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農家特色菜

農家特色菜

配料:臘肉、竹筍

調料:蔥少許,1湯匙糖,水少許。

制作:

1,春筍去皮洗凈,對半切斜切片,鋪在托盤底部;

2.將臘肉切片,平鋪在竹筍上。撒壹湯匙糖和壹點水。

3.將鍋裏的水燒開,蒸7分鐘。

練習:

1,肥魚肚梳花刀後,加白醋揉搓洗凈,再用清水沖洗幹凈,丟入燒開的鍋裏,飛出來;另外,將甜豆切成菱形塊,放入沸水鍋中飛水。

2.鍋裏燒熱油,放入姜片、蒜片、花椒節、紅辣椒片翻炒,然後倒入肥美的魚肚和甜豆壹起翻炒。加入鹽、麻辣鮮露等調料後即可上桌。

原材料:

鮮茄子500克、青紅椒條15克、蔥條15克、蔥段5克、姜片、蒜片、鮮小米椒圈5克、水煮汁8毫升、麻辣鮮露5毫升、醬油10毫升、白糖8克、孜然粒5克(炒)、熟芝麻5克、味精2克、生粉、芝麻。

方法:

1.將帶皮的紫茄子沿長度切成兩半,然後用斜刀切成柳條,用淡鹽水浸泡15分鐘後取出,用毛巾擦幹,將生粉壹個壹個拍開,放在漏勺上,再放入四五成熱的油鍋中浸泡,煎至凝固。油溫升高時,撒壹點白醋使油面“膨脹”,繼續煎至番茄條酥脆焦爛。

2.另起鍋倒入大豆油,放入蔥、姜、蒜、青紅椒條、蔥條、鮮小米椒圈,炒香,加入各種調料,倒入茄子,撒上孜然、熟芝麻,快速翻面,裝盤。

原材料:

豬裏脊肉200g,海兔(即盆魚)100g,水發秋耳20g,青紅椒片20g,花椒20g,黑胡椒汁,鮮香,蠔油,料酒,鮑魚汁,生抽,味精,雞粉,白糖,蔥姜蒜末,濕澱粉,麻辣油,生抽。

方法:

1,把海兔的軟骨壹個個去掉後,打壹個花刀;先把豬裏脊肉切片,然後打成五谷刀。沖幹凈後放入辣椒盆浸泡。

2.鍋內放入寬油,加熱至七成熱時,分別迅速將海兔和腰花中的油拉出來,撈出瀝幹備用。

3.鍋內留底油,先放入蔥姜蒜末,再放入黑胡椒汁、蠔油、鮑魚汁、料酒、美味、醬油、味精、雞粉、白糖,將海兔、腰花、秋耳、青椒片翻炒均勻,再用濕澱粉勾芡,淋上辣油、香油。

制作:

1.將750克的雞肉洗凈,切成重約30克的大塊,洗凈,加入10克的蔥、姜片,15克的料酒和12克的鹽,抓勻,腌制30分鐘。

2.金華火腿50克洗凈,切成5×1×1 cm的條狀;洗凈鮮蓮子100g。

3.將新鮮荷葉放入蒸鍋,加入香菇、雞塊、蓮子、火腿各30克,將蒸鍋放入蒸籠,大火蒸6分鐘,取出即可食用。

特點:

這道菜雞看起來很普通,但它的香味來源卻是多方面的。火腿,荷葉,蓮子,香菇,都有各自的精致風味。當它們融合在壹起時,既不會帶走雞肉的香味,又能掩蓋雞肉的異味,增強菜肴的香味。春天西湖的銅板蒸菜很有特色。這道菜如果用銅板蒸,效果不錯。妳可以試試。

這道菜是由傳統的麻辣毛血菜演變而來,突出的風味是青椒和花椒的鮮香辣味。

制作:

1,鍋內放植物油,將姜片、蒜片、蔥片、芹菜節、小米椒節、幹青椒翻炒,然後將湯汁混合熬成汁,加入芥末醬和鹽調味,提前做好辣湯。

2.上菜時,先將豆芽翻炒後放在窩盤底部,再將麻辣湯放入鍋中,加入毛肚片、鴨血塊、午餐肉、豆皮等。要調味的話,在盤子裏放壹點稀醬,撒上蔥花、蒜和鮮青椒,最後用熱油炒壹下就可以上桌了。

材料:鵝腸300克。

輔料:紅辣椒2個,小蔥2根,紅薯粉。

調料:大蒜5克,15克保寧醋,5克辣椒油,2克鹽,2克雞精,3克香油。

練習:

1.鵝腸洗凈,切成小塊,大蒜去皮,切成粉,洋蔥洗凈切段;

2、鍋上火,註水,加入少許食用油、鹽、蔥,水開後,放入鵝腸煮熟,撈出,瀝幹水分,放入碗中;

3.加入鹽、雞精、香油、辣椒油、蒜末、保寧醋,拌勻,上紅薯粉。

原材料:

有機茄子300g,小米辣10g,蔥花,姜米,大蒜,玉米粉,鹽,糖,醋,鮮湯,濕澱粉,色拉油。

方法:

1.將茄子切成1 cm見方的方塊,放入清水盆中浸泡10秒,然後取出瀝幹水分。加入玉米粉攪拌均勻後,放入油鍋中炸至黃氏。

2.鍋裏留底油,放入姜米、蒜米、小米辣籽炒香。加入適量鮮湯,用鹽、糖、醋調味後,將濕澱粉勾芡,然後倒入炒好的茄子丁攪拌均勻,最後撒上蔥花即可。

原材料:

大豆100g黑豆50g赤小豆30g綠豆20g泰式椒圈10g蔥花10g辣椒醬30g芝麻醬30g精鹽5g豆腐王10g。

方法:

1.將黃豆、黑豆、紅小豆、綠豆用礦泉水浸泡5小時,先放入豆漿機中打成豆漿,然後倒入幹凈的鍋中用火加熱,加入豆腐王、精鹽,煮沸後倒入蓋著細布的模具中,冷卻後壓制成型,即得自制豆腐。

2.將豆腐切成2厘米,撒上泰椒圈和蔥花,配以辣椒醬和芝麻醬菜肴,供客人蘸食。

配料:裹豆腐

輔料:姜、蒜、蔥花、側耳根顆粒。

調料:鹽、糖、香醋、醬油、水豆粉。

練習:

1,火上放色拉油,七成熱時將準備好的裹好的豆腐放入鍋中,炸至豆腐凝固,然後取出放在石板容器上。

2.鍋裏留底油。先放入姜、蒜、蔥花、耳根翻炒至香。然後,加入適量的鹽、糖、香醋和醬油。用水豆粉勾芡,調成魚味汁後,拿鍋舀在豆腐上。撒壹些蔥花。

特點:

豆腐腦原本是雲南的壹種小吃,但在這裏被改良成了魚香菜。

配料:牛舌、牛肚、黃喉、鴨血、紅薯粉絲。

輔料:芹菜、豆芽、小白菜、巴贊辣椒、豆瓣醬、幹辣椒段和青椒。

調料:鹽、味精、料酒、自制底油、蔥油。

練習:

1,鍋下廣水,加入適量鹽、味精、料酒拌勻;

2.所有原料依次空運;

3.將100g底油和100g蔥油下鍋,拌勻加熱,加入30g巴贊辣椒和50g紅豆沙炒,加入30g泡幹辣椒和30g青椒炒;

4.加入1斤高湯燒開,燒開1分鐘後撈出殘渣,煮料酒,加鹽、味精、雞粉拌勻;

5.將飛好的豆芽、娃娃菜放入水中,燙至入味,撈起放在盤底;

6.將牛舌、牛肚、黃喉、鴨血、紅薯粉條放入鍋中,將湯汁倒入鍋中,將芹菜片撒上水;

7.另起鍋加入自制基礎油50g,蔥油50g,燒至六成熱。加入40克泡好的幹辣椒和40克青椒和白辣椒,煎約10秒,至香。將它們倒在煮熟的菜肴上,裝飾後即可食用。

自制基礎油:

1.在湯桶中加入40公斤色拉油,加入3公斤蔥花、3公斤姜末和4公斤蒜末,小火煮沸,炸至金黃色,香味溢出,然後打撈殘渣。將20公斤汽巴椒放入油中20次,混合壹份,炸至香,再加入另壹份。畢竟繼續攪拌。

2.倒入5公斤熱黃油,小火燉15分鐘,這樣香味可以更好的融合。加入研碎的永川豆豉300克、紅燒肉罐頭500克制香,加入酒糟500克,攪拌均勻,加入香辛料粉(香葉30克、八角30克、桂皮30克、草果30克、65438丁香)。

3、小火燉15分鐘,關火蓋好。用余溫浸泡料頭,燜壹夜。上層油是烹飪毛血旺的專用基礎油。

配料:土豆、牛腩

輔料:托縣花椒圈150g,花椒40g,八角30g,茴香15g,蔥、姜、蒜各40g。

調料:醬油200g,醋100g,鹽5g,胡椒粉3g,雞汁2g。

練習:

1.挑選澱粉含量高的土豆(最好是紅皮土豆),去皮切塊,放入籠中幹蒸10分鐘至熟;

2.2斤牛腩切成拇指粗細的條。冷水過鍋後撈出,鍋底油加熱。夏托縣花椒圈150克,花椒40克,八角30克,茴香15克炒香。

3.將牛腩條翻炒均勻,加入蔥、姜、蒜片40克,拌入醬油200克,醋100克;

4.加入清水3.5公斤,小火燉30分鐘至熟軟;

5.取牛肉條200克,原湯200克入鍋,加入蒸土豆200克,加鹽5克,胡椒粉3克,雞汁2克,靠中火上幹湯,取鍋放入熱砂鍋。撒上蔥花即可食用。

註意:

火最後煨的時候不要加太多湯,不然土豆會變軟爛,捏不動。

配料:鴨肉和豬肉。

輔料:香菇、蔥、姜、蒜

調料:高湯、鹽、醬油、醋、料酒、味精、辣醬。

練習:

1,將鴨子切成小塊;

2、炒鍋大火,油五成熱,下豬肉片和香菇翻炒,下蔥、姜、蒜翻炒入味;

3、然後放入鴨塊,加入湯汁和鹽、醬油、醋、料酒、味精,燒開後倒入砂鍋,小火燉30分鐘左右;

4、另起鍋放底油,放入辣醬和蒜片翻炒,倒入砂鍋,蓋好桌子。

材料:豬肉

輔料:雞蛋、香菇切片、大白菜。

調料:澱粉、鹽、蔥姜汁、醬油、料酒。

練習:

1,剁豬肉餡;肉餡中加入雞蛋、澱粉、鹽、蔥姜汁、醬油、料酒、胡椒粉、雞精、香油。

2.用小火煎成丸子;

3.將高湯、蘑菇片、大白菜、蔥姜汁、鹽、料酒、胡椒粉放入砂鍋中用小火燉至湯汁沸騰;

4.放入炸好的丸子,蓋上鍋蓋燜30分鐘,加入雞精和香油調好味,撒上香菜粉。

原料:帶皮五花肉300克,純種黃鱔片200克,青紅美椒節50克,馬耳蒜苗50克,豆瓣醬,蒜片,姜片,胡椒粉,豆豉,甜面醬,味精,糖,花椒粉,植物油。

方法:

1,將帶皮的五花肉放入鍋中,煮至八成熟,取出後切塊。另外,將鱔魚片放入開水鍋中用清水浸泡,然後取出洗凈粘液。

2.鍋裏放壹點植物油,先把肉片炒到吐油,再把蒜片、姜片、花椒、豆豉壹起炒,等豆瓣醬、甜面醬慢慢炒壹會兒,再倒入青紅美椒節、鱔魚片,大火炒壹會兒,再把蒜苗炒出來,加入味精、白糖,繼續炒65、438+0分鐘,最後撒上花椒粉拌勻。

特點:這道菜融合了兩種看似不相容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