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淺談食療養生的重要性,為什麽?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淺談食療養生的重要性,為什麽?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補益氣血的根本是調養脾胃,調養脾胃的根本是飲食! 可是現在很多所謂的專家說的最多的不是如何養護脾胃如何好好吃飯,而是天天在講虛和補——補血、補氣、補腎、補心,總之只要說到養生就是壹個字“補”。補字經現在很多專家們的渲染和宣傳,令老百姓歪曲和誤解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其實“補”字,在中醫理論中的解釋並非是補藥也非是補品,而是壹種概念,就是固攝。就是將自身的精氣神與氣血能量固攝住,保持動力,保存自身現有的能量和實力,不無謂的失散。比如說妳是個先天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人,只要固攝方法得當,保存自身的現有的能量,幫助自己平衡陰陽,疏導血脈,就是補就是養,妳的身體不壹定就很不好。而壹個身體先天很好,很壯實的人,飲食無度、夜夜笙歌,淫欲無度,每天都吃補品補藥,就像服用興奮劑壹樣,給身體多壹些外力刺激而已。其實他自身的機體已經難以平衡陰陽,也無法固攝能量,在他消耗完自身先天的元氣與精氣後,他會大病不起,或是暴病而亡。大家看看以前的皇帝啊、達官貴人啊,哪個不是天天人參、鹿茸、阿膠當飯吃,結果怎麽樣呢?還不如壹個老百姓長壽呢!補養氣血、固攝能量與保持動力不是說靠吃補藥和補品能辦得到的。 那麽怎樣補養氣血固攝能量呢? 先來說說氣血從哪裏來吧!這個問題很多朋友也說不清楚,認為血從心臟裏來,這是片面的了解,心臟只是管理血脈的而非血的源頭。黃帝內經講的很清楚,胃經主血。就是說胃是氣血生化的源頭,是我們的後天之本。人活著所需要的壹切營養物質都要依靠胃腐熟,然後經過脾來將全部精華上輸給心肺等臟器。所以脾在《黃帝內經》中被稱為“諫議之官,知周出焉”。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脾需要了解四方的情況,知道各個臟腑對氣血的需要來保障供應。又被稱為倉廩之官,所以脾是五腑六臟的後勤部長,胃是氣血原料的制造者。脾胃合起來就是氣血的來源。 既然脾胃是氣血的來源,那麽就說明食物是氣血的原料而非是藥物和補品,因為胃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們能夠吃飯、活下去,而不是為了吃補藥吃補品才長出來的。血的真正來源是脾胃,明白了這壹點,您就應該明白吃飯的重要性。不要再去天天惦記著什麽補藥補品能養氣血了。養氣血就是要好好的吃飯,補血最有效的辦法是通過食物來補。 在中醫診斷中對胃氣的強弱非常重視,胃氣的強弱直接關乎到病情的輕重。《黃帝內經》在平人氣象論中寫道: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者曰逆,逆者死!就是說正常人的脈氣都來源於胃,所以說胃氣就是正常人的脈氣。人的脈象中如果沒有胃氣,那就叫做“逆”,逆就是會死亡! 所以胃氣虛弱就可以直接引發多種疾病,因為胃氣虛弱直接的結果就是氣血不足,而氣血不足才會百病纏身。 知道了這些您大概就明白了養護脾胃的重要性了吧!其實補氣血沒有什麽靈丹妙藥,也沒有什麽秘方絕技,就是普普通通的壹句話:好好吃飯! 提到好好吃飯,有人會說我每天吃的好東西很多啊,什麽雞鴨魚肉、海參燕窩,怎麽我還是很虛弱啊?蓮花可以毫不猶豫的告訴您,您吃進去的東西沒有補氣血,都制作了垃圾了,這些東西不是生了濕就是生了痰,再不就是生了寒、生了熱,總之沒有生了氣血!為什麽呢? 這就是好好吃飯究竟是該吃什麽?怎樣吃?吃多少的問題了! 這個問題我們的祖先早就明明白白的告訴了我們。黃帝內經中的原文:“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您明白了吧,就是說人生存是依靠飲食水谷為根本。水谷的精微都是由脾胃制作成氣血輸布到全身的,所以斷絕了水谷,人就要死亡。“水與谷米”這裏沒有說肉、蛋、奶、補藥……..就是說了糧食,五谷雜糧!糧食都是植物的種子,最精華的最有生機的部分,吃下去就會生成血。糧食,也就是我們每天的主食才是氣血的主要原料。 就像人的臉上鼻翼兩側各有壹個穴位叫迎香穴,就是說鼻子用來嗅,可以聞到味道,所以叫迎香穴,這個穴名就是它的功能和職責。在嘴角的兩邊各有壹個穴位叫做迎糧穴,看看這個穴位的名字您該明白了吧,為什麽這個穴位不叫迎魚、迎肉、迎菜、迎果?而是叫“迎糧”?就是說明了糧食的重要性,嘴是要用來吃糧食的!!糧食是人活下去的最主要的能源! 看看我們的祖先告訴我們的飲食法則: “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五畜為益,”就是最好的說明。五谷是養命之根本,被放在了首要的地位,其它的蔬、果、畜都是輔助和補充。 很多人之所以認為自己吃得很好,但是仍然有氣無力,而且越來越胖,就是因為現在的人,總是拒絕或減少吃主食,然後大量的吃肉、吃生冷的蔬菜水果,理由是吃了主食發胖,吃這些不胖!這真的是顛倒是非的說法。肥胖並非是因為吃多了主食造成的,而是體內脾、腎、肺臟的陰陽失調,多濕邪痰飲,無力完成水液的氣化和代謝,致使濕邪痰飲瀦留體內,這正是氣血不足的表現,而不吃主食只會更加重氣血不足,更加無力去推動運化,造成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