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三大運營商關閉國際短信接收。由於境外詐騙短信高發,河南聯通、河南移動、河南電信聯合發布關於關閉國際及港澳臺短信接收業務的公告。多地三大運營商關停接收國際短信。
多地三大運營商關停接收國際短信1近日,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吐槽,頻頻被“國際電話”、“境外短信”騷擾。明明在國外沒有親人,電話和信息卻源源不斷。層出不窮的騷擾信息已經嚴重幹擾了我們自己的生活,令人煩不勝煩,也有網友因詐騙電話和短信而遭受財產損失。
好消息是運營商終於采取措施整治這種現象了。
近日,有河南聯通用戶爆料,收到河南聯通短信公告,顯示“境外詐騙短信引發的詐騙案件高發。根據河南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工作要求,自2022年5月7日起,默認關閉河南聯通用戶國際及港澳臺短信接收。”
河南聯通表示,如對國際及港澳臺短信接收有真實需求,可發送短信KTGJDX至10010申請免費開通,或通過自有營業廳和聯通App開通或關閉國際及港澳臺短信接收功能。
也就是說,海外短信功能已經默認關閉。河南聯通用戶如果要接收境外短信,必須申請開通該功能。不開通的,以後收不到境外短信。
可以說,國內大部分用戶並不經常接觸境外短信和電話,尤其是家裏的老人防範意識不高,所以關閉這個渠道也無妨。關閉通道,就等於切斷了詐騙短信的傳播渠道,相信境外詐騙會少很多。
以前人們想要屏蔽亂七八糟的海外電話或短信,需要依靠第三方app來實現。現在運營商在屏蔽用戶,力度自然遠勝於第三方app。
網友表示這麽好的功能應該是三大運營商默認開通的。
事實上,目前已有河南、浙江、江西、貴州、遼寧等地默認關閉了境外短信功能。
早在3月22日,據龔欣微博報道,江西電信、江西移動、江西聯通發布聯合公告。為嚴控境外詐騙短信,自3月28日起,江西省及港澳臺地區用戶國際短信接收業務調整為根據用戶申請開通。
用戶開通該功能有兩種方式,壹種是持傳統身份證到營業廳辦理,另壹種是發送“GJDXDG”到對應運營商的服務號。如果用戶以後想關閉該功能,只需發送“GJDXQX”到相應運營商的服務號即可。
前兩天,河南聯通、河南移動、河南電信聯合宣布關閉國際、港澳臺短信接收服務。
公告指出,由於境外詐騙短信案件高發,根據河南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工作要求,為保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2022年5月7日零時起,國際及港澳臺短信接收服務調整為根據用戶申請開通。屆時,國際、港澳臺短信接收功能將默認關閉。
對於河南省內有國際、港澳臺短信接收需求的用戶,可攜帶身份證到當地移動、聯通、電信公司辦理自有營業廳或發送短信確認免費開通。
全國多個省份已經關閉國際短信接收。
上遊新聞註意到,全國多個省市都實施了這壹操作。
3月22日,龔欣微博報道,江西電信、江西移動、江西聯通發布聯合公告。為嚴控境外詐騙短信,自3月28日起,江西省用戶國際及港澳臺短信接收業務調整為根據用戶申請開通。
此外,遼寧自2022年6月25日零時起關閉國際及港澳臺短信接收功能;貴州已於2021 11.27零點實施;浙江自8月1日00: 00開始實施,20265438。
據悉,上述省份只是試點,未來將關閉或向全國擴展國際及港澳臺短信接收功能。5月9日,上遊新聞記者致電工信部公共服務電話進行咨詢。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尚未登記上述相關信息和規劃安排通知書。
記者又致電重慶市通信管理局,詢問重慶對三大運營商是否有類似安排。壹位工作人員表示,通信管理局沒有相關工作安排,建議用戶直接撥打運營商電話進行查詢。
上遊新聞記者隨後撥打了重慶聯通、重慶電信、重慶移動的客服電話,三大運營商客服均表示沒有接到關閉國際短信業務的通知。當記者詢問用戶是否可以申請關閉國際短信接收服務時,重慶聯通的客服表示,會記錄問題,然後聯系相關工作人員。
重慶電信和重慶移動的客服均表示,國際短信接收和國內短信接收是壹體化服務,不可能單獨對用戶關閉國際短信接收服務。建議用戶安裝垃圾短信屏蔽軟件,過濾垃圾短信。
境外短信成為詐騙團夥的重要引流工具。
今年4月,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局長隋晶表示,2026年5438+0,依法處理詐騙代碼號4.5萬個、域名104萬個,攔截詐騙電話195萬個、詐騙短信2140萬條。
據某網絡安全平臺統計,在2021的高發詐騙案件中,境外電話和短信成為詐騙團夥的重要引流工具,數量遠高於國內傳統號碼。
境外詐騙短信截圖
2021,詐騙場景很多,殺豬,虛假兼職,身份冒名等等。現在的詐騙窩點有的自己設卡池,有的利用第三方國際短信渠道。
這些第三方國際短信管理後臺,它們的界面和功能都差不多,主要包括短信批量發送和模板設置功能。
借助收碼平臺和壹次性郵箱平臺,黑產員工可以批量註冊免費海外號碼和購買收費號碼,擁有海量的海外號碼資源。在雲控平臺的支持下,他們甚至可以批量撥打外撥電話。使用時,他們可以使用這些國際號碼向指定的收件人發送指定的短信。
黑產者為了提高短信到達率,不僅使用黑話和簡繁體攔截攻擊短信內容,還對接收短信的號碼地址進行過濾,主動屏蔽北京、雲南、內蒙古、重慶、新疆、江蘇、山東等騷擾短信治理較好的地方。
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局長隋靜表示,未來將建設國際出入境短信預警系統,實現國際來電和短信實時主動提醒,提高人們防範跨境詐騙的意識,同時推出防詐騙名片,實現主叫號碼的權威標註,有效識別號碼真偽。
根據河南聯通、河南移動、河南電信公告,2022年5月7日零時起,國際及港澳臺短信接收業務調整為根據用戶申請開通。屆時,國際、港澳臺短信接收功能將默認關閉。其實不只是河南這麽做。那麽,對用戶和三大運營商有什麽影響呢?
對用戶有好處,可以防止跨國短信騷擾。最近,江蘇的研究生小張接到壹個電話,說他需要取消他的“博士學位”。COM白條”在校期間註冊,否則他的信用信息會受到影響。因為“客服”準確報出了小張的個人信息,還出示了紅頭文件和“客服”照片,小張信以為真。
按照指示,小張在3個多小時內先後借款近74萬元,進入“中間賬戶”,但“客服”以下班為由掛斷了電話。直到女朋友打電話來,他才發現自己被騙了。網上有人分析,這種“客服”多在海外操作,所以需要屏蔽來自國外的電話和短信。
比如2021,1年2月,太原中院公開宣判壹起巨額詐騙案。該案顯示,2020年2月至9月,被告人梁等人在緬甸木姐設立詐騙窩點,吸引電信網絡詐騙等犯罪團夥入駐。
在此期間,該犯罪團夥搭建虛假貸款APP平臺服務器,通過群發帶有虛假鏈接的短信詐騙國內受害人1499人,造成損失5990余萬元。其中,跨國短信成為詐騙工具。
對三大運營商沒有傷害。根據國內三大運營商與國外運營商的互結算規則,中國用戶在本地發送國際短信采用的資費標準為1元,接收國際短信不收費。所以關閉接收國際短信對三大運營商沒有影響。
浙江、江西、貴州、遼寧默認關閉了境外短信功能。浙江自8月00: 00開始執行1: 00:貴州自2021 11.27開始執行;遼寧從2022年6月25日零時起執行。但有需求的用戶可以到營業廳或發送短信免費開通跨國短信接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