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3月份的淡水魚行情很好,可受口罩事件影響,很多淡水魚“有價無市”。
然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地方的菜價卻迎來了壹波“暴漲”。發生了什麽事?
01,牛羊行情集體下跌。
最近不少養羊戶反映,當地牛羊行情下滑,尤其是羊的價格。
如唐縣育肥羊價格跌至13.7-14元/斤;內蒙古35斤公羊肉跌到700元,母羊肉只要630元;萊陽市杜漢串15元/斤;祁縣33斤公羔跌至690元/斤;朝陽40斤公羊肉680元/斤。
去年同期,羊的價格壹般在16-17元/斤,羊肉的價格在900-1000元左右,但沒想到,短短壹年時間,市場跌了這麽多。
牛的價格也差強人意。去年產地長期是18-19元/斤,現在很多地方降到了16-17元/斤。牛販子比較挑剔,感覺不好的只能賣15元/斤左右。
牛羊產區市場下滑主要是因為現在牛羊處於消費淡季,市場需求低迷,拿貨量不大,屠宰企業采購力度不高。
與此同時,相對較低的豬肉價格吸引了壹批買家。
目前羊肉批發均價每公斤70.03元,牛肉每公斤77.89元,可見市場普遍疲軟。
但實際上,市場上的牛羊肉價格偏高。目前牛肉普遍在45元,羊肉在42元,再次抑制了牛羊肉的行情。
對於牛羊養殖戶來說,現在行情下跌,壹只羊的利潤不足200元,部分養殖戶處於虧損狀態,壹頭牛的利潤也縮水了3000元左右,抑制了大家的購買需求。
同時飼料價格還在高中。由於玉米、豆粕等原料上漲,養殖成本高,市場橫盤下跌,使得大家的利潤縮水不少。
當然,牛羊的行情低迷其實和養殖規模的增加有關。因為這兩年行情好,很多人都加入進來,結果牛羊肉產量增加,導致其行情集體下滑。
02.許多地方的淡水魚很有價值,但沒有銷路。
3月份,淡水魚市場行情總體利好。畢竟每年之後淡水魚的存量少了,新魚苗剛出爐,市場流通緊張,所以魚的價格很堅挺,很多普通魚都在漲。
但從4月初開始,隨著我國南北地區口罩事件的頻發,餐飲需求受到重創。再加上水產品運輸困難,很難運到銷售地,導致產地積壓,使得很多地方的淡水魚交易冷清,魚市“有價無市”。
比如鱖魚,它的價格很高,主要是酒店消費拉動的。但由於餐飲冷清,桂魚營業額直線下降,價格持續走低。目前廣州標準魚降到34-35元/斤,江蘇降到35元/斤,湖北降到37元/斤。
同時,養殖戶也反饋,現在的鱖魚“有價無市”,買家少,收購量不大,給不出價格,養魚戶只能暫緩出售。
加州鱸魚也是如此,沒有受到清明假期的刺激,價格卻紛紛下跌。
比如湖北8.5的價格是14-14.5元/斤;華榮8兩個規格為14元/斤;吳江8兩個規格為14.2元/斤;湖州統壹貨12元/斤;鄭州9規格為14.5元/斤。
黃顙魚也是如此。目前,全國多地貨物運輸量迎來大幅下降。由於交通堵塞,魚價很難上漲。
比如佛山4兩頭12.5-12.8元/斤;宜昌6寸塘頭價格13-13.5元/斤;四川壹個4寸池塘價格12.5-13元/斤;湖州4兩端13元/斤。
對於養殖戶來說,前期黃顙魚死於疾病的比較多,但是現在池塘裏的存量少了,價格又那麽低,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賣,等待後續行情好轉。
03、蔬菜價格“飆升”
最近很多地方都反映菜價漲了。比如我家鄉的超市,白菜2.49元/斤,黃瓜3.29元/斤,韭菜2.89元/斤,土豆2.98元/斤,薄皮青椒6.58元/斤,番茄5.99元/斤,大蔥5.58元/斤。
總的來說,菜價都漲了,主要是因為堵車導致產地蔬菜供應不暢,物流成本增加,采購需求緊張,帶動菜價上漲。
在北京某超市,西紅柿7.5元/斤,線性茄子10元/斤,紅辣椒15元/斤,豆角17.98元/斤,白菜2.98元/斤。
很多人抱怨很難看到3元以下的蔬菜。
菜販子說,因為運輸成本高,蔬菜的批發市場價格更高,所以市場零售價只能“猛漲”。
當然,現在官方已經采取措施禁止商販在特殊時期漲價。相信隨著市場的調整,菜價會逐漸穩定下來。妳怎麽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