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嚴格實行務實、節儉、高效、透明的公務接待,除了政府承擔主體責任,發揮主導作用,帶頭“自我革命”,倡導艱苦樸素的作風,嚴格要求公職人員遵紀守法,認真執行公務接待制度外,還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營造節儉的良好氛圍。這就需要新聞媒體、社會組織和每壹個公民積極響應,通過各種渠道加大對厲行節約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宣傳力度,牢固樹立大家“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的生活理念,大力培養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自覺培養勤儉節約、愛惜公物、反對鋪張浪費的良好習慣,從思想源頭上杜絕奢靡庸俗的消費觀念,促進公務接待健康發展。
二是樹立公職人員的公仆意識和成本意識。
在發達國家和地區,經濟早已被視為文明的表現。這就需要公職人員和接待人員進壹步轉變觀念,牢固樹立公仆意識和成本意識,正確處理熱情接待與節儉的關系,通過文明理性的公務接待引領健康的社會風氣,讓節儉成為壹種生產生活方式。廣東百順鎮政府打破常規,降低成本,在公務接待中用自制米酒代替昂貴飲料。不僅沒有降低接待規格,而且米酒因為有益健康,更受客人的喜愛和好評。這些做法值得我們認真借鑒。
三是提倡營養、健康、經濟的公務接待和用餐。
在嚴格執行中央和地方厲行節約有關規定的同時,改革創新公務接待方式,讓健康廉潔的公務接待蔚然成風。這就要求接待主體要在公務接待有關規定允許的範圍內,按照營養、健康、衛生、適口的原則,不斷改進供餐品種和方式,讓公務接待用餐者吃得營養、健康、有味道。
四是發展文化和本土化接待。
在倡導節儉文明公務接待的要求下,堅持突出民族性、地方性、特色性,大力挖掘地方文化,立足地方特色,既在公務接待範圍內以最經濟有效的接待方式打造地方美食,又突出民族和地域文化,打破千篇壹律、全國通用的“菜單”,讓賓客在不同的地域享受不同的風土人情,烙下不壹樣的深刻印象。
五要完善相關監督機制。
壹是建立接待雙向約束機制,嚴格控制接待範圍和項目,堅持接待分類管理,嚴格區分公務接待和業務接待,切實減少不必要的公務接待活動。
二是控制接待費用預算,分類別、分地區制定接待費用標準,加強接待費用報銷結算管控,把接待費用關進制度的籠子。
三是監督公務接待全過程,推進接待信息公開,嚴格執行接待工作問責,強化對接待活動的剛性約束,增強內外監督合力,形成不願、不敢、不能違規違紀的正確導向和積極預期。
四是深化公務接待管理體制改革、接待服務社會化、機關內部接待場所重組和機關接待資源集中統壹管理,從根本上鏟除滋生違規浪費公務接待現象的土壤。
五是與差旅、會議、培訓等政策法規相呼應。,且標準之間相互銜接協調;根據公務活動實際,規定了接待標準、範圍和項目,對規範接待活動提出了具體要求,具有可操作性,更易於制度落實。
以上討論僅供參考,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