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中國哪裏有像北海道那樣的大向日葵?

中國哪裏有像北海道那樣的大向日葵?

差不多,夏天,甘南縣。

中國向日葵之鄉——贛南向日葵產業發展綜述

向日葵是甘南縣的主要農作物。農民有傳統種植栽培習慣,種植面積60-80萬畝。2007年,全縣種植80萬畝,占全省種植面積的三分之壹以上,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僅此壹項,農民人均純收入1,000元,占農民人均收入的45%,為地方財政增加稅收300萬元。近年來,我縣堅持打綠色牌,走特色路,抓市場,因地制宜,科技應用,引導扶持,做大做強向日葵產業。向日葵產業是我縣的支柱產業,其生產水平、質量和產業化發展直接關系到農民收入、縣鄉財力建設、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已成為農民增收增稅的主渠道。

甘南縣發展向日葵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向日葵種植區域僅限於有灌溉條件的半幹旱和幹旱地區。我縣屬於幹旱地區,有節水灌溉基礎設施,區位條件基本。我們縣有東北唯壹的向日葵研究所。根據農民多年種植向日葵的經驗和配套技術的研究,形成了向日葵畝產175公斤的栽培技術模式,具有技術應用潛力。我縣人均耕地面積大,有利於向日葵輪作和種植結構調整。首先是區位優勢。甘南縣地處黑龍江省西部風沙半幹旱地區,雨熱同季降水少,適宜向日葵生長發育,夏季降雨量少,為向日葵授粉創造了有利條件,有助於提高向日葵結實率,為高產奠定了良好基礎。近年來,在甘南的帶動下,周邊各縣種植了大面積的向日葵。甘南及周邊縣種植約1.60-1.8萬畝,占全國食用向日葵面積的20%,總產量的1.5%。成為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食用向日葵集散地。二是科研優勢。甘南縣向日葵研究所是東北地區專業的向日葵研究所。20年來,該所科研人員積累了豐富的育種資源,材料品種1000多個,培育出優質食用向日葵品種甘葵1號、2號、3號,在省內外廣大適生區推廣。甘南縣現有高級農業技術人員15人,中級技術人員97人,初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63人,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中積累了大量詳實的數據和種植經驗。特別是近三年來,圍繞向日葵產業發展,集思廣益,走出去,請進來,對接大中型企業,招商引資,為培育、擴大、完善向日葵市場開辟了壹片新天地。向日葵雜交育種初步培育了三個品系,形成了優質高產的栽培模式,在第壹原料車間、第二深加工車間、第三市場銷售環節科技含量和營銷水平的提高,第三是品牌優勢。贛南是“中國向日葵之鄉”,在中國和亞洲享有盛譽。甘南是中國綠色食品原料(向日葵)標準化生產基地,無公害生產基地。銀河牌葵花籽長期以來壹直是東北地區的主要食用品種。Sunbaby葵花籽獲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銀河牌葵花籽獲國家A級綠色食品標簽,洽洽葵花籽為中國馳名商標,甘葵2號獲“楊淩”。第四是氣候優勢。向日葵適合在幹旱和半幹旱地區種植。對於降水較多的濕潤半濕潤地區種植的向日葵,結實率低,病害嚴重,難以獲得高產。甘南縣地處半幹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濕度低,風大,次數多。每當雨水、水滴隨風落下,濕潤土壤時,在土壤中停留時間短,在濕度低的條件下,病原菌不適合生長發育。第五是市場優勢。向日葵是繼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之後的第五大油料作物。它全身都是寶,出油率壹般在22-36%。它是壹種重要的健康食品。可生吃或作為食用油使用,具有保護器官、滋潤皮膚、增強維生素A、D、E、K的吸收利用、防止衰老、美容健身的作用。該油胃腸吸收能力強,達到93.5%。葵花油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其含量高達89.4%,其中大豆油酸含量為73.9%,遠高於大豆等其他植物油。葵花油是壹種重要的工業原料,葵花的花、盤、莖均可綜合利用。向日葵的根、莖、葉、籽都可以入藥,所以向日葵是滿滿的寶,產品開發和市場非常廣闊。

在充分發揮上述五大優勢的基礎上,我縣采取了以下四項措施,有效促進了向日葵產業的快速發展。

壹是抓基數,擴大規模

為推進農展科學種植,突出典型示範引導作用,2008年在全縣8個鄉鎮、10個村建立了10畝良種向日葵示範基地、“甘葵2號”良種繁育基地3000畝、“洽洽”甜瓜種子原料生產基地60萬畝,建立了4萬畝A級綠色食品向日葵生產基地,並做到了綠色化。這是我縣向日葵發展史上的壹個突破。與華泰集團洽談建設大型炒貨工廠,形成了有基地的龍頭企業,帶動了農戶的產業化鏈條,有效促進了向日葵產業的發展。

第二,抓科技,提質增效

首先是推廣品種。我們縣有東北唯壹的向日葵研究所。該所培育的系列品種通過省級鑒定,具有產量高、品質好、抗逆性強的特點,成為向日葵生產的主要品種。通過大力推廣“甘葵”系列品種,實現了向日葵栽培良種化,今年“甘葵2號”良種在全縣的推廣率達到了100%。二是抓栽培技術創新。根據農民多年種植習慣,總結出適合我縣向日葵生產的“向日葵175kg栽培技術模式”。該模型的內容包括適宜密度、播期、配方施肥、人工授粉、向日葵螟蟲防治、節水灌溉等許多以前從未涉及的研究內容。今年,我縣在精品向日葵、綠色食品基地示範基地使用了這壹技術模式,派出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保持技術不變,並在全縣範圍內印發了《向日葵175kg種植模式圖》,讓農民按模式操作,有效地推動了向日葵種植向模式發展。三是節水灌溉。針對我縣十年九旱的實際,大力發展節水灌溉。由於種植的向日葵處於節水灌溉區,在足夠的積溫和灌溉條件下,向日葵的成熟度高,保持了向日葵的品質。全縣80萬畝向日葵,70%種植在有灌溉條件的地塊上。四是發展綠色食品生產。我縣把發展綠色食品向日葵作為壯大向日葵產業的突破口,堅持打綠色牌,積極推廣使用生物肥料和赤眼蜂生物防治向日葵螟蟲技術,選擇適合綠色食品生產環境質量的地塊。4萬畝“銀河”牌綠色食品向日葵已標準化,並通過國家認證,獲得綠色標簽。今年全縣投放赤眼蜂卡7萬張,向日葵種群率降至2%。五是建立科技示範園區。為加強向日葵生產技術的試驗、示範和推廣,銀河鎮銀河村建立了面積500畝的向日葵配套技術示範區,實施了7個試驗項目和4個示範項目。在品種篩選、適宜密度、最佳播期、向日葵間作、大壟密植、種衣劑使用、地膜覆蓋、配方施肥等方面取得了可靠數據,為我縣向日葵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六是標準化生產。首先是投入水平的提高。大多數農民認為向日葵是壹種“Pyra”作物,不需要化肥就可以收獲。事實上,向日葵是壹種非常消耗土地的作物。在這方面,今年我們首先在良種向日葵示範中增加肥料投入,每畝增加5-7.5公斤。其次,都是優良品種“甘葵2號”。防止品種混雜,產量提高但品質下降。第三,科技含量增加。所有基地均采用種衣劑處理,並進行優化配方施肥、赤眼蜂生物防治向日葵螟蟲、增加整地面積、科學輪作、適當增加株距、充分發揮單株增產效果、采用間作種植方式,探索適合當地向日葵種植的科學方法。

第三,把握市場,做好流通

我們把培育向日葵專業市場作為做大做強向日葵產業的重要環節,堅持走出去,引進來,開拓向日葵市場。通過與華泰集團合作,組織華泰集團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澳門、臺灣省等地的經銷商到我縣考察向日葵生產。縣委、政府組織參加了俄羅斯經貿洽談會、香港美食節、黑龍江綠色食品周、大連農博會、福州海峽兩岸經貿洽談會等會展活動,推廣了“葵葵”、“常香翠”、“銀河”等葵花品牌。並且還通過網上發布信息,進行網上交易。在調研內蒙古、陜西等葵花主產區生產情況的基礎上,大力培育專業市場,先後支持東北地區最大的葵花產區長山鄉、甘南鎮、興隆鄉、寶象山等葵花市場和主銷區建設。成立了10向日葵銷售協會,建立了500人的向日葵經紀人隊伍。目前,我縣向日葵市場已遍布十多個省區,並已進入國際市場體系,占國內市場份額的20%。向日葵市場也促進了交通運輸和餐飲服務的發展。

第四,抓領導,強化服務

縣委、縣政府把發展向日葵產業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壹是成立了推進向日葵產業化的領導機構。由縣分管農業領導牽頭,縣農委、農技推廣中心、水利、信用社和各鄉鎮主要負責領導參加。形成了壹系列的推廣機制,包括帶路、抓品牌、定基地、推技術。二是加大向日葵生產投入。近年來,縣政府積極向上級計委、水利、扶貧開發、以工代賑、農業綜合開發等有關部門爭取資金、立項,將向日葵產業納入扶貧項目,先後投資10多萬元建設和完善向日葵生產基礎設施,為發展節水灌溉、培育良種、應用先進栽培技術提供了物質基礎。三是做好示範。每年縣委、縣政府都會發壹封給農民朋友的信,在春節前免費發放給每壹位農民,指導下壹年的農業生產。其中,推廣中心制定的向日葵栽培技術規程,倡導農民發展向日葵產業是第壹項內容。我們還通過廣播電視樹立了壹大批農民榜樣發展向日葵產業,用看得見摸得著的致富榜樣影響和引導農民。第四,有完善的政策保障機制。縣委、縣政府出臺了壹系列扶持向日葵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為了增加向日葵的昆蟲授粉,吸引外地蜂農到甘南放飛蜜蜂,對外來戶實行免稅優惠政策。第五,政府發揮監管作用。工商、稅務、交通等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努力營造寬松環境,加強對葵花經銷市場的扶持和規範。葵花收購期間,從事葵花運輸的車輛在我縣壹路“綠燈”。約束個別經紀人在經營過程中註重信譽和質量,杜絕葵花購銷中“蘿蔔碎了,泥不洗”和惡性競爭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