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紅腹鯧魚的壹些問題?!!嘿,這是什麽?!

紅腹鯧魚的壹些問題?!!嘿,這是什麽?!

淡水鯧魚是1980年代引入中國大陸的淡水養殖魚類。因其肉質好、生長快、易管理、市場銷量大,深受養殖戶喜愛。但由於淡水鯧魚為暖水性魚類,其生長溫度為15-30℃。水溫低於12℃或高於36℃時,會凍死或燙傷。因此,淡水鯧魚苗越冬應掌握以下技術要點。第壹,場地的選擇。選擇淡水鯧魚越冬的池塘,必須能保持水深1.5m以上,最低水溫(1.2℃)1.02℃以上,面積1.000-2000 m2,水源方便,日照充足,是躲避北風的最佳場所。二、防寒棚的搭設。在普通池塘(沒有溫泉水的池塘),淡水鯧魚越冬需要搭建防寒棚。現在農民大多用小鍍鋅管和角鐵焊接成半月形,固定在池塘堤岸上;然後,用尼龍膜蓋住架子。架設位置壹般在池塘南北方向靠北,棚面積約占整個池塘的1/2或2/3。也可以用稻草或雜草做成100×130 cm的草席,然後覆蓋在池塘北側的魚塘水面上。草的前端離水面70厘米,後端靠近水面。在避寒棚下面放壹些稻草。這樣,寒潮來襲時,魚苗可以聚集在雜亂的草叢中取暖。有的養殖戶用水葫蘆1/2或1/3養在池塘裏,用竹竿隔離,不讓它在整個池塘裏亂生長。上述措施之壹,主要是防止雨雪天冰雹或雪花直接落入魚塘,擾亂魚群,使其受傷。當然,不需要在有溫泉水的池塘裏搭建冷棚,淡水鯧魚可以安全越冬。第三,日常飼養管理。淡水鯧魚越冬期(10月下旬至次年2月下旬),飼養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響春片的成活率和整體經濟效益。所以管理要註意:1,飼料餵養。水溫在20℃以上時,飼料的日投餵量應為魚體重的4%-5%,分上午和下午投餵;壹般用花生麩或含粗蛋白30%以上的飼料浸泡後使用。水溫約15-20℃時,日投餌量占魚體重的2%-3%,下午即可投餌。水溫低於15℃時,不需要進料。飼料應在防寒棚內固定位置投餵,定時、定點、保質、保量。2.水質管理。由於冬季氣溫低,池塘新陳代謝慢,池塘的水容易變清,透明度往往大於30厘米。此時應適當向池塘中投放壹些發酵的雞糞或豬糞,使其水質“綠、嫩、爽”;透明度在20厘米左右。3.疾病控制。淡水鯧魚越冬期間的主要危害是水黴菌和瓜類病害,以及(1)水黴菌。該病是由魚類的機械操作損傷或凍傷引起的,水黴菌孢子侵入傷口,從魚皮中吸取營養,迅速萌發生長。菌絲體的壹端像樹根壹樣吸附在魚的皮膚組織中,其余大部分暴露在體表之外。水黴的絲以白色棉絮的形式在水中飛舞,肉眼可見。魚被水黴菌寄生後,會表現出煩躁不安。由於菌絲吸收了魚皮膚內的組織營養,細菌感染傷口,皮膚組織壞死,病魚因消瘦而逐漸死亡。防治方法:①魚苗投放前,用生石灰徹底清理池塘,可減少此病的發生。(2)拖網作業應小心,以免傷害魚類。冬天雨雪天氣,有的魚凍傷,不要去池塘釣魚,驚擾了魚。③可全池噴灑0.1ppm的高錳酸鉀溶液,隔天壹次,連續兩次。(2)木瓜病,又稱白斑病。病魚體表有許多白斑,可使魚分泌大量粘液,在寄生部位形成包囊。如果病原體寄生在角膜上,可導致魚類失明;病魚表現出不耐煩,成群結隊地在池邊遊來遊去,並不斷地摩擦其他物體或躍出水面。魚變得消瘦發黑,腮充血,呼吸困難,很快大量死亡。葫蘆科病原菌為葫蘆科,適宜在水溫15-25℃生長發育。防治方法:①池塘要用生石灰徹底消毒,水泥池塘、玻璃容器、塑料容器也要用高錳酸鉀或漂白粉消毒。②可以用幹辣椒、幹姜片處理。每畝水1米深,可用幹姜片100克,加清水500-1000克,煮沸10分鐘,然後停火20-30分鐘;然後,煮10分鐘,然後停火半小時;加入幹辣椒250克,清水2000克,然後煮10分鐘;最後將帶汁的殘渣和10斤水均勻撒在全池,每天壹次,連續兩天。4.其他事項。淡水鯧魚越冬期間,盡量不要入池擔心魚,以免碰撞;禁止使用敵百蟲等藥物;否則全池死光,損失不可挽回。第四,春季管理。當水溫穩定在20℃以上時,淡水鯧魚的食欲開始增加;這個時候要餵精飼料,適當的青飼料。濃縮飼料壹般以花生麩或大豆粉或含粗蛋白30%以上的配合飼料為主,日投餵量約占魚重的4%;青飼料投餵草或油脈菜,日投餵量占魚體重的20%左右;平時早上餵青飼料,下午精料。此外,向池塘註入適量淡水,保持池水“綠、嫩、涼”,有利於鯧魚苗的生長發育和春片的銷售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