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撻皮:制成蛋撻外面酥皮的主要原料是面粉,家庭中制作可以選用普通的中筋面粉,例如“富強粉”、“餃子粉”等。在和面時,加入少許的黃油可以令面團既光潔又不黏手。制皮時,包入的大量黃油可以令蛋撻外皮酥脆多層。
2、撻水:蛋黃、淡奶油、白砂糖、全脂牛奶是制作蛋撻內餡必不可少的原料,這樣烤出的蛋撻味道才會軟嫩細膩、蛋香飄萬裏。
3、工具:烹調所用的烤箱需要有上、下賜教加熱烘烤的功能,只有單獨上端或下端1組加熱管的烤箱都不適合用來制作蛋撻。西式滾輪型的搟面杖與普通的搟面杖相比,操作更加方便,手掌上的力量可以均勻地壓落在面團上,令搟成的面片薄厚均勻。使用金屬材質的蛋撻模在捏制撻皮時不會變形,非常方便操作,而且還可多次重復使用。此外,制作蛋撻時還會用到保鮮膜、烤盤、量杯、小秤和隔熱手套等工具。
個人經驗分享:關於蛋撻模標準的是上口直徑7cm,高2.5cm的模,做出來的蛋撻和肯德基的壹樣大小。
不過我個人覺得使用菊花撻模在做好後蛋撻更容易從模中取出。推薦三能出的撻模具,做工和質量比較好,價格壹般在3-6元壹個。三口之家買4個模就夠了,這麽大的蛋撻吃壹個就夠了。想多吃可以再接做烤幾爐嘛,
二、和面
1、預先取250g黃油,用保鮮膜包裹好,入在室溫下使其自然軟化。
2、用小秤稱出300g中筋面粉,倒在案板上,將中間的面粉堆向四周,使面粉堆成類似火山口的形狀。
3、用量杯取150ml冷水,徐徐地倒入中空的面粉中,並不停地將面粉與冷水混合。
4、最後將面粉與冷水完全混合均勻,和成壹個完整的面團。
5、取20g自然軟化的黃油放入面團中,用手不停地按壓揉搓,直到黃油完全滲透入面團中(起初用水和好的面團質地較硬,但均勻揉入黃油後就會變得綿軟而不黏手)。
6、取少許和好的面團放在手中,按成小餅狀,再用雙手拉開,如果小面餅可以抻得很薄、很長而且不破,面團就算和好了。個人經驗分享:
(1)我覺得用盆來和面更容易控制,加入黃油後開始和的時候會覺得黃油和面團總是分離,而且滿手都沾了油油的黃油,這時不要停下來,堅持繼續和面,過壹會兒時間黃油就會與面團完全混合,手上沾的黃油和面粉都沾回到面團上,手會變得非常幹凈了。
(2)用手拉開小面餅只要能拉長壹段不是那麽容易破就行了,我做過三次撻皮,沒有壹次能像上面說的可以抻得很薄,但做出來的撻皮也都不錯。三、搟皮
1、將和好的面團按成餅狀,再將余下的自然軟化黃油(230g)放在面餅中間,並用保鮮膜將黃油表面按壓平呈餅狀。
2、將保鮮膜揭下,再用底下的面餅將中間的黃油完全包裹住,並將上口封嚴。
3、把包好黃油的面團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冷藏10分鐘。
4、在案板上撒少許薄面,將冷藏過的面團用手小心地按成餅狀,註意不要將面皮按破,使中間的黃油露出來。
5、用搟面杖將面餅搟開搟薄,制成1張厚約1cm的長圓形面皮。
6、將搟好的長圓開薄餅均分成3折,再將左右兩段向內折疊,接著用手輕輕壓實。
7、繼續將面餅搟壓開,搟成1張薄厚均勻的長方形面皮,註意適時地在面皮上撒些薄面,避免案板或搟面杖與面皮粘黏。
8、接著將長方形面皮均分成3折,繼續將左右兩段向內折疊,並用手輕輕壓實,將面片疊成壹個薄厚均勻的長方形面餅。
9、將疊好的長方形面餅用保鮮包裹好,放入冰箱中冷藏30分鐘。
10、將面餅從冰箱中取出,揭去保鮮膜,再次用搟面杖搟壓開,搟成厚約1cm的長方形面皮,並再次均分成3折,繼續將左右兩段向內折疊,疊成壹個薄厚均勻的長方形面餅。
11、最後將長方形面餅搟成厚約1cm的長方形面皮,再從較窄的壹邊開始卷起,註意壹定要將面皮卷緊實。
12、待將面卷直徑卷至約5cm時,用刀將面皮斜切斷,再將面皮邊緣壓實,並用保鮮膜將面卷包裹好,再放入冰箱中冷凍1小時。
13、然後繼續將余下的面皮用同樣的方法卷成面卷,放入冰箱冷凍。個人經驗分享:
(1)先在保鮮膜中把黃油按成餅狀比放到面餅上再按要好;
(2)包裹黃油時壹定註意不要留空氣在面團中,到後面捍的時候容易破;
(3)搟面時壹定要輕壹些,這樣才能盡量避免把黃油搟出來,我做過三次撻皮,每次都最終還是會有黃油漏出來,最後壹次算比較好,在最後三折的時候才漏出來,看來想不漏出來還需要壹定的技巧和練習才行。黃油漏出來面皮就容易粘到搟面杖上,這時不用理會破的地方,完成所有步驟,照樣卷起來,雖然破了,便並不影響撻皮的制成。四、捏皮
1、將凍硬的面卷從冰箱中取出,在室溫下使其自然解凍,用手輕捏面卷,感覺面卷回軟,可以捏動即可。把面卷外的保鮮膜揭開,用刀切成長約4cm的小段,每段約25g。(因金屬材質的蛋撻模大小型號略有不同,所以在制作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面卷小段的大小,壹般每段掌握在25g-30g左右比較適宜。)
2、將面卷小段立放在蛋撻模中,用大拇指向四周撚按開。
3、再用大拇指將面卷的邊緣抹壓在蛋撻模內壁上,不要留有空隙。
4、壹只手握住蛋撻模慢慢轉動,用另外壹只手的大拇指從面卷中心向外圈撚壓。直至將蛋撻模中的面卷撚成壹個與蛋撻模形狀類似的碗狀撻皮。
5、接著慢慢轉動蛋撻模,將撻皮邊緣向上撚起至略高於蛋撻模邊緣。將將所有的面卷小段用同樣的方法捏好,再放入冰箱中冷藏10分鐘。
個人經驗分享:
(1)面卷自然解凍不要太軟,過軟面卷會比較粘手,也容易粘在撻模上;
(2)放入蛋達模後壹定要再放入冰箱中冷藏壹下,我覺得冷藏後的撻皮在做好之後比較容易從撻模中取出。五、制餡
1、取120ml全脂牛奶倒入大碗中,再加入80g白砂糖,用打蛋器輕輕攪動,使白砂糖充分溶化在牛奶中。如家中有攪拌機,可先將白砂糖攪打成較細的白砂糖顆粒,這樣更加容易溶解。
2、在混合好的砂糖牛奶中加入100ml淡奶油和5個蛋黃(約80g)。
3、再用打蛋器輕輕地混合均勻,註意不要猛烈攪打,以免將淡奶油打至發泡。
4、用細篩網將混合好的撻水過濾壹次,以便去除其中的雜質。六、烤制
1、將烤箱溫度設定為250度,選用下下同時烘烤檔,時間設定為25分鐘,將烤箱提前預熱。
2、將蛋撻模從冰箱中取出,整齊地碼放入烤盤中,再將混合好的撻水倒入蛋撻模中,約倒至蛋撻模高度的2/3處即可。
3、待10分鐘後,烤箱預熱至250度時,將烤盤小心地移入烤箱中,註意不要將蛋撻模中的撻水灑出來,用250度的溫度烤制15分鐘。
4、戴上隔熱手套,將烤盤小心地取出,蛋撻的餡會像小山壹樣高高鼓著,表面有自然的黑色斑點。數分鐘後待蛋撻變至溫熱,中間的蛋撻餡就會像外面買到的蛋撻壹樣,向下凹陷。
5、待蛋撻模不燙手時,再將裏面的蛋撻小心地取出,之前的所有辛苦與等待,終於有了圓滿的結果,奶香四溢的蛋撻就烤好了。
七、其它
1、蛋撻的烘烤溫度較高,撻餡中的熱量更是不易散出,食用時不要過於心急,避免燙傷口舌。
2、錫紙質地的壹次性蛋撻模雖然便宜,在捏制撻皮時容易變形,不建議初學者使用。
3、烤好的蛋撻壹次吃不完,可以用保鮮膜封好,放入冰箱中冷藏1-2天,再次食用時只需放入微波爐或烤箱中加熱1-2分鐘即可。
4、除了熱吃蛋撻,夏天的時候還可以將烤好的蛋撻放入冰箱中冷藏後直接食用,或放入冷凍室稍稍冷凍冰吃,味道很像冰淇淋,很消暑。
5、學會了原味的蛋撻的做法,還可以舉壹反三,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適量的咖啡、水果或甜玉米粒,制成不同種類的美味蛋撻。
小結:
總的來說,做葡式蛋撻技術含量最高的的壹步是做撻皮,最大的難題就是怎麽才能不把面團中的黃油搟出來,雖然我做了幾次,但多多少少都還是會搟出來,好在做出的撻皮也過得去,看來還需要多加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