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育雛期的飼養管理
1.入雛前的準備工作對雞舍進行了徹底消毒。房子裏的所有設備都應該檢修。雞舍溫度應升至33℃,相對濕度不低於60%,雛雞方可進入。照明設置為23小時照明和1小時黑暗。把飲水機放在明亮的地方,方便小雞尋找。
2.選擇鬥爭力強、叫聲清脆、肚臍好、羽毛幹凈、整齊度好的健康活潑的雛雞。雞接入雞舍後應提供飲用水(不低於35℃),並盡快餵食,以保證每只雞都能正常飲水和進食,對不飲水的雞可給予人工幫助。小雞進屋後15天內禁止打掃地面。
二、育種期的育種管理
1.備貨場地建設
①圍網放養場地確定後,應選用尼龍網形成封閉圍欄,圍欄高度為1.5m,雞可在圍欄內自由采食。圍欄的面積取決於養雞的數量。壹般每只雞平均占地8平方米。
②雞舍應建在地勢高、幹燥、排水良好、距離公路500米以上的地方。也可以建在樹林裏或者林地邊緣,朝南。雞舍可以是6米寬的塑料棚,長度取決於雞的數量。棚頂和內層覆蓋壹層稻草保溫,上面覆蓋塑料薄膜,用繩子固定。塑料大棚縱軸兩側的下緣可卷起或放下,以調節室內溫度和通風。棚內地面可墊細沙,使室內幹燥,每平方米可養6-8只雞。同時要建造多層的產蛋巢和棲息地,產蛋巢的大小要適合容納2只雞。
2.飼養管理要點
生長期是指從雛雞體溫(31-240日齡)到母雞分娩、公雞上市的時期,是雞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應註意以下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①放養季節的選擇:盡量安排雛雞在白天溫度不低於10℃時開始放養。
(2)放養、教練、訓練為了使柴雞按時回棚,方便飼養。早晚脫溫柴雞出欄時,可定期進行敲鍋或吹口哨的輔導訓練。兩個人合作最好。壹個人在前面吹哨子開道,撒飼料,讓雞跟著搶。另壹人用竹竿在後面驅趕,直到全部進入餵食點。為了加強效果,在出發前幾天,每天中午在放養區搭起餵食槽和水槽,加入少量全價飼料和清水,吹響哨子,引入食物1次。同時,飼養員要及時趕走提前回屋的雞。晚上我們會用同樣的方法回屋訓練。經過幾天的反復訓練,雞就可以建立條件反射了。
(3)提供充足的飲用水。在雞活動範圍內放置壹些飲水器具,比如每50只雞1瓷盆水。同時,避免讓雞喝不幹凈的水。
④定時定量補充餵養補充餵養時間要固定,不能隨意改變。夏秋可以少補,春夏可以多補;30-60日齡時,每日應補充精料25克左右,每日補充1-2次。參考配方為:玉米61%,豆粕15%,花生餅6%,麩皮7%,細糠5%,魚粉3%,骨粉1.7%,植物油1%,鹽0.3%。8周齡以後,為了提高飼料的能量濃度和飼餵量,需要增加脂肪,但不能增加黃油、羊油等氣味強烈的脂肪。脂肪的添加量為3%-5%。精飼料的用量應在3-4月齡30g-35g,5-6月齡40g-45g,7-8月齡50g-55g,每日兩次,早晚各1次。
⑤發酵蟲是在放牧地,在滅菌消毒後的發酵豬糞、雞糞中加入20%的沃土和3%的麩皮制成,然後用塑料薄膜覆蓋發酵7天左右。將發酵好的物料鋪在磚地上,鋪上草,保持濕潤20天左右。每天撒壹部分發酵料給雞吃,可節省飼料30%。
⑥補光冬春季自然采光短,必須實施人工補光。以每平方米5瓦為宜,10從晚上到晚上,早上6點到天亮。不能長時間突然補光,每天光照會增加半小時,晚上逐漸過渡到10。如果每天自然光超過11小時,則不需要補光。晚上關燈後,要有壹些光線較弱的燈通宵照明,讓雞可以走動,喝水。夏天昆蟲多的時候,可以在棲息地掛壹些紫光燈或者白熾燈。
⑦應采取措施防止黃鼠狼、鷹等天敵抓雞。如果在果園裏養柴雞,噴灑農藥時壹定要用生物農藥。
(8)定期防疫驅蟲按雞病防疫規程,將1.5份30日齡新城疫I號凍幹疫苗滴鼻或滴眼藥水,皮下雙針接種水痘;40日齡禽流感,油苗莖背部皮下註射0.4ml;1頭50日齡喉氣管炎凍幹疫苗;60日齡凍幹新城疫I株疫苗肌肉註射1頭;90日齡喉氣管炎凍幹疫苗給1頭;110日齡水痘凍幹疫苗皮下雙針註射,雞新城疫油苗肌肉註射0.6毫升,雞新城疫IV系列飲用水4份;120日齡禽流感,肌肉註射油苗0.6 ml。定期使用藥物驅蟲。
⑨成長期的精心管理需要“五勤”。壹是經常觀察雞群。健康的雞總是爭先恐後地飛出去,而生病的雞則行動遲緩或不願離開家。二是清潔時要經常觀察。打掃雞舍和清理糞便時,觀察糞便是否正常。三是填充材料時要經常觀察。餵食時要經常觀察雞的精神狀態。健康的雞往往顯得不耐煩,而生病的雞不吃東西或反應慢。第四是呼吸時要經常觀察。晚上關燈後聽聽雞的呼吸是否正常。如果有“咯咯”的聲音,說明呼吸道有疾病。第五是吃飯的時候要經常觀察。從放養到開欄前,采食量逐漸增加到正常。如果發現病雞,要及時進行治療和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