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木又名龍血樹、巴西蘇鐵,為百合科龍血樹屬多年生常綠喬木葉花。因其切口能分泌出壹種彩色汁液,即“龍血”,故名龍血樹。巴西木不產於巴西,而是原產於非洲幾內亞周邊的熱帶雨林。中國已被廣泛引種栽培。
巴西木主莖挺拔,散葉如傘;葉子是鮮綠色或五顏六色的,四季如春。所以巴西木被視為室內裝飾廳的上品。
1.巴西木材栽培的土壤選擇
市場上的盆栽巴西木多采用細沙,種植者用細沙使植物充分生根,但長期使用不利於植物生長。為了讓植物茁壯成長,泥炭土必須分階段更換。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呈酸性(pH 5.5 ~ 6.0)的土壤最適宜。腐殖土4份、園土3份、河沙(或珍珠巖)2份、有機肥1份可用於配制培養土。
2.巴西木文化的澆水方法
巴西木比較耐旱,但是澆水不夠,盆土太多,會導致長勢不好。在生長季節,尤其是生長旺盛的夏季,盆土應始終保持濕潤。家庭盆栽要做到“幹濕兩用”,即盆土表面不澆水不能倒,要澆透。人們應該在入秋後逐漸減少澆水量,在冬季休眠期控制澆水。澆水過多會導致根腐。
在培養和養護過程中,應保持壹定的空氣濕度。比如空氣幹燥時,要經常給葉子噴水,防止葉子幹燥卷曲,使葉子幹凈明亮。在生長期,如果每天給葉子噴水2 ~ 3次,葉子會伸展得很好。
栽培期間要保持水質清潔,每周澆水l ~ 2次,不容易水太多,防止樹幹腐爛。夏天熱的時候可以通過噴灑來改善空氣濕度,在葉子上噴灑水來保持濕潤。
3.巴西木文化的施肥方法
盆栽巴西木不宜過大,要慢慢生長,保持適當的高度。所以施肥要少。生長期每隔15 ~ 30天追施1倍稀液肥,可使葉片光亮。對於雜色葉品種,應少施氮肥或施含氮量高的肥料,避免葉片雜色褪色。壹般施20% ~ 25%餅肥液,或追施0.2% ~ 0.3%磷酸二銨加0.3% ~ 0.5%硝酸鉀,或葉面噴施0.1%尿素加0.2%磷酸二氫鉀水溶液。
巴西木在生長期要適當追肥在根外,噴施100倍稀釋營養液,每半月1次。經過幾年的栽培,巴西木在植株過高或莖下部葉子脫落、樹形較差時,應進行修剪。每年早春換盆或換土。此外,過度通風、幹旱、不定期澆水和過量施肥都會導致葉尖燒焦。
4.巴西木材栽培的溫度要求
巴西木的最佳溫度為20 ~ 30℃。冬季可在10℃以上越冬,溫度過低會停止生長。
只要溫度和其他條件適宜,巴西木材壹年四季都可以生長。夏季炎熱時,應適當遮蔭,冬季室溫不低於5℃,但冬季最適宜它冬眠,休眠溫度為13℃。如果溫度過低,葉子的尖端和邊緣會出現黃褐斑。
5.巴西木材文化的光照要求
巴西木對光的適應範圍很廣,喜歡明暗。但長期存放在室內過於陰涼的地方,會導致葉片變黃,條紋葉褪色。在春天,秋天和冬天,我們應該看到更多的陽光,尤其是在冬天。在室內明亮的地方,壹年四季都可以擺放。如果壹定要放在暗室中觀賞,觀賞15 ~ 30天後,壹定要放在光線適宜的地方壹段時間,再放在室內觀賞,以此類推。巴西木怕陽光直射,夏天要註意防止陽光直射。夏季室外養護,要註意用50%左右的遮陽材料遮陽,防止烈日灼烤葉片,影響觀賞效果。
6.巴西木業的害蟲控制
主要病害有軟腐病、葉斑病和莖腐病。通風除濕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發病後可噴灑75%可濕性百菌清600倍液或70%可濕性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進行防治。主要害蟲為紅蜘蛛和介殼蟲,可用80%敵敵畏1000倍液防治,或噴灑其他適宜的農藥。
7.巴西木文化的註意事項
(1)巴西木生長旺盛,能形成大型植物。但是植株太高,或者下部葉子脫落,會影響觀賞效果,需要修剪。修剪時,如果從植株頂部或離地面約15 cm處剪下,剪下的地方會長出新的枝條。
(2)巴西木的越冬溫度應保持在65438±00℃以上,銀線巴西木的抗寒性稍強,溫度不應低於8℃。8月底後應停止施肥,以增強越冬能力。
(3)巴西木喜歡高濕度(70% ~ 80%)的環境。新葉取出時,如果空氣過於幹燥,葉緣和葉尖容易幹枯,因此在生長期要加強葉面和周圍環境的噴水。生長期,城市要註意充足供水,保持盆土濕潤,但要避免積水。
(4)當植株長得太高,下部是空的時候,可以把過長的部分剪掉。扡插後,左節下會長出新的枝條,從而形成理想的株型。
8.巴西木文化的傳播方法
扡插繁殖是主要方法。除冬季外,四季均可扡插,但以初夏扡插為佳。可以將帶葉的莖頂端或剪下後長出的側枝剪下,貼在純沙中,放在陰涼處或遮蔭50% ~ 80%。或用壹年生或多年生枝條作插條,切成10 ~ 15 cm長,每根插條4 ~ 5節,去掉基生葉。要在刀口上塗草木灰或硫磺粉,防止刀口腐爛。扡插基質由普通沙子或蛭石制成。切割可以通過直接切割或橫臥切割來完成。當溫度控制在25 ~ 30℃,濕度保持在壹定水平時,生根需要30天左右。
帶頂芽和葉片的插條容易生根,壹般25 ~ 30天即可在盆中生根;莖段生根緩慢,有時需要60 ~ 70天才能生根並長出新芽。可用生根劑促進生根,如用1000倍的萘乙酸快速蘸根。
巴西木材也可以通過種子繁殖。但不能保持品種特性,尤其是雜色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