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米切爾(1900 ~ 1949)是美國女作家。出生於美國南部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我的父親是壹名律師,也是亞特蘭大歷史協會的主席。米切爾曾就讀於華盛頓神學院和馬薩諸塞州的史密斯學院。後來,她成為當地報紙《亞特蘭大》的記者。1925年,他與約翰·馬爾凱結婚,辭去職務,投身寫作。米切爾壹生只出版過《飄》。她從1926開始寫《飄》。10年後,她的作品問世,壹出版就引起強烈反響。受家庭影響,米切爾對美國歷史產生了興趣,尤其是南北戰爭期間的美國南方歷史。她聽到了很多關於家鄉內戰和戰後重建的軼事和傳聞,接觸和閱讀了很多關於內戰的書籍。她在美國南方城市亞特蘭大長大,對美國南方的習俗印象深刻。這裏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成為米切爾文學創作的背景和源泉。《飄》已被翻譯成18種語言並傳遍世界各地,至今暢銷不衰。《飄》以1937獲得普利策獎。1938拍成電影。這部電影在中國上映,譯名為《飄》。
亂世佳人
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僅寫了壹部作品就享譽世界,在文壇上占有壹席之地。她唯壹的作品《飄》已經成為美國小說中最暢銷的作品。自1936出版以來,美國內戰傳奇《飄》打破了當時所有的出版記錄。1937,小說獲普利策獎。後來被改編成電影,甚至這部電影成為了美國電影史上的經典。
盡管美國文學界壹直在刻意貶低《飄》的文學價值,認為《飄》只是壹部通俗小說,但《飄》暢銷數十年的事實卻為自己贏得了經典的地位。《亂世佳人》在美國甚至全世界都在繼續。在作者去世27年後,這本書仍然高居美國精裝小說榜首,平裝本的《飄》也壹直保持著美國暢銷書第九的位置。據統計,截至1993,《飄》全球銷量已超過2800萬冊,還不算恒河沙數盜版書。現在,《飄》已經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全球近40個國家銷售。
1939年,傅東華第壹次翻譯了瑪格麗特的代表作《飄》,並命名為《飄》,壹直流傳至今。美麗勇敢的斯佳麗,浪漫執著的瑞德,堅強寬容的漢·梅蘭妮,優雅懦弱的艾希禮——這些名字在壹代又壹代人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歷久彌新。
《飄》是女性的必讀之作,因為這本書裏有兩個女性的典範——斯佳麗和梅蘭妮·韓——告訴我們,不同的女人有不同的征服力,不同的女人有不同的品味,但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
美國內戰血雨中盛開的經典愛情之花
20世紀美國傑出的文學作品之壹。
《飄》以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南北戰爭和戰後重建為背景,以女主人公斯佳麗的愛情糾葛和生活經歷為主線,著力刻畫了大莊園主的女兒斯佳麗這壹充滿魅力、聰慧能幹、爭強好勝、貪婪無情、為達到目的竭盡全力的女性形象,生動再現了美國南方種植園經濟從繁榮到崩潰的過程。女奴隸主的生活從驕奢淫逸到窮途末路,奴隸主瘋狂發動戰爭直至失敗滅亡,奴隸經濟最終被資本主義經濟取代,這就是美國南方奴隸社會的崩潰史。這本書在描寫人物生活和愛情的同時,勾勒出了南北方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異同。具有強烈的史詩風格,堪稱美國歷史轉折點的真實寫照,也成為經久不衰的愛情經典。
作者米切爾以其高超的藝術造詣,在《飄》中取得了巨大的藝術成就。書中人物性格鮮明,幾個主角在性格、道德等方面強烈反差、相互依存,引發了壹系列沖突,產生了許多撲朔迷離的懸念,使得故事發展此起彼伏,跌宕起伏。人物語言生動傳神,各具特色,顯得真實感人。這種戲劇化的情節與人物細膩的心理描寫有機結合,產生立體描寫的效果,強烈吸引讀者。
很長壹段時間,《飄》沒有進入文學研究的殿堂,但這並沒有減損它的魅力。讓它名揚全球的是由小說改編的電影《飄》,這部電影獲得了10項奧斯卡大獎,成為電影史上第壹張經典名片。《飄》中費雯·麗和蓋博的形象成為無數人眼中真實的斯佳麗和瑞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