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中餐為什麽不大?(1)

中餐為什麽不大?(1)

這是壹個相當普遍的現象,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甚至在中國食物的發源地中國大陸也是如此。這也是壹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眾所周知,中國菜很好吃。但是,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出現壹個大規模的中餐集團,中餐行業還處於集團紛爭的初級階段。在可預見的未來,幾乎不可能指望出現肯德基、麥當勞這樣的餐飲巨頭。作為壹個餐廳經營者,我壹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看了很多這方面的文章,但是總覺得那些文章雖然很有道理,但是有些地方,總覺得不夠透徹,不夠全面。所以我就結合我的業內人士的經驗和思考,提出壹些個人看法。壹:對食物缺乏敬畏。中國人無所畏懼,什麽都敢做。充其量是咄咄逼人,但壹不小心就會變得不計後果,不計後果。外國人,尤其是那些先進國家,雖然他們的人民比我們富裕很多,但很少看到他們浪費糧食。他們珍惜自己餐桌上的每壹種食物,把節儉當成壹種美德。很明顯,相比之下,中國人(尤其是大陸,尤其是公款吃喝的人)在吃的方面特別浪費。從官方到民間,以大吃大喝、揮霍浪費為榮,以勤儉節約為恥。酒席上剩菜越多,似乎主人的面子越大,也似乎主人有身份有錢。這些愚蠢的習慣在我們這個剛剛擺脫貧困,人均收入排在世界壹百名之外的第三世界國家是如此的苛刻。號稱美食之國的中國,宣稱世界上所有的有機物,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裏遊的,土裏鉆的,蛇啊,蟲啊,老鼠啊,螞蟻啊,都不能進口。對於任何能吃的東西,簡直都是情有可原,壹個動物,從頭到尾,從裏到外,從排泄器官到生殖器官,基本上什麽都能端上中國人的餐桌,讓那些外國大人傻眼。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充其量只能節約資源,充分利用每壹餐。往壞裏說,在外國人眼裏就是不文明、古怪、無法理解的飲食習慣。* * * * *但是,首先必須指出,吃不吃這些東西(比如水裏的豬)並不能說明誰更文明、更高尚。最大的問題是,壹些中國“精英”願意吃壹些動物的生殖器官或大腦,以及那些稀有的野生動物,並在吃的過程中表現出許多殘忍、落後、恐怖、野蠻的做法。就像在猴子的頭上敲個洞,用勺子把猴子的大腦活活吃掉;或者把燒開的油倒在毛驢身上,直接燙壹下,然後用刀切下來吃(活毛驢);把剛出生的老鼠崽活活放在油裏炸(三個回復);把活鵝放在滾燙的鐵板上,讓它因為燙而不停地跳,直到鵝的腳熟了,再當場切下來吃。雖然這些人只占654.38+0.3億大陸人和5000萬海外華人的壹小部分,因為大多數普通中國人即使想吃飯也吃不起這些角落,但問題是,這些人恰恰是中國人的“精英階層”,他們的精力、權力和財富最大,嘴巴最貪婪,影響力最大。這種惡劣行為極大地損害了國人的聲譽,自然也間接損害了中餐的聲譽,因為中餐是他們的“幫兇”。* * * * * *但是,必須指出的是,外國成年人不能完全接受中國食物,有文化原因,與中國人是否糟蹋食物無關。比如吃狗肉,幾年前就惹了不少麻煩(尤其是韓日世界杯和北京奧運會期間)。在外國人眼裏,狗是人類的朋友,不能吃。但是中國人(包括韓國人)不這麽認為,可以吃。我認為,撇開其他情況不談,單就這件事來說,我們沒有必要看輕自己。吃狗肉(雖然我個人不吃),其實我覺得沒什麽。作為家養動物,有人願意拿它當寵物,或者當朋友,甚至當孩子和父母,OK。所以我個人認為,吃不吃狗,吃不吃狗肉,只是文化和飲食習慣的沖突,不涉及壹些本質的東西,狗和豬,羊和羊。讓外國大人想叫就叫,不理就行。但是,我們必須明確壹點。外國大人反對我們吃狗,外國大人反對我們吃老虎、穿山甲、猴子等珍稀動物,反對怎麽吃。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可能有壹點文明沖突的借口,但後者根本無法解釋。我們吃任何珍貴稀有的動物。壹種食物用什麽方法吃才是最新鮮最美味的,不管這種方法是殘忍還是無知。歸根結底,這還是歸結於我們中國人(尤其是大陸人)對美食缺乏敬畏,或者說,對自然缺乏敬畏。人作為動物,能夠進化成為萬物之靈,是因為他能夠擺脫動物本能,尊重和敬畏自然。妳知道,我們所有的食物都是大自然的禮物。每當我們面對各種各樣的食物時,我們都應該感謝它,因為它是大自然的禮物。對我們來說,大自然的產物不是我們想要什麽,而是我們能吃什麽,不能吃什麽。在產品這麽多的現代,總得有個道德底線吧。因此,我們應該譴責壹些中國人不文明和無知的飲食行為,而對於那些有關的人,我認為他們應該懺悔,請求上帝(大自然)的原諒。2.對人性缺乏信心。說實話,中國菜世界聞名。無論從“色、香、味、營養”的任何壹個方面,中餐都是全方位領先於其他國家的。但中餐壹直只在中國文化界和西方少數民族中流行,始終無法到達西方主流。在我看來,歸根結底,並不是西方人不喜歡中國菜。相反,他們非常喜歡中國菜。但問題是,他們其實是發自內心的不信任做中餐的中國人。中國人不誠信,眼裏沒有規則和信仰。美國有壹部非常受歡迎的喜劇《生活大爆炸》,裏面的壹些情節生動地說明了這壹現象。其中四個男主角非常喜歡西餐,經常在中餐館吃飯或者從這家餐館訂外賣。然而,每次吃的時候,謝爾頓都要壹遍又壹遍地問,他最喜歡的壹道菜裏是柳丁還是橘子丁,因為菜單上的名字是柳丁,他總是懷疑中餐老板在搗鬼,用橘子丁代替柳丁欺騙顧客。然而,作為壹個外國人,顯然無法分辨這些煮熟的東西是柳丁還是橙子丁。這些情節是對中餐的無端詆毀嗎?看到這些鏡頭,開懷大笑,回想起來,不禁感到尷尬和羞愧。不得不承認,作為壹個餐廳經營者,壹個略知內幕的人,這種現象絕對不是汙蔑和造謠,而是中國食品行業確實存在的諸多醜惡現象之壹。這些現象不是個案,但絕對非常普遍。從路邊的燒烤攤,豬肉串當羊肉賣,到規模更大的餐館,豬排當鹿排賣。特別是壹些星級酒店,有時會嚴重買到假魚翅、假燕窩。這種事情,數不勝數,藏不住。說實話,每次聽到這樣的案例,從情感上來說,我都不太在意後者,不管前兩種情況。反正對於買得起這些東西的人來說,不管是真是假,可能都不會太在意。他們在乎的是吃飯環境,和誰壹起吃飯。當然,就算吃錯了,他們也不在乎。反正這些魚翅窩價格不菲,也不需要花自己的錢。但是,從我的良心和職業道德來講,我為我那些作弊的同事感到羞恥。從純技術的角度來說,以中國人的“聰明”,在這些歪門邪道(尤其是食物)上,我們的成就(泛指中國人)幾乎可以說是登峰造極,在全世界都是牛逼的。現在我們幾乎可以把假的做的和真的壹模壹樣,比如假鹹蛋,假奶粉,假燕窩。即使是經常吃的人也分不清味道和形狀的區別。據說現在廣東有人專門做假魚翅,就像做粉條壹樣。添加了壹些“專利”的化學添加劑後,假魚翅在形狀、口感、味道上幾乎壹模壹樣(但坦白說,魚翅本身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味道,都是用其他輔料增強的)。難怪曾經有個朋友第壹次被邀請去吃紅燒魚翅。這是非常罕見的幾百美元壹個。吃完後第二天他跟我聊起吃魚翅的感受:就像吃壹碗硬粉條,有幾塊,但是裏面的紅燒汁很好吃,濃郁,綿長。到了第二天,胃裏好像還有紅燒汁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