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荊條葉有什麽作用?荊條葉的功效與作用

荊條葉有什麽作用?荊條葉的功效與作用

壹般我們用的壹些中藥可能是壹些中草藥,也就是中藥裏面植物藥的範疇,但是實際上還有動物藥和壹些礦物藥等等。植物藥壹般按藥用部位分類。比如荊條葉就是壹種植物藥,葉子入藥。那麽,壹般的荊條葉都有哪些功效呢?

中藥牡荊葉牡荊葉

別名葉靜。

英文名ViticisNegundoFolium。

荊條鮮葉。var。美人蕉。Etzucc。)手。-瑪茲。

植物形式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芳香。葉對生,在他們之間有3個葉輪;掌狀五片復葉;總葉柄密被黃色細毛。圓錐花序頂生或側生,密被粉狀細毛;苞片小,線形,有毛,著生於花梗基部;花萼鐘狀;花冠上端分兩片唇,上唇分兩片,下唇分三片;雄蕊4,2強,伸出花筒;子房球形,柱頭2裂。漿果是黑色的。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產地分布:生於山坡、路旁或有陽光的矮山灌木叢中。位置:中國東部省份。

采收加工夏秋兩季均可采收,去雜烘幹。

藥材的特點多為幹燥、縮成壹團。展開後有5、3片小葉,披針形。中間小葉長5 ~ 10厘米,寬2 ~ 4厘米。兩側小葉逐漸變小,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鋸齒狀,上表面綠色,下表面淺綠色,上下表面有少量毛,沿葉脈有短毛。搓後又香又苦。

味道平淡,微苦,辛辣。歸肺經。

功效與作用:解表、祛痰、止咳、平喘。屬於祛痰、鎮咳、平喘類藥物分類中的鎮咳、平喘類藥物。

臨床使用劑量為3-5克,煎服;或者搗汁喝。外用:適量,搗實;或水煎熏洗。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發熱惡寒、頭痛肢痛或咳喘。

藥理研究有鎮靜、祛痰、鎮咳、平喘作用,有增強腎上腺皮質的作用;降低血壓;調節血清蛋白;鎮靜和催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炭疽桿菌有明顯的體外抗菌作用,對大腸桿菌、乙型鏈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也有壹定的抗菌作用。還具有明顯的抗組胺作用。

化學成分含有揮發油,主要成分為β-丁香烯、柏木烯、β-月桂烯、乙酸龍腦酯、爐甘石、α-側柏等。

禁忌的使用不明確。

配伍處方①治療風寒感冒:取鮮黃荊葉24克,或鮮紫蘇葉12克,水煎。(福建中草藥)

②預防中暑:黃荊子幹嫩葉6 ~ 9g,代茶水煎。(福建中草藥)

③小便出血的治療:將荊條葉搗碎取汁,與酒同飲。(《甘晉方耀》)

④急性胃腸炎的治療:鮮黃荊莖葉30-60g。用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⑤不可恢復的痢疾:黃荊鮮莖葉15 ~ 24g。壹天兩次,飯前服用。(福建民間草藥)

⑥腳氣的治療:黃荊鮮葉、馬尾松鮮葉、油茶枯。煎湯熏洗患處。(福建中草藥)

⑦風疹的治療:牡荊葉9 ~ 15g,水煎;或者用葉煎劑熏洗。(福建中草藥)

⑧頭癬的治療:a .取新鮮黃荊葉500g,加入1000ml開水,浸泡15min,然後過濾,用濾液洗頭5-8min,每天1次。b .將250g鮮葉搗碎,擦於患處,每日兩次。洗幹凈擦幹凈後,用布把頭包起來。壹般經過4天的洗擦,頭皮瘙癢消失,膿皰、糠秕減少,2個月後頭發長出來。[浙江醫藥1962,3 (6): 260]

煎藥容器

(1)選擇煎藥的器具很重要。煎藥首選砂鍋、缸,其次是搪瓷器、不銹鋼鍋。最忌諱鐵鍋和銅鍋。砂鍋、砂鍋化學性質穩定,受熱均勻,傳熱慢,熬制時水分不易蒸發。

(2)需要註意的是,砂鍋如果突然加熱或冷卻會出現裂紋。所以剛用藥炒過的砂鍋,不要馬上用冷水清洗。清洗藥秤前,可以放在幹燥的木屑或架子上冷卻。砂鍋上的油漬不宜用洗潔精浸泡,以防汙水滲入毛孔。可以用剩下的茶渣擦拭,也可以浸泡在淘米水中烘烤,然後用刷子刷。

(3)不銹鋼鍋內傳熱太快,煎藥時要經常攪拌,否則藥材會粘在鍋壁上,壹不小心就容易糊鍋。鳳凰中醫提醒大家要特別註意,千萬不要用鐵鍋、銅鍋煎藥。因為鐵和銅是活性元素,容易與中藥中的各種化學成分發生反應,產生毒副作用。

(4)另外,不能用熱水煎藥,要用冷水。還要註意火候,壹般用猛火(急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燉。如果有特殊要求,就要遵醫囑受苦。

(5)從上面的文章我們知道,電磁爐不適合煮中藥。熬中藥最好用砂鍋和瓦罐,熬藥時不允許用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