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有什麽癥狀?
甲型流感主要感染患者,主要在人群中傳播。感染主要通過飛沫或氣溶膠經呼吸道傳播,或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傳播。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或被汙染的物品也可能導致傳播。
甲型流感的早期癥狀與普通流感相似,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頭痛、身體疼痛、發冷和疲勞。有些患者還會出現腹瀉或嘔吐、肌肉疼痛或疲勞、紅眼等癥狀。部分患者病情可進展迅速,發作兇猛,突發高熱,體溫超過39℃,繼而出現重癥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胸腔積液、全血細胞減少、腎功能衰竭、敗血癥、休克和雷氏綜合征、呼吸衰竭和多器官損傷,甚至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礎疾病也可加重。
在發現的感染病例中,13歲以下兒童占比高,病情重,屬於易感人群。最容易感染流感的四類人群是老年人、肝、腎、心臟等慢性病患者以及經常接觸流感的醫務人員和兒童。甲型流感(H1N1)死亡率為6.77%,高於普通流感。其死亡率高主要有兩個原因:壹是病毒兇猛;第二,人們壹開始沒有重視這種新疾病,以為是普通感冒。很多人隨便吃了點藥,錯過了發病初期72小時的最佳治療期。
甲型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區別
近日,由於早晚溫差較大,因發燒、流鼻涕、咳嗽等癥狀到醫院就醫的患者突然增多。很多人都知道流感嚴重的時候會死人,但是很難分辨是患了流感還是普通感冒。那麽,應該如何區分流感和普通感冒呢?
第壹個區別是普通感冒不會流行。普通感冒又稱“感冒”,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常見呼吸道疾病,其中相當壹部分是由某種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的。
普通感冒可以發生在壹年的任何季節,尤其是冬天和春天。大多數普通感冒是偶發性的,不會引起流行病。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傳染性強,短時間內可在大範圍人群中傳播。流感在冬天和春天很常見。流感病毒包括三種類型,即A型、B型和C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較為常見。
第二個不同是癥狀的不同。普通感冒更嚴重。早期癥狀有咽幹癢或燒灼感、打噴嚏、鼻塞、流鼻涕,開始為清水樣鼻涕,2 ~ 3天後變稠。可能伴有咽痛;壹般沒有發熱和全身癥狀,或者只有低熱和頭痛。如果沒有並發細菌感染,病程壹般5 ~ 7天即可痊愈。流感的潛伏期通常是1 ~ 3天,發病很急。剛開始發燒,體溫可高達39℃ ~ 40℃。妳發冷、全身不適、頭暈、頭痛、四肢酸痛、打噴嚏和流鼻涕。高熱3 ~ 5天後,全身癥狀緩解,咳嗽等呼吸道癥狀逐漸加重。
根據臨床表現和病情嚴重程度,流感可分為四種類型:單純型、肺炎型、中毒型和胃腸型。病情較輕者2 ~ 3天可恢復,病情較重者1 ~ 2周,部分病程較長者1個月。流感常見的並發癥包括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和神經系統並發癥。
第三個區別是處理方式不同。對於大多數被病毒感染的普通感冒患者,目前還沒有直接殺死病毒的有效抗病毒藥物。有效的方法是依靠人體免疫系統對病毒產生特異性免疫,所以感冒要以支持為主,特別註意休息,多喝水,清淡飲食。感冒可以繼發於細菌感染,此時可以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同壹類型的流感病毒可以在自然界發生變異,形成新的病毒亞型。人們沒有被自然感染或接種過有效的流感疫苗,但他們普遍對這些變異的流感病毒亞型缺乏抵抗力,容易被感染,這也是為什麽每隔幾年就會出現流感大流行的原因。
兒童甲型流感嚴重嗎?
兒童醫院專家介紹,兒童是流感的高危人群,要註意預防。如果家裏的孩子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癥狀,就要在家臥床休息。如果忽視孩子,它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可怕的。
兒童豬流感的危害在於可能導致重癥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呼吸衰竭等嚴重並發癥,導致死亡。
甲型流感流行期間,不排除學校幼兒園、集體單位、人員密集場所出現流感引起集中發熱的可能,也會出現流感引起的重癥病例或死亡病例。
早期癥狀與普通流感相似,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身體疼痛、頭痛、寒戰和疲勞,有些還可能出現腹瀉或嘔吐、肌肉疼痛或疲勞以及紅眼。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進展,出現猛烈發作、突發高熱、體溫超過39℃,甚至出現重癥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胸腔積液、全血細胞減少、腎功能衰竭、敗血癥、休克和雷氏綜合征、呼吸衰竭和多器官損傷,導致死亡。
甲型流感是如何感染的?
首先當然是通過傳染源傳播。甲型流感的主要傳染源是人,即使沒有癥狀的感染者也會傳染,但沒有證據表明動物傳染人。因此,在流感暴發的季節,盡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應盡量避免與流感患者接觸。
甲型流感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口腔、眼睛、鼻腔黏膜直接或間接傳播。同時,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或者其他接觸物品都會引起感染,所以如果周圍有流感患者,最好進行隔離。如果無法避免接觸,接觸患者時必須采取預防措施並帶上口罩或其他防護設備。
最後是壹些制度薄弱的人。例如孕婦、兒童、老人、殘疾人等。身體素質相對較差,是甲型流感(H1N1)的高危人群,所以這類人群在流感爆發時更要註意預防。平時最好適量運動,增強體質,預防壹些流感。
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區別。
每年流感季節,壹旦寶寶出現發燒、打噴嚏或流鼻涕的癥狀,家長們都極度緊張,生怕寶寶中招。因為很多家長不知道寶寶是感冒還是流感,不知道怎麽辦,只能“擔驚受怕”。
壹、普通感冒vs流感:癥狀有明顯區別。
普通感冒和輕度流感在臨床癥狀上大多相似,如鼻塞、流鼻涕等,往往難以區分。但是,家長可以通過壹些線索找出端倪。
註意發燒
普通感冒通常不發熱或輕中度發熱,發熱僅1~2天,不會伴有寒戰;流感多為39~40℃的突發高熱,持續3~5天,可伴有寒戰。
註意全身癥狀
普通感冒很少有或沒有全身癥狀,如頭痛、喉嚨痛、肌肉疼痛、極度疲勞、食欲不振等。,但這些都是流感的典型癥狀。父母要註意寶寶在這些方面是否有不適。
註意發病時間
普通感冒病程不長,基本在1~3天左右,發病無季節性,春夏秋冬都有可能中招;流感病程相對較長,多持續5~10天,多在冬春季。如果寶寶在這個季節出現了疑似流感的癥狀,家長壹定要盡快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測和治療。
二、檢測鼻腔和咽喉分泌物即可確診,嚴重者可直接治療。
流感壹般是通過檢測鼻咽分泌物來診斷的,而不是血常規檢查。如果檢測結果呈陽性,可以診斷為流感。但這種檢測的靈敏度並不是100%,存在檢測結果假陰性的情況。這時候醫生會結合寶寶的表現和臨床經驗做出相應的治療措施,家長不需要過於擔心。
需要註意的是,如果寶寶是高危人群或者是重癥流感的重癥病例,壹定要盡快(發病48小時內)進行抗流感病毒治療,不需要等待病毒檢測結果。
符合以下條件的嬰兒屬於流感高危人群:
肥胖;
患有免疫缺陷;
長期阿司匹林治療;
5歲以下,特別是2歲以下;
患有慢性呼吸、心臟、腎臟、肝臟、內分泌、血液和神經系統疾病。
出現以下癥狀的嬰兒屬於流感重癥病例:
高燒3天以上,吃退燒藥無效;
劇烈咳嗽,咳出膿血痰;
嘴唇發紫、胸痛、呼吸頻率加快、呼吸困難等癥狀;
反應遲鈍,嗜睡;
坐立不安或抽搐;
嚴重嘔吐、腹瀉和脫水;
原有基礎疾病癥狀明顯加重。
每年流感季節,媽媽們都不要掉以輕心。除了提前打流感疫苗,還要盡量少帶寶寶去人多的地方,註意飲食衛生。預防是關鍵。如果寶寶出現流感樣癥狀,不要慌張,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