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因素
豬價跳水引發的連鎖反應及時阻止了母豬存欄量的增長:豬價跳水引發的連鎖反應:養殖利潤下降——商品仔豬積極性下降——仔豬價格下降——母豬積極性下降——母豬存欄量增速下降,部分養殖戶淘汰生產性母豬,大大減輕了2009年生豬供大於求的壓力。
飼料原料價格下跌使得生豬成本線下降:2008年下半年以來,隨著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的下跌,生豬成本線也隨之下降,因此生豬虧損程度也有所降低。
支持生豬生產的宏觀政策:2008年底,中央政府出臺4萬億刺激內需,同時頒布實施新的土地政策,更多的政策和資金向農業傾斜。養豬業作為畜牧業的主體,屆時可能會得到更大的支持。
規模化養殖場數量大幅增加,風險意識明顯增強:經過2006年、2007年、2008年的洗禮,大量散養農戶退出養豬業,規模化養殖比例上升。與此同時,去年超高的利潤使得幸存下來的養豬場資金實力陡增,更多新的規模養殖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長期從事養豬業,經過洗禮,規模化養殖廠的風險意識明顯增強。在5月份開始的豬價跳水期間,許多大型養豬場采取措施淘汰經產母豬,減少存欄量。
消極因素
能繁母豬存欄量“剛性”,難以主動下降:目前能繁母豬存欄結構以生產能力強的青年母豬為主,所以除非迫不得已,養殖戶很難主動淘汰能繁母豬,除非出現長期深度虧損,資金鏈斷裂,最後不得不淘汰。所以能繁母豬存欄量是“剛性”的,主動下降的難度更大。
農民工返鄉增多,散戶有回流可能:由於內地農村缺乏大量勞動密集型企業,農民工返鄉再就業問題更加突出。養豬業投入小,去年的高豬價讓很多養殖戶嘗到了甜頭。據調查,很多農民工想重操舊業,繼續從事養豬業。在散養戶退出之前,部分市場已經被規模市場填滿。現在如果散戶回歸,市場生豬供大於求的壓力又會加大。
養殖場/戶資金實力雄厚,虧損強勁:自2007年以來,豬價飆升顯著充實了養殖場/戶的資金實力,壹旦2009年生豬供大於求,將進入虧損狀態。市場經驗告訴我們,誰能熬過虧損期,誰就能收復失地,迎來新壹輪的高盈利周期。所以,壹旦發生虧損,資金實力將決定誰能更好地“扛住”。如果大家都有足夠的資金實力,都在等著別人退出,2009年的虧損期可能會很長。
替代品供應充足,集體跳水的可能性很大:豬肉在人們的日常飲食中並不是壹種稀缺性高、可替代性低的食物。由於增長周期,2009年豬肉、雞蛋和禽肉的供應將大幅增加。二者之間的替代極有可能導致肉、禽、蛋等農產品價格集體暴跌,共同導致虧損。
2009年,生豬市場將迎來“寒冬”: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對2009年的生豬市場並不樂觀,但同時也不太悲觀。生豬出欄量的增加和需求的低迷,可能會使生豬在2009年9月之前很難走出低迷,因為壹旦生豬供大於求,過剩的部分就必須被淘汰,否則很難轉化為供不應求,市場也無法走出低迷。
但歷史上很少出現任何壹個周期的虧損期持續超過壹年的情況,因為大部分養殖場/戶在虧損後3-5個月資金鏈就會斷裂,抗風險能力差的就會被動退出,開始淘汰母豬,這樣生豬供應在淘汰母豬後的3-4個月內就會逐漸由供過於求轉為供不應求,從而走出虧損。
因此,我們預計2009年6月5438+00之後,隨著需求逐漸進入旺季,市場很有可能走出虧損,新壹輪盈利周期到來。
應急計劃
2009年避免虧損的最佳時機還沒有完全過去,我們將爭取在2009年1年底春節前能夠盡可能多地出欄,包括生產性能不好的母豬,盡最大努力把存欄量降到最低。現在是育肥豬養殖戶最不適合補充商品仔豬的時候,也是市場風險最大的時候。
在2009年生豬市場走出低迷之前,尤其是虧損後期,大量能繁母豬被淘汰,是補母豬的最佳時機,有足夠資金實力的可以借機“抄底”。抓住最佳時機,同時合理規避市場風險。
可以在農業網站上尋找專業的豬市預測報告,比如農業博客網、農業信息網等。對了,神農資訊網每周都有專業的豬市資訊報道。妳可以看看!
並且:
在經歷了2007年的瘋狂上漲後,2008年5月生豬市場開始跳水,暴跌壹直持續到10結束。進入冬季後,隨著需求的增加,市場有所反彈,但今年的生豬市場不會延續這種反彈勢頭,可能會是壹個“寒冬”,新壹輪周期開始。
從有利因素看,壹是豬價跳水引發的連鎖反應,及時遏制了母豬存欄量的增長勢頭。豬價暴跌引起連鎖反應,養殖利潤下降,商品仔豬補欄積極性下降,仔豬價格下降,母豬補欄積極性下降,母豬存欄增長率下降。同時,部分養殖戶淘汰了生產性能差的能繁母豬,大大減輕了今年生豬供大於求的壓力。二是飼料原料價格下跌拉低了生豬成本線。2008年下半年以來,隨著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下跌,生豬成本線下降,生豬虧損程度也有所減輕。第三,宏觀政策支持生豬生產。最近中央出臺了4萬億刺激內需,同時頒布實施了新的土地政策,這意味著會有更多的政策和資金向農業傾斜。養豬業作為畜牧業的主體,屆時可能會得到更大的支持。最後,隨著規模化養殖場的增多,農民的風險意識明顯增強。經過2006-2008年的洗禮,大量散養農戶退出養豬業,規模化養殖比例上升。同時,2007年以來的超高利潤大大增加了幸存養豬場的資金實力,更多新的規模養殖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長期從事養豬業並經過洗禮存活下來的規模化養殖場風險意識明顯增強。在2008年5月開始的豬價跳水期間,許多大型養豬場采取措施淘汰經產母豬,減少母豬存欄量,就是壹例。
但是,影響生豬生產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
壹是能繁母豬數量“剛性”,難以主動下降。目前能繁母豬的存欄結構以生產能力強的青年母豬為主,所以養殖戶很難主動淘汰能繁母豬,除非出現長期深度虧損,資金鏈斷裂,最後不得不淘汰。
二是農民工返鄉增多,散戶回流的可能性更大。世界金融危機影響了中國許多沿海企業,中國出現了農民工返鄉潮。由於內地農村缺乏大量勞動密集型企業,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問題更加突出。養豬業投資少,2007年的高豬價讓很多養殖戶嘗到了甜頭。據調查,很多返鄉的農民工希望重操舊業,繼續從事養豬業。在散養戶退出之前,部分市場已經被規模市場填滿。現在如果散戶回歸,市場生豬供大於求的壓力又會加大。
第三,在宏觀經濟不樂觀的背景下,豬肉需求萎縮。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中國GDP增速放緩,失業增加,居民購買力下降,消費意願十分謹慎。作為“副食品”,豬肉需求會受到影響,目前已經出現萎縮跡象。
第四,養殖場(戶)資金實力雄厚,虧損強。2007年以來的豬價暴漲,明顯充實了養殖場(戶)的資金實力。市場經驗告訴我們,誰能“扛”住虧損期,誰就能收復失地,迎來新壹輪的高盈利周期。所以,壹旦今年生豬供大於求,出現虧損,資金實力將決定誰能更好地“扛”住。如果大家都有足夠的資金實力,都在等著別人退出,那麽今年的虧損期可能會很長。
第五,替補供應充足,集體跳水可能性大。在日常飲食結構中,豬肉並不是壹種稀缺性高、可替代性低的食物。家禽,雞蛋,牛羊肉,蔬菜,水果和其他食物都在爭奪消費者的菜單。2008年的高豬價不僅擴大了生豬生產規模,也導致禽肉、禽蛋價格上漲,生產規模擴大。由於生長周期的原因,今年豬肉、雞蛋和禽肉的供應將大幅增加。這些品種之間的替代很可能導致肉類、家禽和雞蛋等農產品價格的集體暴跌。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不看好今年的豬市,但同時也不過分悲觀。出欄量的增加和需求的低迷,可能導致今年9月份之前生豬市場難以走出低迷。但歷史上很少有虧損期超過1年的周期,因為大部分養殖場(戶)虧損後3到5個月資金鏈就會斷裂,抗風險能力差的就會被動退出,開始淘汰母豬。這樣,在母豬淘汰後的三到四個月內,生豬的供應會逐漸由供過於求轉為供不應求,從而走出虧損。因此,預計今年10之後,隨著需求逐漸進入旺季,市場很有可能走出虧損,新壹輪盈利周期到來。
那麽,新周期會重現2007年的超高利潤嗎?需要註意的是,2007年豬價的暴漲以及由此帶來的超高利潤是歷史罕見的,其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壹是虧損期大量淘汰母豬,母豬存欄量銳減;熬過虧損期的養豬場緊接著高燒襲來,母豬存欄量再次銳減;之後宏觀經濟通脹壓力大增,整個價格體系大幅上漲,飼料原料等農產品價格普遍上漲,通脹背景下人們的購買力和需求旺盛...這些因素結合在壹起,創造了2007年的超高利潤。目前宏觀經濟環境是通縮壓力加大,需求萎縮。如果今年虧損期過後沒有大的疫情,生豬市場本身的價值規律就可以調節市場逐漸波動到均衡水平,而不是離均衡水平越來越遠。因此,今年生豬市場在沒有重大突發事件的情況下,將趨於收斂成蛛網狀,2007年的超高利潤難以再現。
面對今年的虧損預警,我認為避免虧損的最佳時機還沒有完全過去,養殖場(戶)要爭取春節前盡量出欄,包括生產性能不好的母豬,盡量減少存欄。現在是市場風險最大的時候,也是育肥豬養殖戶最不適合補充商品豬的時候。在今年生豬市場走出低迷之前,尤其是虧損後期,是補母豬的最佳時機。有足夠資金實力的可以借機“抄底”。
建議妳看看專業的生豬市場信息報告!有趨勢圖和相應的數值分析!
神農信息網的信息產品專欄有周報!有年報,有季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