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炒飯 2 4 無 將米蒸熟後以熱油炒制,通常回添加蔬菜、海鮮、肉蛋或水果等輔料,根據輔料不同有多種不同的口味和名目,是很常見的食品。
1 湯圓 1 3 無 糯米粉加水揉勻,包不同口味的餡。可以煮或者煎炸食用,有甜餡和鹹餡之分。在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時候食用象征吉祥如意。
1 荷葉餅 1 3 無 分別用沸水和冷水將面粉揉成面團,烙制成手掌大小的面餅。特點是餅小筋道,色澤雪白,其薄如紙,壹餅兩片,耐嚼味香。
1 壽桃包 1 5 無 用發酵面團制成桃葉托桃形狀,並以食用色素裝飾,包有多種不同餡心,蒸熟而成,形狀支利,味道甜美,多用於喜慶壽宴。
1 春卷 3 8 無 用又薄又圓富有韌性的面皮包住餡料,卷成圓條形的坯,用中火炸成食品。餡料壹般為蔬菜和肉類,有甜、鹹兩種口味,色澤金黃,外皮脆香。
1 叉燒包 2 8 無 用帶甜味的發酵面包上叉燒肉蒸制而成。顏色治白,口感松軟,富有彈性,包子頂端,自然開裂散發香氣,味道濃厚。
1 臊子面 2 10 無 將肉或魚切成小丁或小片,加各種調味料煸炒成熟後,對入鮮湯,制成“臊子”,將煮熟餓面條瀝凈水分,澆上“臊子”既成。
2 花籃燒賣 16 36 無 用湯面團制成邊緣褶皺的荷葉狀皮,包上肉類或海鮮餡心,在中間收口,邊緣散開,露出部分餡心,呈花籃形狀,經蒸制而成。
3 太後餅 6 66 蜂蜜 將面團抹豬油,搟成餅坯後遍塗蜂蜜,烘至金黃色既成,柔軟適口,甜而不膩,相傳是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後最喜歡吃的東西,因而得名。
1 水晶丸子 8 20 無 宮廷名菜,是用皮凍包裹丸子,再加上火腿精制而成,其特點是凍如水晶,形象逼真,或鮮味美,清涼香醇。
2 叫花雞 18 50 無 以經調味的野山雞包裹網油和荷葉再包裹以厚泥考制,完成後整雞熟而不焦,爛而不碎,帶有荷葉的清香。
3 銀耳素燴 20 120 木耳 是以木耳、發菜、胡蘿蔔、萵筍、鮮蘑為原料烹制而成,起特點是五彩繽紛,清淡爽口,鮮美營養,無油不膩。
1 蜜汁湘蓮 10 80 蓮子 用白湘蓮、桂圓肉蒸至軟爛後,澆上冰糖融化後制成的蜜汁,並添加多種蜜餞而成的甜品。
2 奶湯鯽魚 14 34 無 將鯽魚油煎後加蔥姜、沸水旺火煮開,再改用小火煮至湯色濃白,防入火腿片、菜心、佐以姜、醋食用。
3 三絲蛇羹 14 120 蛇 蛇肉蒸熟拆成細絲,與冬菇、筍絲、火腿絲加上湯燒成,配以蔥姜絲、檸檬絲、蛇膽酒上桌。
1 火腿冬瓜湯 8 40 無 將冬瓜切成兩片相連的大薄片,將火腿片夾入冬瓜的切縫中,添水煮成湯。香而不膩,清淡可口。
2 茅臺酒 10 20 無 白酒,具有醬香突出,酒體幽雅,細膩醇香,回味悠長,空杯留香等特點,是被譽為“國酒”的酒中極品。
1 菊花酒 3 53 鮮花 用菊花花瓣煎汁或者浸漬釀制而成的酒,菊花酒被看做是九月九日重陽節必飲的,祛災折福的“吉祥酒”。
3 虎骨酒 26 64 無 把虎骨煎熬三日,熬出骨膠,連同其他名貴藥材,壹起投入白酒中,封存半年後既成,有祛風濕,散風寒,舒筋絡,上驚悸的功效。
2 杞子養生酒 4 76 枸杞 將枸杞、桂圓放入白酒中,密封後復回搖動,浸漬七、八天即可飲用,具有滋補肝腎,強壯筋骨,潤肺明目的功效。
1 太極豆腐 4 20 無 認豆腐和蛋清、鮮貝同打為泥,中間夾上壹層蝦仁和蟹粉,上面用豆苗澆成太極的圖案。兩邊分別用龍眼和櫻桃裝飾蒸熟既成。
4 火雲魚翅羹 50 520 魚翅 用魚翅經水焯,加調料煨燒等多道工序後再與高湯同煮,然後加入蛋清,撒上火腿後上席。
4 參杞豬肝湯 62 500 人參 豬肝切片,青蒜切段,加入枸杞,人參入雞湯中純熟,忽悠補腎益氣,健脾養血的功效。
3 羊肉甲魚湯 12 180 甲魚 駕禦保留上蓋,其余切快,羊肉切快和蘿蔔煮去膻味。其入湯鍋炸熟,加入切段的青蒜。
1 雪耳百合湯 5 65 木耳 銀耳、百合用水浸泡後蒸至爛熟後,加塘飲用,具有潤肺的功效。
1 幹崩肉絲 10 17 無 是以豬瘦肉,五香豆腐幹為原料燒制而成,其色澤紅亮,脆中帶韌,葷素相配,鹹鮮清爽,久食不膩。
3 油爆雙脆 8 14 無 在豬肚頭和雞燉片上欹上網狀花刀,用沸油寶炒,使其快速成熟。口感脆嫩滑潤,清鮮爽口。
1 蜜餞火腿 2 40 蜂蜜 將冰糖放在火腿上經烤制而成,成品蜜汁光亮,甜鹹適口,肉味芬香。
1 八寶鴨子 10 30 無 以雞肉、豬肉、羊肉、魚肉、火腿等輔料切丁,添入肥鴨腹內蒸制而成。原料多樣,口味各異,酥爛香濃。是壹道宮廷名菜。
2 牡丹生菜 14 78 鮮花 用牡丹花瓣加蜜汁調味後裹上面粉在溫油中稍炸而成,成菜金黃微脆,宜趁熱食用。
3 鏤金龍鳳蟹 24 52 無 將活蟹浸漬在酒糟、糖、鹽、醋等混合而成的調味汁中,密封半月食用,上桌時要用金鏤制成龍鳳圖案貼於蟹殼以示名貴。
2 當歸鴨 18 93 草藥 將鴨子和當歸蒸制而成的菜肴,具有滋補功效,鴨肉酥爛,汁濃肥鮮,香味撲鼻。
4 鴛鴦玉珍膾 100 600 蟲草 選用五種珍禽、異獸、水產,將其切成級薄的肉片,經特殊加工後沾調料生食。相傳為古代宮廷名菜。
3 炸蜈蚣 20 60 無 將蜈蚣多次水煮去除毒素,脫殼後熱油煎炸,蘸佐料食用,是很特殊的菜肴。
2 髓餅 14 26 無 用動物骨中的凝脂,加蜜將面粉制成餅坯,在爐中令其兩面受熱烤制而成,是中國最古老的面食之壹。
2 蠔仔粥 16 22 無 用糯米、牡蠣、豬肉片加如少量醬油同煮而成的粥。食用時澆上蔥油,撒上鮮蒜、胡椒粉既成。
4 小長春 30 80 無 用豬肉和血粉混合打制成薄皮稱為“肉燕”。用肉燕包裹魚肉餡料呈長春花型。先蒸熟,後略煮,配芹菜末食用。
2 銀絲卷 14 20 無 發酵面團中揉入白糖,壹部分搟成細面條切成小段,另壹部分搟作薄皮將面條卷好再經蒸制,柔軟飽滿,絲條均勻,清香微甜。
4 蓮子血糯飯 33 166 蓮子 用顏色般紅如血的血糯米蒸熟成飯,加豬油,白糖炒制,用蓮子、蜜棗等蜜餞裝飾後,撒上玫瑰或者桂花花瓣而成。
2 湖州粽子 12 211 無 用葦葉或竹葉包裹糯米、小棗、豆沙、肉類等蒸制,五月五日端午節使用,紀念投江自盡的楚國詩人屈原。有甜、鹹兩大種類。
4 漢川菏月 768 蜂蜜 用水油面和油酥面包餡,成中空的月餅胚燒烤,食用時用開水沖泡,外皮層層發開如荷花綻放,八月十五中秋節食用象征團圓如意。
2 眉毛酥 12 24 無 用熟豬油、水、面粉和成面團,反復多次折疊制成面皮,包裹紅豆沙,並捏成繩紋花邊,旺火炸制而成,成品雪白,外皮層次絲絲分明,型如娥眉。
3 禦愛玉灌肺 22 40 無 用生粉、芝麻、松子、胡桃、茴香加水拌和成卷,經蒸制而成,食用時,切成肺葉狀快,史說是宋代為皇帝的珍愛的壹種禦膳點心。
3 松仁馬蹄粥 10 82 蜂蜜 將糯米粥煮制快熟時,加入馬蹄丁、香菇丁、松仁、豬肉略煮既成,能潤心肺、清火毒、有滋養強壯的作用。
3 鮮花餅 22 104 鮮花 用水油酥面包酥面制作,包以玫瑰、玉蘭、菊花等鮮花制成的餡料,經油炸制而成。成品色澤潔白,脆香可口。
4 玫瑰櫻桃粥 30 128 鮮花 在糯米中加入未全開的玫瑰花瓣、櫻桃、白糖秒煮既成有行合利血,散淤止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