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高山
近日,反腐題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熱播,不僅引發了全國範圍的追劇熱潮,獲得了無數觀眾的好評,也受到了大批年輕觀眾的喜愛和追捧。層層深入的劇情,有血有肉的正反兩面人物刻畫,讓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成為為數不多的深受各年齡段觀眾喜愛的劇集。許多90後甚至95後觀眾成為該劇的鐵桿粉絲,豆瓣評分飆升至9.1,成為中國大陸電視劇行業口碑的新標桿。
《以人民的名義》既延續了周作品的藝術風格,又結合當前國家現實和社會熱點,有諸多創新和突破。該劇作為主旋律,不僅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和細膩深刻的人性描寫吊足了觀眾的胃口,還藝術地再現了黨和國家在新時代新形勢下驚心動魄的心路歷程,深刻謳歌了反腐鬥士的堅定信念和大無畏勇氣。
關註時事的大制作。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以檢察官侯亮平的調查為主線,講述了壹起在工廠拆遷和企業經濟糾紛中暴露出來的嚴重腐敗案件,涉案的各級官員的政治鬥爭,最終利益集團被繩之以法的故事。這部劇集合了官員、市民、知識分子、商人之間的博弈,就像壹幅反腐高壓下的中國政治和官場生態的長卷。
大主題。《人民的名義》緊緊抓住反腐倡廉的社會焦點,以犀利的筆法,涉及中國的政治生態,精準展現檢察官查辦案件、震懾幕後腐敗等絕密情況。話題的敏感和對人性、政治倫理的拷問,在近期影視作品中極為罕見,可以說是同類作品中對腐敗最大規模的展示和批判。也正因為如此,該劇才引起全民關註,成為現象級劇集。
大制作。《人民的名義》作為壹部法制電視劇,是目前明星數量最多、投資最大、場景最廣的壹部劇。不僅花了654.38+0.2億元打造,在演員配置上也是史無前例。聚集了藝鷺、張豐毅、吳剛、許亞軍、張誌堅、米雪、張凱麗、胡靜、高亞麟、趙子琪、馮雷、李建義、李光復、白誌迪等40余位影視圈實力派演員,被業界譽為“不可復制”和“獨壹無二”。在前兩集裏,由飾演的趙將壹個貪官的微妙心理演繹得淋漓盡致,被網友譽為神劇,而由飾演的侯亮平則展現了新壹代檢察官的世俗欲望和浩然正氣。張豐毅、吳剛、、張誌堅等壹批老演員精湛的演技讓人看了熱血沸騰,大呼過癮。另外,除了是大明星,《人民的名義》在塑造小角色上也精益求精。劇中真正的檢察官、特警等真實角色本色出演,大大增強了劇中的帶入感。余,由荊州市紀委書記飾演,是壹名有著26年工作經驗的檢察官。他不僅在反貪局壹線工作了12年,還獲得了省級優秀反貪偵查員稱號。劇中壹個20秒左右的銀行工作人員數錢的方式更是讓觀眾眼花繚亂。其實,這些花裏胡哨的點鈔機“群演”,都是來自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管理部和南京工行的工作人員。被媒體稱為“最帥群演”的30名特警,也是來自全國公安特警示範隊——南京特警龍虎突擊隊的真正特警。拍攝時,特警隊員也把現場當成實戰。
此外,這部劇的創作團隊也很強大。編劇周曾撰寫《人間正道》、《中國制造》、《絕對權力》、《最高利益》、《國家起訴》、《我主沈浮》等政治小說,並被自己改編成電視劇,作品多次獲得國家圖書獎、國家五個壹工程獎、全國暢銷書獎、中國電視飛天獎、中國電視金鷹獎。導演是陸離,曾執導過《老板的幸福》、《山楂樹之戀》、《88路公交車回家》等熱播劇。強大而有力的力量組合,充分保證了《以人民的名義》這部現實主義巨作的巨大成功。
史上最強反腐劇
文藝與時代同行。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成為中國政治舞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壹個感人的時代命題,也是國內外輿論的強烈關註。作為十八大後第壹部全面深刻的反腐劇,《人民的名義》不僅在人物和格局上有了重要突破,更讓人驚嘆其大膽的設定和表現力,被稱為“史上最大規模的反腐劇”。
高官大案。相比以往的反腐政治劇,《人民的名義》直面當代中國官場崩塌的腐敗現象,人物縱橫平衡,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反腐力度。從貪了2億贓款卻不敢花的趙導演,到阿諛奉承的齊導演,再到大老板——幕後——副國級人物、原省委書記趙立春,《人民的名義》創造了反腐劇的最高水平。該劇在開拍之初,曾因劇情設定中的反腐層面觸及副國級而被廣泛討論,甚至被《光明日報》定位為“大膽”之舉,但也被公認為“突破”。對此,導演陸離表示:“對於電視劇來說,‘副國級’可能只是壹個概念,但它反映了中國民主法治的進程和反腐力度,這是壹個很大的進步。”
臺詞犀利犀利以往很多反腐劇的臺詞都會避開敏感和現實。比如這部戲裏的“現在老百姓覺得幹部不貪,我們黨和政府的形象就毀了。”這種震撼人心的臺詞,直戳普通人心中的痛點,讓人尖叫,讓現實生活中的官員們為之壹振。
場面震撼,真實再現當下社會政治生態。騎自行車上班,在又舊又破的家裏吃渣渣面,每月給農村的老母親匯300元生活費;然而,在另壹個秘密豪宅裏,壹面墻、壹張床、壹個冰箱都擺滿了錢,壹個小局長四年貪汙了2.3億元。壹向官僚主義的趙在罪行敗露,徹底崩潰時,求饒道:“我是農民的兒子”。侯亮平怒喝壹聲,“妳賺了好多錢怎麽不覺得自己是個農民的兒子?中國的農民真不幸,有妳這樣壹個壞兒子”...《人民的名義》中,曾經屬於禁區的貪官貪汙、挪用、外逃、落馬等敏感場景和細節都壹壹展現,視覺沖擊和真實還原令人震撼。
近年來,影視行業出現粉絲經濟、話題炒作、天價片酬、假收視率等現象。拼顏值,拼明星而不是演戲;表演中使用了替身,在不熟悉臺詞的情況下,他依靠對口型進行後期配音甚至“摳圖”拍攝。《五毛特效》《雷人》劇,等等。與此相比,《人民的名義》無疑成為了當今影視圈的壹股清流。
經過八年的努力,改了六稿。如今影視圈都願意炒作大IP了。結合當前社會熱點,《以人民的名義》大膽突破創新,取得巨大成功。周曾經說過,“我們都是屏住呼吸講真話的。畢竟反腐劇已經十年沒有出現了;還有壹個就是壹味追求‘小鮮肉’的市場確實刺激了我們。我們的觀眾今天不需要這種擁抱現實的作品嗎?我不信”,也希望這部劇能給中國的原創作品打壹針強心劑。演員藝鷺曾在他的微博中說:“我發現了劇本小說,這是近階段人們關註的壹個話題。這部劇之所以聚集了這麽多演員,是因為他們有創作熱情。”。據了解,《人民的名義》中有近百個有姓氏的著名人物,明星只有三四十個。這些大腕在其他劇組都是有男有女,但在《人民的名義》裏從來不關心自己的配角。
《人民的名義》是壹部人物眾多、場景分散的劇。據介紹,全劇* * * 2700多場,300多場。光場景就是其他同長度電視劇的三倍,但劇中所有演員,無論年齡、茶幾,都兢兢業業,力求演技完美。“這部戲裏所有的演員都熱愛自己的角色,所以才能演好。如果他們不愛,他們就彈不好。”陸離說,很多演員在壹天拍攝十幾二十個場景後,晚上會回去做功課,背臺詞。
由於政治劇的特點,經常會出現排長隊的情況。因為全劇用的是“實際聲”,所以所有的演員都在暗地裏互相較勁,看誰先贏得長臺詞。“有時候,壹些對自己要求很高的演員,說錯壹個字就會罵自己,甚至打自己耳光。他們相當有競爭力,現在很少有演員這麽有競爭力了。”陸離說,“他們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們不僅完美地背誦了臺詞,而且現場變裝表演也特別好看。而且沒有壹個打大牌不帶壹堆助手的。出場費更是‘良心’。”
文藝創作只有反映時代精神和人民關切,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人民的名義》,壹部不爭美女、不爭咖點、不抄襲、不腐敗、不“流量演員”的“五部劇”,令人耳目壹新,為當下浮躁的影視劇領域註入了壹劑清醒劑。
追劇熱潮體現了觀劇的理性回歸。
日前,《人民的名義》劇情已經過半,收視率依然穩坐今年劇集榜首。而“小官大貪”、“人民幣墻”、“花式數錢”、“搞事的工人”、“大康書記”等相關話題更是被討論的火熱。但作為壹部不可多得的正確嚴肅的現實主義劇,它的受眾不再局限於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甚至90後乃至95後熱衷偶像劇、言情劇的年輕觀眾也成為了觀眾中不可忽視的壹股力量。很多年輕觀眾看了壹群老演員破解的演技和反腐力度,驚呼“以人民的名義,逆天!”
據陸離介紹,在創作劇本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觀眾群體不僅僅是知識分子和公務員群體,應該更加多元。就像這樣,後期制作的90後都在搶著剪片子,不排隊的也會去機房看。面對如此年輕的觀眾大軍,陸離說,“年輕人的三觀是正確的。只是我們過去沒有給他們正常的營養餐。”
近日,《大康書記》的扮演者吳剛,性格坦誠,談吐火爆,性格鮮明,深受觀眾喜愛,壹夜之間成為“網絡名人”。對於該劇的火爆程度,吳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年輕人喜歡《人民的名義》,關心家庭和國家大事是好事。主題作品能受到年輕人的喜愛,是壹種理性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