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茶。我意識到生活是壹杯茶還是苦茶。有時候寧願自己壹個人品嘗,也不願意和別人分享。就算我和別人壹起品嘗,也絕對不是同壹種苦和心情。
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成了茶,苦、樂、甜都混在生活的清水裏,漸漸的這水有了味道。畢竟他們走的很匆忙,等著下壹片茶枯,等等。
那壹杯綠茶,詮釋了我們的壹生。壹個人品嘗終究還是苦的。壹路走來,生活中有太多不想做的事,太多留不住的人,太多想做卻沒做完的事,所有生活的味道都被浸透,依然讓苦澀占據舌尖,品味生活最真實最原始的味道。
是誰讓我們知道了愛情的美好,是誰讓我們知道了親情的可貴,是誰讓我們知道了友情的真實,而轉瞬即逝的正是那壹片片茶葉。
很多時候,我寧願喝濃茶,品味過去的回憶,因為那茶裏還有雕謝的茶香和背影,還有苦盡甘來的無盡甜蜜,生活的片段在甜蜜中漸漸清晰相連,像電影壹樣。
茶越濃,甜的時間越長。當四季浸在生命的清水裏,就會有春天的清新,夏天的炎熱,秋天的舒適,冬天的羞澀,這些都可以在茶中品味到,越濃越清。
我們也在別人的茶裏放了壹片茶。我們不知道喝了多少杯茶。我們不知道在別人的茶裏,我們是苦的。那壹片茶,或者說那壹片甜,在我們相遇的時候,就成了我們的壹生。
人生如茶。我體會到人生如水,是人生的壹種境界。人生如茶。我主要想說的是人類的壹種生活方式,也就是如何生活。
把人生比作茶,是對人生的沈思,是我對人生的理解。眾所周知,壹個人喝久了茶,才能真正品出茶的味道;壹個經歷多了的人,會體會到人生的很多味道。在去大理旅遊的時候,導遊曾經給我介紹過當地的茶道,說雲南大理的白族有喝三道茶的習俗,其獨特的風味是苦、甜、淡。其實人生不就是品茶嗎?青年時期,要吃苦耐勞,努力發展。可以說,我們喝了第壹口苦茶。中年要有所作為,收獲果實,喝壹口甜茶;到了老年,壹定要心平氣和,無憂無慮,開開心心,只喝壹口淡茶。這不僅是人生的三個階段,也是人生的三重境界。
我有時候覺得品茶的過程真的和人生的過程壹樣。當我們少年時,人性開始顯現,無憂無慮,生活清淡純凈,就像澀澀淡淡的茶;青春,青春洋溢,充滿夢想,生活燦爛多彩,像新茶壹樣芬芳多彩;壯年時,隨著事業的發展和人性的養成,浮躁已被消除,趨於穩定,同時保持色彩和活力;中年,人成熟了,冷靜了,但風韻猶存,風雅了,這是最有味道的階段;到了老年,世態炎涼,名利漸遠,往往身體虛弱,安於清閑。如果妳能像喝茶壹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是現實。
人生如茶,重要的是妳對茶道的理解,也就是妳對人生的理解。即使同壹品種的茶由不同的人沖泡品嘗,也會得到不同的口感。即使是同樣的茶,每次沖泡的味道也不壹樣。就像很多同代人,同年齡,同文化程度,甚至在同樣的生活環境下,人們的生活狀態,發展水平,成就,生活幸福感都是有差異的。理解的深度決定了差異的大小。聰明只決定生存能力,智慧決定生活質量。
生活復雜又簡單,關鍵在於妳的感受和品味。我們常說壹個人有自己的活法,其實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常常感嘆人生苦短,要珍惜每壹口茶的味道,品味自己的味道,品味自己的人生。無論妳嘗到什麽滋味,那都是妳自己的生活,別人無法替代。
人生如茶。感覺三茶,多麽悠閑,生活多麽忙碌。但是品茶和生活有幾個共同的特點。
品茶的時候,第壹口是苦的,微苦,有時候會覺得苦,而且這種苦會在妳嘴裏持續很久。第二口是甜的,甜的,甜的,有時候感覺像糖,甜味在嘴裏會很濃。第三口是淡淡的,很淡,有時候感覺淡淡的,很香,淡淡的味道在嘴裏會很舒服。
人生的第壹步是苦的。少年時,要努力學習數學、語文、英語等科目。第二步是甜的,因為我在中年的少年時期努力學習,刻苦鉆研,所以嘗到了甜頭。第三步是輕,因為人到中年沒什麽好擔心的,所以我會在晚年走完我的人生。
既然生活和品茶有這樣的相似之處,就要認真對待。當今世界,有許多人流落街頭,幹著打架鬥毆、殺人償命或乞討等壞事。仍然有許多孩子在家看電視和玩電子遊戲。妳有沒有想過:現在的壞人和乞丐是怎麽想的?他們在想:如果我小時候好好學習,現在就不用露宿街頭了!所以我勸妳拿起書,拿起筆,認真學習!
說起品茶,現在很多人都會抱怨茶苦,然後把杯子往桌子上壹摔,生氣地撅起嘴。如果妳有這樣的現象,那麽我向妳保證,妳肯定沒有仔細嘗過。對嗎?我勸妳現在就拿起杯子,仔細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