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新鮮雞肉或者新鮮豬肉,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是否坐飛機;但如果是骨頭,建議大家飛水去其血,這樣湯會更清澈。
不要用開水煮,否則肉表面的蛋白質會迅速凝固,裏面的魚腥味和血會被“完美的密封”在食材裏——妳想想,那湯能好吃嗎?
內臟
有些內臟的處理方法除了更細致的清理之外,還是有些區別的。如豬肺,用水反復沖洗。將豬肺切塊,用手擠壓,洗去豬肺氣管內的泡沫。
然後用“白鍋”(即沒有油的煎鍋),將切片的豬肺炒至微黃,即可用來煲湯。豬腳和豬尾巴,建議在熬湯前加入生姜壹起焯壹下,去除其腥味。
如果用雞爪做湯,燙過後,把雞爪撈出來。去掉雞爪,雞爪裏的膠原蛋白更容易沈澱在湯裏。
瓜果和蔬菜
做湯的時候會偶爾用到瓜菜料。
有的壹般洗,有的瓜需要去皮,比如西葫蘆、絲瓜。但有些瓜的皮有壹定的食療價值,或者帶皮的瓜更有風味,就不用削皮了,比如西瓜、冬瓜、佛手等。如果用的是瓜菜幹,比如蔬菜幹、蘿蔔幹,需要用清水浸泡20-30分鐘左右,然後沖洗幹凈備用。
如果不泡水直接用,這些材料在做湯的時候會吸水,很可能壹勺水倒進鍋裏,只剩下可憐巴巴的半鍋湯。
藥用和食用同系物
大棗:壹般習慣認為紅棗核燥熱,會增加大棗的溫性,所以廣東人會去煲湯。
田七:如果是保健用的湯,田七在使用前需要用油稍微炒壹下,使其溫和。如果用於醫藥,則不需要治療。
杜仲。:放杜仲。放入鍋中,加入淡鹽水小火翻炒,然後用來煲湯。這種處理使杜仲的藥用效果更容易在湯中分離出來。
黑木耳:選擇幹品做湯比鮮品好,因為鮮品黑木耳中有壹種叫“卟啉”的物質,曬太陽後容易引起“植物日光性皮炎”的癥狀,建議吃幹品。
有些材料會分生熟、熟不熟、炒不炒。如生地黃、生地,前者鮮幹,後者清蒸。雖然是同壹種植物,但是因為生產的不同,它們的性質也不壹樣。生地黃用於涼血清熱,生地黃用於溫血補血。
何首烏和制首烏:前者是鮮何首烏幹,後者是黑豆汁制成。生何首烏能潤腸通便,制何首烏用於烏發、固發、補腎。
有些材料會油炸以降低其涼性,如決明子、酸棗仁。這些原本涼性的材料經過油炸後,涼性可以降低,變得更加溫和,適合日常煲湯和保健。
湯中加的水量和調味的時機
對於普通的肉類食材和同產地的食材,或者加入壹些葉類蔬菜的時候,水可以加到九成滿。對於蘿蔔等含水量較多的食材,要適當少加水,因為食材內部也會析出大量水分。
煮湯或燉湯時不宜加熱水,因為熱水會阻擋肉的蛋白質,影響蛋白質從湯裏沈澱出來;另外,廣東湯很少用蔥、料酒、醬油熬制,也不必過早加鹽。湯做好了,加適量鹽調味後再喝。