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豆腐盒從何而來?

豆腐盒從何而來?

妳吃過豆腐盒嗎?它用豆腐做盒子裝食材,各種食材包括葷菜素菜都放在裏面,就像壹個百寶箱。妳對這道菜的好奇心提升了嗎?如果家裏有壹些零零碎碎的食材,比較雜,比較少,那就買幾塊豆腐,做壹個好吃的豆腐盒。

豆腐盒在哪裏?豆腐箱又名山東豆腐箱、齊豆腐箱,是山東省淄博市漢族傳統名菜,屬於魯菜。

豆腐盒的營養價值豆腐盒的主要原料是豆腐。我們知道它是由大豆制成的。它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是人們補充蛋白質和鈣的最佳來源之壹,而且幾乎不含脂肪,不用擔心會發胖。豆腐盒的輔料可以隨意搭配。胡蘿蔔、雞肉、瘦豬肉、青椒、黑木耳、火腿、香菇、蝦米、香菇都可以用來做豆腐盒。所以別看豆腐盒的名字像素菜,但它是壹個盒子,顧名思義,裏面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食材,所以如果妳不知道怎麽搭配,不妨來個大雜燴,全部放在豆腐盒裏,既好吃又營養。

豆腐盒子的故事要追溯到清朝鹹豐年間。在博山街的南端,有壹個姓鄧柯的人,本名張九,在北京壹家名為“振泰綢緞莊”的大店裏做師傅。此人聰明能幹,技藝精湛,被譽為京都“博山第壹廚”。

大約在光緒年間,五十多歲的張回到家鄉養病。不到壹年,他就康復了。博山的壹些商人知道張是壹位烹飪大師,就和他壹起在當時窯業非常發達的山上開了壹家餐館,取名“清和居”。

壹天,張在北京,店主去周村處理貨物,順便去博山看他。客人到達清河時已經是傍晚,餐廳準備的菜都賣光了,沒有像樣的菜招待客人。張靈機壹動,以博山優質豆腐為主要原料,做了壹道箱式素菜。主料是炸豆腐、幹米飯、木耳和砂仁粉。整體外觀呈盒狀,被煎成金黃色。加厚後,感覺更像壹個金盒子。席間,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客人們吃到這道美味的素菜時,贊不絕口。

當客人問起張的名菜時,他不得不實話實說。客人看到菜的形狀,嘗了嘗味道,脫口而出:“真像金盒,就叫金盒吧。”在場的客人中,有壹位很有風度,接過話頭說:“按照吃法,像開箱子取寶那樣叫金箱子更合理。”

於是,“金匣子”這道菜逐漸出現在山上壹些窯主的酒席上。這道菜出現的時候是“大盒子”,吃起來很不方便。張把它變成幾個“小盒子”做成壹個“大盒子”。

豆腐盒材料的做法:

豆腐、瘦肉、幹紫菜、香菇、胡蘿蔔、青椒、蔥、姜、蒜、蠔油、料酒、白胡椒、糖、鹽。

練習:

1,將豆腐切成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塊;

2.將切好的豆腐放入六七成熱的油中炸熟;

3、將炸好的豆腐冷卻,表面開壹小口,挖出裏面的豆腐心;

4.將豬肉、幹紫菜、香菇、胡蘿蔔、青椒切丁,蔥、姜、蒜切末,幹紫菜與蔥、姜、蒜炒熟,肉丁炒熟,加入料酒、蠔油、糖、白胡椒粉、鹽,與其他蔬菜炒熟;

5.將炒好的餡料放入豆腐盒中,擺盤入蒸籠蒸5至7分鐘;

6.將胡蘿蔔切成眼片,蔥花、蒜片煸炒,加入蠔油、醬油、糖和適量水燒開醬汁,澆在豆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