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碗面是好是壞,和面是很重要的關鍵。這個問題沒有具體說明是哪種面,因為大家都知道,面的種類太多了,比如刀削面,拉面,手工面等等。因為種類不同,和面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和面的時候水和面粉的比例怎麽搭配?水溫控制?怎麽做面團?如何讓面條長時間保持煮熟?口感順滑,充滿能量?下面我就詳細分享壹下。
和面應該選擇什麽樣的面粉?
面粉也叫小麥粉。目前市場上有三種面粉:高筋面粉、中筋面粉、低筋面粉。要使面條富有彈性,不易斷,壹般和面時要選用高筋面粉和中筋面粉,尤其是市場上使用最廣泛的中筋面粉,這樣面條更有彈性,但不能選用低筋面粉。低筋面粉壹般用來做蛋糕、油條和壹些糕點。
不同水溫對面條和面條的影響
眾所周知,有的人經常用冷水和面,有的人用溫水或熱水和面。相信有足夠廚房工作經驗的朋友都知道,不同的水溫和面條會有不同的面團效果。
面粉富含蛋白質,是面筋蛋白的壹種。在和面的過程中,面筋蛋白遇水會迅速膨脹吸水,最佳溫度在30度左右,會使面團形成面筋網絡,從而有足夠的張力和延展性,也就是強度足夠。
冷水和面條。冷水拌面是最常見的方法,特別適合用面條做面。冷水和面團不會使蛋白質糊化和變性,但能使面團具有足夠的韌性和張力,並保持更多的面筋網絡。特點是面條有彈性,充滿能量。
溫水和面條。溫水和面也是常用的方法。溫水與面粉中的蛋白質、澱粉接近糊化,所以蛋白質沒有完全變性,但仍保留部分面筋網絡,有壹定強度。但不像冷水和面粉,強度較小,彈性不如冷水和面粉。溫水和面條常用來做包子、饅頭等蒸制面食,面條也可以用面條來做。
熱水和面條。熱水和冷水正好和面團相反。高水溫使面粉中的蛋白質和澱粉糊化,增強了面團的粘性,不能形成有效的面筋網絡,從而使面團失去彈性和強度。熱水面團更適合做糕點、鍋貼等面食,不適合做面條。
手搟面怎麽拌?
我以手工面為例,和黃瓜拌在壹起做蔬菜面,加入黃瓜汁讓面團更有特色。操作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不同的蔬菜水果,比如西紅柿、菠菜等。使得面團具有不同的顏色和味道特征。
壹、配料的準備
面粉,黃瓜,雞蛋,鹽,油,冷水。
二、制作步驟
黃瓜1根洗凈,切成小塊,放入榨汁機中榨成黃瓜汁備用;
2.將500克面粉倒入空盆中,加入6克鹽、壹個雞蛋和3克食用油拌勻;
3.倒入準備好的黃瓜汁,攪拌均勻。不夠的話,加適量冷水(水要分幾次加,避免壹次加太多);
4.先用筷子攪拌均勻,再用手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團;
5.揉面後蓋上蓋子靜置30分鐘(面團壹定要靜置才能更有活力);
6.用搟面杖將面團搟成面片,需要厚薄均勻,盡量呈長方形和正方形,方便分揀;
7.將面片對折,然後搟成面片,重復操作2至3次;
8.將面團切成等厚的條狀;
9.切好後,把面條抖壹抖,撒上幹面粉。
總結:
面團加鹽的目的是增加面團強度,改善面團顏色,使面團更加潔白美觀;
在面團中加入雞蛋的目的是增加面團的蛋白質,使面條在烹飪時不容易粘在壹起。
在面團中加入食用油的目的是為了讓面團更軟,不易幹,不易沾手,操作方便。
揉面時最好用冷水揉面,揉面後醒發30分鐘;
和面時,選用高筋面粉或中筋面粉,這樣做出來面條更有彈性,不容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