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徐達入侵北京,作為政權的元朝並沒有結束。元順帝只是北逃,元朝只是北遷,歷史上稱為“北元”。
明朝時,北元被稱為“韃靼”,但與此同時,韃靼東部出現了壹個被稱為“瓦拉”的政權,與韃靼、大明三足鼎立。
那瓦拉是誰?
1,瓦拉
瓦拉屬於廣義上的蒙古,但又不完全等同於蒙古。
在元朝的時候,瓦拉被稱為“遊刺”或“遊刺”,而在國外則被稱為“卡爾梅克”。
到清代,瓦拉被稱為“威拉蒙古”或“莫西蒙古”。
換句話說,瓦拉屬於西蒙古,韃靼屬於東蒙古(元朝皇室後裔)。
但瓦拉最初並不生活在西域,而是分布在今天蒙古高原北部貝加爾湖東西兩側的森林中,被蒙古人稱為“林中之民”。
成吉思汗崛起時,瓦拉曾與其他部落建立劄木合,被成吉思汗擊敗,於是西遷西域。
元朝時,西域的瓦拉遊牧民族,向元朝投降,並與蒙古皇室保持婚姻關系。
元順帝逃到北方後,隨著蒙古正統黃金家族的衰落,瓦拉開始崛起。
2.大明邁出了第壹步
明朝初建時,北苑沒有放棄,重新入主中原。他們都負責這片沙漠。遼東有丞相那霸的20萬大軍,陜甘地區有的65438+萬大軍。他們的實力仍然不容小覷。
所以大明的策略是對北元東蒙古勢力“耕田掃穴”。
1369年,大明攻陷商都。
1375年,大明的宿敵王寶寶死了。
公元1387年,大明攻占遼東,北元丞相那霸投降。
公元1388年,海藍在漁海被北元擊敗,北元主力全軍覆沒。
公元1391年,大明攻打哈密,北元勢力基本瓦解。
這是朱元璋時期,從明太祖成祖時期開始,朱迪親征漠北,“三犁五出”,全力圍剿東蒙勢力。
隨著大明的不斷進攻,北元-東蒙(韃靼)勢力日漸衰落,與此同時,蒙古強大的貴族趁機做大,這就是瓦拉。
2、瓦拉統壹蒙古,威脅大明
蒙古黃金家族實力衰落,瓦拉不願意再做諸侯,於是壹步步東移,意圖稱霸蒙古。
15世紀初,祖父阿魯臺成為韃靼的實際統治者,先後建立了三個蒙古大汗。
馬哈木成為了瓦拉的首領,馬哈木VS阿魯臺,也就是當時的瓦拉和韃靼之爭。
最初明朝為了打擊韃靼人,扶持瓦拉,封馬哈木為順寧王。
公元1410年,朱迪率領50萬大軍與瓦拉聯合,打敗阿魯臺。之後阿魯臺遠走興安嶺,瓦拉的馬哈木趁機占領了韃靼的故鄉。
到公元1434年,馬哈木之子打敗並殺死阿魯臺,做了黃金家族的支隊可汗,他開始以宰相的名義統壹蒙古各部。
公元1440年,拓跋扈去世,他的長子也被稱為太師王懷第壹,繼續控制著蒙古的權力。
公元1447年,大明東北屏障多燕三圍首先被攻克。
公元1448年,大明西北屏障哈密也被先攻下。
當時葉仙的勢力西起中亞,東至朝鮮,北至西伯利亞,南至大明北,統壹了漠南、漠北、漠西蒙古,達到元朝滅亡後蒙古人最大的地區。
他並不滿足於這個成績,他的目標是重建大元的統壹。
下面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分別是公元1449年的內亂和北京保衛戰。
這壹戰是瓦拉的巔峰,但正是在這個巔峰,瓦拉開始下滑。
北京保衛戰的勝利者屬於於謙和大明,他沒有笑到最後。
第壹次退軍,壹方面是因為於謙的忠心反對,另壹方面是因為與瓦拉汗的矛盾。
他不甘心做傀儡,但也有很多戰術。他在1451第壹次進攻,但被擊敗,被殺。
公元1453年,首次成為自立可汗,史稱“大元天盛可汗”。又稱可汗,這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失去統治地位的體現。
然而,第壹個大汗淋漓的蒙古夢只維持了壹年,壹年後就在阿拉克總理的兵變中被殺。
同樣是先殺,瓦拉同時開始衰落,蒙古統壹的局面不復存在。
3,韃靼人重新崛起
大明在明初強盛了壹陣子,但隨著朱迪的去世,明朝對東西蒙古不再有優勢,瓦拉和韃靼相繼強大起來。
他死後,不能摘花的妻子率領軍隊攻打瓦拉。大明成化年間,韃靼的大衍汗登基(1470-1543),東蒙勢力開始復興。
公元1510年,大雁可汗將瓦拉勢力徹底趕出了東蒙古。大明嘉靖、萬歷年間,韃靼人安達汗(大衍汗之孫)數次遠征瓦拉,隨後瓦拉又開始西遷,向西遷移至中亞的額爾齊斯河、鄂畢河、葉尼塞河上遊。
至此,大明北部只剩下韃靼,但韃靼並不具備統壹整個蒙古地區的能力。
4.瓦拉、韃靼、大明的結局
瓦拉、韃靼和大明打了三百年,實力發生了變化。大明初期,瓦拉最為興盛。然後瓦拉在他們面前統壹了蒙古,最後韃靼把瓦拉趕出了沙漠草原。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另壹股力量崛起了,這就是後金。
公元1583年,明朝萬歷十壹年,努爾哈赤帶著祖先父輩的十三套盔甲造反,於1616年建立後晉。
後金的矛頭不僅是大明,還有蒙古。
當時蒙古(韃靼)的可汗是黃金家族的直系後裔——力丹可汗。他手握元朝的玉璽,也有統壹蒙古的野心。
公元1635年,皇太極大敗利古丹汗,其子賜玉璽,皇太極成為蒙古可汗。
公元1644年,多爾袞率領清軍進入中原。
公元1757年,乾隆征服西域準噶爾汗國——當年的瓦拉。
至此,韃靼、大明、瓦拉相繼被清朝統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