃政府。其間,在華容、南縣等地,紅軍殲滅了敵新建的第十壹師張,防守兩個縣團千余人,繳獲槍支400余支。南縣、華容解放後,鑒於南縣與常德之間河流縱橫,不便於大部隊移動,紅軍兵團決定先取公安,再攻天津、溧水,再取常德。10年10月30日,紅二軍團從黃山頭攻占公安縣城,交出敵新七旅耿的300多支槍。公劉軍隊通過石首曹髦街占領了大內和官當,消滅了壹部分保安隊。紅17師到公安門口時,擊潰敵李宗建兩個團,俘敵團長以下多人,繳獲槍支300余支。紅軍兵團在江南的突然出現,大大驚動了湖南軍閥何鍵。他將敵十六師調至湘西北,並指示十六師師長彭指揮李、、馬昆山等部分三路向紅軍進攻。為了避免敵人鋒芒畢露,不暴露自己的作戰意圖,紅軍只作了輕微的抵抗,然後佯裝從公安撤退到石首、松滋,給敵人以撤出湖南的假象。敵人撤退後,紅軍分兩路迅速向天津、澧縣推進:壹路由師長許光達、政委李建如率領的紅六軍團第十七師,經澧縣北部的燕京、張家場,直入天津、澧縣;壹路紅二軍第四師、紅六軍第十六師,分別由師長王炳南、政委率領,從天津東北經黃山頭、曹家場、角圻向天津、李挺進。此時,敵新任第三十四師師長派心腹戴率壹個裝備精良、有三千多枝槍的警衛團來津,並派陳雲昆到澧縣。165438+10月4日,紅二軍、紅六軍十七師全部進攻澧縣,紅六軍十六師進攻天津。澧縣城墻全部用石頭砌成,高6米,厚2米。城墻下有壹條寬二三十米的護城河,多年不會幹涸。守軍壹千多人,城池封閉。紅軍很難攻占,於是紅17師與紅16師協同,猛攻大雁蕩、王家場。然後主力折返猛攻白洋澱禦敵,從小渡口占領天津。同日,紅二軍、紅十七師全部包圍澧縣。敵人用輕重機槍封鎖了6個城門,派兵守衛了1000多座城墻,並在城墻上堆了石頭和磚塊。從晚上到天亮,幾公裏的城墻上都鋪著煤油浸泡過的棉絮,亮著燈,徹夜巡邏。此時,他壹面命令李守城待援,壹面令安鄉撤退的新十壹師和李駐守臨澧的第壹獨立旅的殘部火速增援。田命星夜往李處解圍。紅軍圍攻黎城數日,多次集中兵力於東、北門,並在東門挖洞炸城,均告失敗。165438+10月9日,安鄉守敵進攻。在11,李部已駐紮在澧水南線的臨李家山。各部敵軍逼近,紅軍腹背受敵。紅軍領導人之間有意見分歧。賀龍、段德昌、許光達等人認為這壹行動不能與鞏固政權掛鉤,前後蘇區完全孤立。他們主張撤回公安,回到洪湖蘇區。但是,鄧仲夏只同意暫時放棄李晶,向河口方向轉移。13,紅軍攻占河口、新安,占領石門縣城。壹邊休息,壹邊發動石門北鄉群眾,幫助石門縣蘇區發展根據地,壯大縣遊擊隊,動員青年工農加入紅軍。後期鄧中夏率紅十七師留守石門,賀龍率紅軍主力抗擊嘉善之敵新十壹師。戰鬥很激烈。敵人站在山上抵抗,紅軍繞道粉碎。165438+10月23日,紅軍派出壹個追敵旅至臨澧佘石橋,擊潰敵軍,相繼占領臨澧縣城。在臨澧縣,紅軍從國民黨報紙上得知,紅壹、紅三軍團早已離開長沙,活躍在贛北,沒有再攻長沙的跡象。而且蔣、馮、閻混戰後,大批敵軍南調,有圍攻革命根據地之勢。還從繳獲的敵軍文件中得知,天津之敵有攻打石門的企圖。於是,賀龍命令紅軍部隊撤出臨澧縣,26日撤出河口、新安,與紅十七師會合。在河口鎮,前委召開會議,重新研究部隊的作戰方針。會上,賀龍、段德昌、許光達等人主張從洪湖撤軍,迎接敵人的圍剿;鄧中夏主張再次進攻天津、澧縣,以實現奪取常德、進攻長沙的既定方針。65438+2月1,紅軍兵團再次圍攻澧縣。二軍四師包圍澧縣西門、南門,六軍十六師包圍澧城東門、北門。正在守黎城的陳雲昆部和縣府門隊長楊復初的地方武裝,脅迫部分老百姓參加守城,約1500人。為了抵禦紅軍再次攻城,在東門外的壹條街上放火,使之成為觀察紅軍行動的空地,並挖通了東門外鳳凰堰至李和河的壕溝,在東門處架設吊橋。面對敵人的反堵形勢,紅軍準備了木梯、繩索和爆破工具,用壹個疊著棉包的“地滾”作掩護,進入城內,架起梯子爬上城墻。每天晚上組織部隊發動總攻是沒有用的。這時,敵十九師李玨部、湘西陳渠珍部兩個或兩個以上師前來增援,占領石門,與羅曉部在津展開反擊。從臨澧到澧縣的另壹條前進道路。紅軍集中主力在西線攻打李,僅留紅軍十七師、五十團駐守天津。敵人得知天津紅軍兵力空虛,遂分三路進攻天津:壹路從黃山頭到天津,壹路從窯坡渡奪取皇姑山,壹路從石空港、仁和堡到天津,包圍了紅十七師、五十團。經過頑強抵抗,50團被迫退守漣水河,在水背與敵激戰,退守石空港。河上浮橋被敵人拆毀,全團官兵浴血奮戰。除了沖出包圍圈的200多人外,其余全部壯烈犧牲。公劉陸軍參謀長劉仁·紮伊和第50團團長在英勇殺敵中壯烈犧牲。65438年2月8日晚,已圍困澧縣七晝夜的紅二軍團主力,得知何建派李玨第1師從澧城西河口渡河增援,川軍殘余、馬昆山在澧城東北集結,撲向澧城,敵軍約20個團包圍紅軍。形勢非常不利。9日淩晨,紅二軍團總部下令自願撤出澧縣,經孟茜,撤至松滋縣的楊林、何潔休整。為了打通與洪湖大後方的交通,紅二方面軍於10重新占領公安縣城,紅十二團掩護傷員和物資返回石首大後方。至此,南征計劃失敗。紅軍兩次進攻金、李,雖然消滅了大量敵軍(約6000人),並先後攻占華容、南縣、公安、津市、石門、臨澧等縣,擴大了江南蘇區。但由於黨中央的“左”傾冒險主義,奪取的土地得而復失。漣水河十次回港,紅軍損失慘重,特別是楊林城壹戰,死傷二千多人,教訓深刻,說明“左”傾政策對革命事業危害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