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雙胍的降糖機制很多,可以減少血糖來源,增加血糖途徑。在控制血糖來源方面,二甲雙胍通過作用於腸道減少葡萄糖的吸收,通過作用於肝臟減少肝糖原的輸出。在升血糖方面,二甲雙胍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增加肌肉和脂肪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入和利用,改善肌肉、脂肪和肝臟的能量代謝,從而降低血糖。因此,長期服用二甲雙胍可以顯著改善血糖,將二甲雙胍作為首選降糖藥的患者最遲會接受第二次降糖藥治療。與其他降糖藥合用,不僅可以減少相關藥物的用量,還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更重要的是,二甲雙胍除了降血糖,還可以通過減肥和改善血脂來控制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同時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
雖然二甲雙胍對糖尿病患者的益處是多方面的,但需要達到合理的劑量才能獲得更大的益處,而且近期可以達到更好的降糖效果,長期維持更長的時間才能達標。發現二甲雙胍的降糖效果與劑量呈正相關,也就是說二甲雙胍的降糖效果會隨著劑量的增加而增強。單用二甲雙胍控制血糖時,每天服用500mg二甲雙胍可使糖化血紅蛋白降低0.6%。每日服用1000mg二甲雙胍可降低糖化血紅蛋白0.7%;每日服用1700mg二甲雙胍可降低糖化血紅蛋白1.0%;每日服用2000mg二甲雙胍可使糖化血紅蛋白降低2.0%。如果與其他降糖藥聯合使用,可以進壹步改善糖化血紅蛋白的降低。但二甲雙胍的劑量並不是越大越好,最大劑量為每天2550mg,最佳降糖劑量為每天2000mg。
降血糖作用是對短期治療效果的評價。從長期受益來看,每天2000mg二甲雙胍可以更長時間保持血糖達標。普通糖尿病患者需要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下,相當於將全天平均血糖水平控制在8.6mmol/L以下。這樣的降血糖目標有助於降低糖尿病慢性並發癥的風險。對於新診斷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單用二甲雙胍每日2000mg,四年後可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下。當然,服用二甲雙胍的糖尿病患者並不是壹開始就服用2000mg,而是逐漸加重。二甲雙胍雖然能達到較好的降糖效果,但也會增加胃腸道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厭食、腹痛、腹瀉等。部分糖尿病患者首次服用二甲雙胍耐受性較差,但小劑量的二甲雙胍,從每天500mg開始,在1-2周內會增加到每天2000mg,可增加糖尿病患者對胃腸道反應的耐受性。
不同的二甲雙胍規格可能不壹樣,所以每天的用量也不壹樣。以500mg二甲雙胍為例,每天需要服用4片才能達到最佳降糖效果。當然,糖尿病是壹種進行性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胰島B細胞的功能可能會逐漸下降,胰島素分泌可能會逐漸減少,所以降糖的難度會逐漸增加。雖然二甲雙胍在初診糖尿病患者早期可以控制血糖,但後期可能會逐漸高於目標範圍,所以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要定期監測血糖。單用二甲雙胍不能控制血糖達標後,應在二甲雙胍基礎上加用二次降糖藥,二甲雙胍聯合其他藥物仍有壹定優勢。比如與胰島素合用,可以減少胰島素的用量,預防低血糖,胰島素會引起體重增加,但二甲雙胍可以減肥。這就是為什麽二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壹直服用二甲雙胍。
需要註意的是,二甲雙胍作為口服藥物,降糖作用有限。雖然是大多數二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選,但部分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療初期不能使用二甲雙胍,主要見於血糖升高嚴重的人群,其中糖化血紅蛋白達到9.0%,空腹血糖達到11.0 mmol/L,這兩類患者的血糖升高幅度較大。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急性並發癥的風險相對較高,需要盡早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而這類患者由於高糖毒性已經抑制了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後,高糖毒性的損害得到了緩解,胰島B細胞的胰島素分泌功能得到了恢復。血糖控制達標後,部分患者可以使用胰島素,制定新的降糖方案。此時仍可考慮口服包括二甲雙胍在內的藥物控制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初診糖尿病患者,應由專科醫生進行配方,不建議擅自用藥。
綜上所述,二甲雙胍可以通過多種機制降低血糖,是二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選和全程用藥。但需要每日2000mg才能達到最佳降糖效果,並有助於維持更長時間達標。不同的二甲雙胍規格不同。以500mg二甲雙胍為例,每天需要服用4片才能達到最佳的降糖效果。但建議患者初期治療從每天500mg開始,在1-2周內逐漸增加劑量至每天2000mg,可增加其對消化道不良反應的耐受力。因為糖尿病是壹種進行性疾病,即使早期使用二甲雙胍可以控制血糖,也要定期監測血糖。如果單壹藥物不能控制血糖,應聯合多種藥物降低血糖。血糖明顯升高的患者,如糖化血紅蛋白達到9.0%或空腹血糖達到11.0mmol/L,應開始胰島素治療,待血糖控制達標後再制定下壹步降糖方案。
感謝您的閱讀!
如有不妥,請指正!
歡迎到評論區咨詢交流!註:本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學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學指導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