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高中熱力環流示意圖。怎麽畫有圖最好。

高中熱力環流示意圖。怎麽畫有圖最好。

熱力環流作為“地球上的大氣”這壹章節中壹個重要的知識點,常常在高考題中以區域圖、統計圖、示意圖、等值線圖等為背景來考查。

做完近幾年關於大氣運動的高考題,深有感悟!就作圖加文字給大家歸納吧,希望能夠給妳帶來或多或少的幫助。

熱力環流: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它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

原理:

1、地表受熱不均,熱:空氣膨脹上升,形成熱低壓;冷:空氣收縮下沈,氣壓升高,形成冷高壓。

2、近地面和高空氣壓值相反,近地面為低壓,高空就為高壓,反之。

3、在同壹水平面上,氣流從高壓區流向低壓區。

4、氣壓與垂直氣流的關系:近地面為低壓則氣流上升,近地面為高壓則氣流下沈(熱上升、冷下沈。)

如果妳做完近幾年關於大氣運動的高考真題的話,妳會發現用這幾句話解題So Easy!這也是課上和學生壹直強調的點,必須記下來!(橋黑板,重點!)

1、熱上升、冷下沈;

2、熱低壓、冷高壓;

3、風是從高壓吹向低壓,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北半球向前進方向的右邊偏,南半球向前進方向的左邊偏(N右S左) 。

進入正題!作圖加文字來學習熱力環流原理和主要形式吧!

壹、熱力環流的形成:

說明

太陽輻射到達地球表面,但由於緯度位置(太陽輻射量由赤道向兩極遞減)和下墊面性質的差異(如:陸地和海洋的比熱容不同,增溫速度也不同),產生冷熱不均。

在同壹水平面上:A、B兩點相比較,A點相對熱,盛行上升氣流(熱上升),B相對冷,形成下沈氣流(冷下沈)。A點形成熱低壓,B形成冷高壓,風從高氣壓值區(B)吹向低氣壓值區(A),近地面和高空相反,即形成“熱力環流”。

二、海陸風:(註意:風向指風來的方向,如從西南方來的風就稱為西南風)

1、海風(從海洋吹到陸地的風)

大家去過海邊玩的就有這樣壹個感受,大風大浪都是朝向自己的, 對吧,什麽原因呢?

正由於白天吹海風。  

說明白天:陸地和海洋,陸地增溫速度快,形成熱低壓,盛行上升氣流;海洋溫度相對陸地較冷,形成冷高壓,形成下沈氣流。

2、陸風

夜晚為什麽是風平浪靜的呀?正由於晚上吹陸風。

說明夜晚,陸地降溫快,相對海洋較冷,形成冷下沈氣流(冷高壓),海洋相對熱,熱上升氣流。

三、山谷風:(風從山頂吹向谷底的為“山風”,風從谷底吹向山頂的為“谷風”)

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為什麽山谷地區多“夜雨”呢?——夜間由於上坡上輻射冷卻,使得空氣迅速變冷,密度增大,沿著上坡向下滑動,流入谷底,山谷間盆地的暖空氣被擡升後,易冷卻凝結致雨。

白天:谷風 夜晚:山風

作圖說明谷風:

1、在山頂上取壹點A,和同壹水平面上的高空B作比較。(比較氣溫,必須在同壹水平面上比較)

2、確定哪點氣溫高,哪點氣溫低(白天山坡面和空氣,坡面A溫度高,高空大氣B相對坡面溫度較低)

3、確定空氣上升和下沈。(白天:山坡面A溫度高,形成熱上升,高空大氣B溫度較低,形成冷下沈)

4、確定同壹水平面上氣壓差異。

5、風從高壓流向低壓。

四、城市風(城市熱島效應、雨島效應)

無論白天黑夜,城市的溫度都比郊區高(城市人流量、車流量大,工業發達,排放大量的人為熱,溫度較高),城市熱,形成熱上升氣流、熱低壓;郊區較冷,形成冷下沈氣流、冷高壓。所以在近地面,大氣從郊區吹往城市,高空則相反,即“城市風”,城市氣溫比周圍的郊區高,就像壹個熱島壹樣,稱為“城市熱島效應”;城市熱,多上升氣流,上升氣流易降水,稱為“城市雨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