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子種子呈橢圓形,不規則長圓形或三角狀長圓形,略扁,長約2mm,寬約1mm,表面黃棕色至黑褐色,有細皺紋,壹面有灰白色凹點狀種臍,質硬、氣微、味淡。
車前子食用禁忌
第1步最好不要長期服用洋車前子與車前子,因為洋車前子與車前子性寒、有利尿清熱明目作用,長期服用會導致胃寒,因此,有病則治,無病最好不要長期服。
第2步車前子對於壹些患有腎虛寒的患者最少不要服用車前子,因為車前子傷陰、如果妳是內傷或者疲勞的人群,服用之後會使陽氣下陷。
第3步凡內傷勞倦,陽氣下陷,腎虛精滑及內無濕熱者,慎服。
第4步《本草經疏》: 內傷勞倦、陽氣下陷之病,皆不當用,腎氣虛脫者,忌與淡滲藥同用。
第5步《本草匯言》: 腎虛寒者尤宜忌之。
車前子服用註意事項
第6步在服用車前子的期間,要註意積極參加戶外運動,放松心情。
第7步在服用車前子的期間,要註意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學會合理減壓。
第8步在服用車前子的期間,要註意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盡量避免熬夜。
第9步在服用車前子的期間,要註意少吃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車前子
車前子的常用配方
第1步治小便熱秘不通 :車前子壹兩,川黃柏五錢,白芍藥二錢,甘草壹錢。水煎徐徐服。(《普濟方》)
第2步治尿血 :車前草搗絞,取汁五合,空腹服之。(《外臺》);車前草、地骨皮、旱蓮草各三錢,湯燉服。(《閩東本草》)
第3步治白帶 :車前草根三錢搗爛,用糯米淘米水兌服。(《湖南藥物誌》)
第4步治妊娠患淋 ,小便澀,水道熱,不通:車前子五兩,葵根(切)壹升。以水五升,煎取壹升半,分三服。(《梅師集驗方》)
第5步治熱痢: 車前草葉搗絞取汁壹盅,入蜜壹合,同煎壹、二沸,分溫二服。
第6步治小兒伏暑吐瀉,煩渴引飲,小便不通 :白茯苓(去皮)、木豬苓(去皮)、車前子、人參(去蘆頭)、香薷各等分。上件為細末,每服壹錢,煎燈心湯調下。(《楊氏家藏方》車前子散)
第7步治風熱目暗澀痛: 車前子、黃連各壹兩。為末,食後溫酒服壹錢,日二服。
第8步治肝腎俱虛,眼常昏暗 :菟絲子五兩(酒浸五日,曝幹別搗為末),車前子壹兩,熟幹地黃三兩。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駐景丸)。
第9步治陰癢痛 :車前子以水三升,煮三沸,去滓洗癢痛處。(《外臺》)
第10步治高血壓 :車前草、魚腥草各壹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第11步治小兒癇病 :鮮車前草五兩絞汁,加冬蜜五錢,開水沖服。(《閩東本草》)
第12步治痰嗽喘促,咳血 :鮮車前草二兩(燉),加冬蜜五錢或冰糖壹兩服。(《閩東本草》)
第13步治容易小產, 用車前子研為末,每服壹匙,酒送下。不飲酒者,可改用水送下。
第14步補虛明目(肝腎均虛,眼發黑***,或生障翳,迎風流淚) 。用車前子、熟地黃(酒蒸後火焙)各三兩,菟絲子(酒浸)五兩,***研為末,加煉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壹天服二次,此方名"駐景丸"。
第15步治黃疸: 白車前草五錢,觀音螺壹兩,加酒壹杯燉服。(《閩東本草》)
第16步治濕氣腰痛 。和車前葉連根七棵、蔥白連須七棵,棗七枚,煮酒壹瓶常服。
第17步治兩眼紅痛 。用車前草汗調眩硝末,臨星時塗眼泡上,次日早晨洗去。
第18步治瘡瘍潰爛。 鮮車前葉,以銀針密刺細孔,以米湯或開水泡軟,整葉敷貼瘡上,日換二至三次。有排膿生肌作用。(《福建民間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