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月餅
制作月餅
1.大包酥酥皮制法:用料以5公斤計算,每公斤做12只月餅。先將皮料調成面團。制皮面團1.6公斤,油酥面團0.775公斤。將油酥包入皮料,用滾筒面杖壓成簿皮(0.67厘米)。卷成圓形條條,用刀切成10塊,再將小坯的兩端,沿切口處向裏邊折捏,用手掌撳扁成薄餅形,就可包餡。
要點:油酥包入皮內後,用面杖搟薄時不宜搟的太短、太窄,以免皮酥不均勻,影響質量。
2.小包酥酥皮制法:面團和油酥面團制法同大包酥酥皮制法。將皮料與油酥料各分成10小塊,將油酥逐壹包入皮中,用面杖壓扁後卷折成團,再用手掌撳扁成薄餅形即可包餡。
3.制餡:根據配方拌勻,揉透滋潤即可。下列餡需預制成半成品:
月餅制作
月餅制作(6張)
(1)松子棗泥:先將黑棗去核、洗凈、蒸爛絞成碎泥。糖放入鍋內加水,加熱溶化成糖漿,濃度以用竹筷能挑出絲為適度,然後將棗泥、油、松子加入,拌勻,燒到不粘手即可。
(2)清水洗沙:赤豆9公斤,砂糖15公斤,飴糖1.5公斤,生油2.5公斤,水3公斤,制法與豆沙餡同。
(3)豬油夾沙:所用的豆沙與清水豆沙制法相同。具體制法:將豆沙與糖、豬油丁、玫瑰花、桂花拌勻即可。
4.包餡:先取豆沙餡撳薄置於酥皮上,再取豬油丁、桂花等混合料同時包入酥皮內。
月餅
月餅
5.成型:包好餡後,在酥皮封口處貼上方型墊紙,壓成1.67厘米厚的扁形月餅坯,每只90克,再在月餅生坯上蓋以各種名稱的印章。
6.烘烤:月餅生坯推入爐內,爐溫保持在240℃左右,待月餅上的花紋定型後適當降溫,上下火要求壹致,烤6~7分鐘熟透即可出爐,待涼透後下盤。
質量要求
1.色澤:表面金黃油潤,圓邊淺黃,底部沒有焦斑。
2.形狀:平整飽滿,呈扁鼓形,沒有裂口和漏底現象。
3.酥皮:外表完整,酥皮清晰不亂,沒有僵皮和硬皮。
4.內質:皮餡厚薄均勻,無脫殼和空心現象,果料切塊粗細適當。
5.滋味:餅皮松酥,有各種餡料的特有風味和正常的香味,無哈喇味和果皮的苦味或澀味。
月餅分類編輯
月餅的品種異彩紛呈,根據中國本土月餅和中西方飲食文化結合產生的新式月餅,將月餅分為兩大類:傳統月餅和非傳統月餅。
傳統月餅
廣州月(廣式:蓮蓉 蛋黃五仁 糖漿皮 )
廣州月(廣式:蓮蓉 蛋黃五仁 糖漿皮 )(3張)
傳統月餅就是,中國本土傳統意義下的月餅,按產地、銷量和特色來分主要有四大派別:廣式月餅、京式月餅、蘇式月餅和潮式月餅。另曾有記者將潮式月餅和港式月餅歸並入廣式月餅,進而得出月餅四派的另壹種說法:即廣式、蘇式、京式和滇式。這種簡單的以地域來歸並,進而分出東西南北的分類法是不科學的,港式月餅和廣式月餅相近尚可說得過去,但潮式月餅無論材料、做法、樣式和口感都是與廣式月餅有著極大的不同的。
當前月餅忽略核心特點而按產地分的有:京式月餅、晉式月餅、廣式月餅、滇式月餅、潮式月餅、蘇式月餅、臺式月餅、港式月餅、徽式月餅、衢式月餅、秦式月餅甚至日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鹹味、鹹甜味、麻辣味;從餡心講,有桂花月餅、梅幹月餅、五仁、豆沙、玫瑰、蓮蓉、冰糖、白果、肉松、黑芝麻、火腿月餅、蛋黃月餅等;按餅皮分,則有漿皮、混糖皮、酥皮、奶油皮等;從造型上又有光面與花邊之分。
廣式月餅:皮薄、松軟、香甜、餡足。
晉式月餅:甜香,醇和。形式古樸,口味醇厚、酥綿爽口,甜而不膩。
潮式月餅:皮酥餡細,油不肥舌,甜不膩口,口感柔軟。
蘇式月餅:松脆、香酥、層酥相疊,重油而不膩,甜鹹適口。
滇式月餅:皮酥餡美,甜鹹適中,色澤澄黃,油而不膩。
京式月餅:外形精美,皮薄酥軟,層次分明,風味誘人。
潮州月 潮式:豆沙芋泥 水晶 脆皮糖漿皮
潮州月 潮式:豆沙芋泥 水晶 脆皮糖漿皮(5張)
徽式月餅:小巧玲瓏,潔白如玉,皮酥餡飽。
衢式月餅:酥香可口,芝麻當家。
秦式月餅:冰糖、板油出頭、皮酥餡甘,甜而不膩。
豐鎮月餅:味道香甜,入口醇香濃厚,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