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香豬有哪些種類?

香豬有哪些種類?

七裏香豬(巴馬香豬)

七裏香豬的主產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的巴馬縣、田東縣和徐溢縣,又稱巴馬香豬。

七裏香豬小,矮,短,圓,肥。

仔豬平均初生重0.47公斤,20日齡平均體重2.08公斤,60日齡平均體重7.05438+0公斤。

母豬6月齡平均體重265438±0.5公斤,65438±08月齡平均體重37.75公斤。

成年公豬平均體重32.8公斤。

頭小嘴細的成年豬;額頭平坦無皺紋,耳朵小而細;脖子短粗;背部略凹,胸部寬而圓。

腹部下垂,觸地多:前肢直,後肢臥,骨骼細;頭至頸前1/2或1/3及臀部為黑色,面部中間有白斑或白線延伸至鼻子。

有的豬種背部和腰部有大小不壹的黑斑,黑白交界處有2 ~ 5厘米寬的灰帶,底色為黑色,背部毛細血管,柔軟。

* * *不太明顯,*** 5-7對。

七裏香豬骨頭薄,皮薄,脂肪白。

肌肉鮮紅。

肌肉纖維很細。

七裏香豬(巴馬香豬)每只體重僅10公斤左右,是壹種罕見的小型豬,以肉香無奶味著稱。

特點是骨瘦腳短,皮薄肉嫩,回味無窮。

1995 3月在北京人民會堂召開的全國首批100個產品命名會上,被全國特產經濟專業委員會命名為“中國香豬之鄉”。

七裏香豬(巴馬香豬)來源於壹種土豬。據說是野豬馴養的,人們稱之為“冬瓜豬”、“香蕉豬”或“雙頭黑豬”。

因其骨脆肉嫩,被稱為“香豬”,於1982在廣西畜禽品種誌公布時正式命名為“巴馬香豬”。

過去由於交通信息閉塞和“不借種”的封建思想,群眾壹直采取保留後代和交配母親進行高度近親繁殖的封閉育種方式。經過幾百年的時間,他們終於創造出了這樣壹個基因純合,外形獨特的優良品種。

同時,由於長期的自然選擇,大量有害基因逐漸被淘汰,實現了其穩定的遺傳性能,杜絕了死胎和畸形現象。

由於巴馬香豬仍然是野生的,是早熟品種,所以在今天的生產實踐中,人們仍然采用地方雜交和壹定程度的近親繁殖,以保持其獨特的形狀、外觀、產量和肉質。

巴馬香豬外形帥氣,矮、小、圓、早熟。

外觀和顏色特征主要是兩頭黑中間白。有的個體背部和腰部有略暗的斑點,額頭有白線或倒三角形白斑,俗稱“兩頭黑”、“香蕉豬”。

小豬皮毛薄而有光澤,皮膚紅潤細膩。成年豬的皮毛很長,尤其是公豬,它的皮毛和嘴巴和野豬壹樣厚。

巴馬香豬對粗飼料的抵抗力極強,適應性強,抗病能力強;性成熟99-127天(公豬最早在16天分泌性腺並能產生* * *壹般在26-50天),母豬性成熟體重14-21公斤;成人體重35-45 kg。

8-10 kg仔豬屠宰率61%,後腿比例28.47%,胴體瘦肉率59.36%,眼肌面積5.74cm2。

經產母豬壹年產兩胎,平均每胎11.5,斷奶率95%以上。

環江朱湘

環江香豬歷史悠久,是廣西優良的地方品種之壹。產於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東北部的明倫、東興、龍巖、尚超、旬樂五個鎮。2000年被列入國家畜禽品種保護名錄,2003年通過國家原產地地理標誌註冊認證。

它的個體小巧玲瓏,毛色全黑發亮。

2個月大的斷奶仔豬,體重6-8公斤,可制成烤乳豬、臘乳豬或切開食用。

環江香豬皮薄肉薄,不腥不膩,不滑不肥,肉嫩香,自古以來深受人們喜愛。

據說在清朝,人們把小香豬作為禮物送給達官貴人。逢年過節,產區的人們也用小香豬作為招待客人和對外交流活動的禮品。

近年來,隨著香豬加工業的發展,環江香豬遠銷區內外,深受人們的青睞。

所以,環江香豬在古代被稱為“名門望族”,現在被譽為“天下第壹美食”。

環江香豬肉不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對人體的某些疾病有特效。

根據暨南大學對環江香豬肉營養成分的分析,它高蛋白、低脂肪、各種氨基酸齊全、含量高,特別是谷氨酸含量高達25.4 mg/g,是壹種美容益壽的美味肉類食品。

環江香豬已成為名特優畜產品和地方特色產業。

近年來,環江香豬建立了保種場,保證種豬種質的純度,生產發展初具規模。

據2003年統計,環江香豬有母豬16400頭,每年生產和銷售小型香豬25萬頭以上。

全縣已建成8個環江鄉生豬加工廠,年產生豬40多萬頭。主要產品有凍白豬、烤全豬、臘味全豬等系列,產品銷往區內外。

2002年下半年,5噸白條環江香豬在澳門上市試銷,獲得好評。

蘿蔔豬

蘿蔔豬原產貴州省,毛色以黑色為主,額、足、尾尖有白色毛。

成年公香豬壹般體重25公斤,仔豬1-4月齡生長迅速,4月齡達20公斤,性成熟後生長緩慢。

成年母香豬壹般體重30公斤左右,大的可達35公斤。

母香豬壹般4-5頭胎,8-10二胎。

仔豬出生時平均體重450g,1月齡平均體重1kg,體長30cm,胸圍32cm。

蘿蔔豬的特點是體型小,遺傳穩定,系統提純。被有關專家認定為珍貴品種,具有較高的科研、經濟和社會價值。

黔東南香豬

主要分布於貴州省東南部九萬山從江壹帶。

這種香豬體短,頭直,額頭皺紋少,耳朵小而細,略向兩邊平或略下垂:背腰寬,略凹。

腹部大而圓並著地,後軀豐滿[nczfj/];四肢短而細,後肢多臥;皮薄肉細,毛色多為全黑,約占98.44%,* * *壹般為5 ~ 6對。

根據產地調查,香豬分為大、小兩種。

分別占30%和70%,7個月大體重分別在32斤和25斤左右。

與其他香豬品種相比,黔東南香豬具有小、香、純、凈四大特點。

香豬肉質營養豐富。

易貝·朱湘

易貝香豬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環江縣、明倫縣、東興縣和旬樂縣。

香豬有兩種體型,相同點是:前額扁平,有4 ~ 6條深的橫條紋:耳朵粗細水平向前側延伸;背毛又黑又細,鬃毛濃密。

有3 ~ 4厘米長,少數豬的腳上、額頭、尾巴都有白毛。前肢姿勢正確,後肢水平,5-6對* * *,排列整齊。

區別是:壹頭豬個頭適中,耳朵下垂,嘴微彎,脖子細,身體長,胸深而窄,背腰凹,四肢粗壯;另壹頭豬的嘴短,耳朵小,脖子短而粗,身體短而圓,腳短,只占骨骼總重量的7.9%,背部和腰部凹陷。

挺著大肚子掃地

西藏香豬

藏香豬又叫琵琶豬。

它的原產地在青藏高原。

身體小,長直口管,圓錐形,額頭窄,額頭皺紋少,耳朵小而直立,或水平向兩側延伸,轉動靈活,身體短,胸部窄,背部直或腰部略弓,腹線平坦,後軀高於前軀,臀部傾斜。

四肢強壯而緊湊。

蹄堅實而直立。

鬃毛長而密,長度壹般為12 ~ 18厘米,每頭豬可剪鬃毛93 ~ 250克。

被毛多為黑色,約占83%。有些豬具有“六白”的特征,少數為棕色。

* * *大部分是5對。

成年豬體重約35.9 ~ 40.95438+0 kg,母豬略大於公豬。

成年豬出欄率高達66.60%,瘦肉率52.55%。

藏香豬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原豬種之壹,能適應惡劣環境,體型小,皮薄,瘦肉率高,肉香,是香豬家族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